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躯体形式障碍和睡眠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和睡眠障碍

。 相关,但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本障碍男女均有,为慢性波动性病程
躯体形式障碍--标准
【症状标准】 :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躯体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1项: ①对躯体症状过分担心(严重性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相称),但不是妄想; ②对身体健康过分关心,如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过分关心,但不是妄 想; (3)反复就医或要求医学检查,但检查结果阴性和医生的合理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 虑。
躯体形式障碍和睡眠障碍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 李衍滨
你是否诊治过这些病人? 1
反复多次就诊 全身不适, 多系统主诉 症状与体征不符,各项检查阴性 常规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常诊断为“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某某“官能症”等
你是否诊治过这些病人? 2
同时伴有以下症状
睡眠障碍
疲乏、无精力
质性病变;在精神科或专科医院,许多患者无器质性基础出现躯体症状, 或虽有器质性基础,躯体症状却将机体的异常进行夸张性表现,这就是 躯体化症状。
躯体化
躯体化是以躯体症状表达精神不适的一 种现象。躯体化主要是由于社会文化背 景即社会人际关系造成的,是表达与应 付社会和个人烦恼的手段。它是个体在 心理应激反应下,一种体验和表达躯体 不适和症状的倾向,这种躯体不适和症 状不能用病理来发现,但患者却将它们 归于躯体疾病。
情绪障碍
不配合甚至拒绝治疗
全身不适-查无实据的病?
思想病吗? 精神病? 装病? 无处不在 相逢不相识 这就是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相关内容
躯体症状 躯体化症状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症状
躯体症状是指在疾病状态下,机体的生理机能发生异常时患者的感受。 在综合医院的门诊中,相当一部分患者主诉了躯体症状,却无相应的器
躯体化症状-常见症状
躯体化症状的表现复杂、多部位, 可涉及任何器官和功能,可以模 拟任何一种疾病表现。
常见症状:疼痛,疲乏无力,头 晕,呼吸急促、咳嗽,心悸,腹 胀、腹泻,行走困难,小便困难, “晕厥或意识丧失”。
躯体化症状-常见症状
躯体化症状持续时间可长可短,有 的伴随终生,患者常有社会功能下 降、人格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ICD-10和CCMD-3 中一个新增的疾病单元。是一类以 各种躯体症状作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不能证实有器质性损害或明确的病 理生理机制存在,但有证据表明与 心理因素或内心冲突密切相关的精 神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是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 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存在 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优势观念。经常伴 有焦虑或抑郁情绪。尽管症状的发生和持续与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
躯体形式障碍易感人群
本病女性多见,发病高峰在30-50岁之间 男女比例为1:2 以体力劳动者居多 有家族聚集倾向 常导致镇静、止痛药物依赖 伴发焦虑、抑郁和失眠
表现为多样的、反复的、经常变化的躯体 不适主诉
心血管系统的躯体不适
一. 自觉心脏症状明显。心慌心悸、胸闷气短等 二. 虽然经多方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三. 反复就诊于心血管门诊或住院但往往疗效不
躯体形式障碍-病因
遗传:一些研究认为躯体形式障碍与遗 传易患素质有关。
性格缺陷等易患素质是内在条件和基础
性格内向的人,特别是思维型和感觉型的人比外向型的人 容易蒙受生活的各种事件的消极影响而罹患疾病
人格特征:常见于回避型人格、强迫性人格、自 我挫败性人格、依赖性人格、边缘型人格。这些 患者多为完美主义者、自我批评者,且有明显的 不安全感、敏感、害羞和体力不足。患者更多地 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上, 导致感觉阈值降低,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 易于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
佳,常因“心脏症状”而产生惊恐发作,急诊就 医。 四. 由于诊断不明,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无效, 反而加重心身障碍,心身交互,恶性循环。使病 情趋于复杂、顽固、反复求治、难治。
心脏外的多系统躯体症状
神经系统:失眠、头痛、头晕、颤抖-脑缺血 神经、肌肉系统:不明原因颈背部、肩部、胸部、腹
部或肢体慢性疼痛-颈椎病 消化系统: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症
躯体形式障碍--标准
【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 少已3个月。
躯体形式障碍—流行病学
综合医院就医人群的30%-40%具有医学不能解释的躯体症状。这些患者最初 多就诊于内、外各科,往往被误诊,继而接受不必要的医学检查、治疗、甚至探 查性手术。
国内研究发现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病人中,18.2%为躯体形式障碍,其中躯体化障 碍占门诊总人数的7.4%。
心理社会因素是PSD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条件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在躯体形式 障碍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观察也 证明,心理紧张刺激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非常明 显,人在悲痛、抑郁、恐惧时,胃粘膜变得苍 白,胃液分泌减少;而在焦虑、愤怒、怨恨时, 胃粘膜充血,胃酸分泌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 社会心理因素对身心健康之所以产生影响,其 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心理因素作为一种信号刺 激即心理社会紧张刺激作用于个体的结果。
躯体化
躯体化是生物-社会-心理三方面的 演化过程,用躯体症状来表达和解 释个体和人际间的种种问题,且体 验成为躯体症状。
躯体化与患者、家属甚至医师过度 的、不恰当地关注躯体症状有关。
躯体化
Bobert Kellner认为:在抑郁或焦虑状态下对躯体症状产生疑病性的体验, 随后出现对身体感觉的选择性注意,对疾病的害怕不断强化这种观念,继发 焦虑
国外研究发现,在基层保健机构及综合医院就诊人群中,躯体形式障碍病人占 就诊病人的1社会因素是PSD重要致病因素和病理条件 性格缺陷等易患素质是内在条件和基础明 明确的心理病理基础和心理生理机制 以情绪障碍为中心的多种临床表现
表现为多样的、反复的、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主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