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性质分析:
一、自然环境
黄埭境域内属吴县太湖水网平原的一部分。
境内河港浜纵横交织,水源丰富,陆地地势西高东低,地势平坦,田沃水媚,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是吴县五大镇之一,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誉,且平均海拔一般在3米以下,大部分处于洪水水位以下,边缘地势略高,在漕湖沿岸高了近5米。
现在的黄埭镇环春申湖碧波绿树、丽水宜人。
太湖水网平原根据地形形态与高度、水网湖荡分布情况的不同,以及平原形成过程的差异,可分为水网平原、湖荡水网平原、低洼圩田平原、滨湖水网平原以及山前冲积平原等次级平原地貌单元。
黄埭境内属低洼圩田平原。
平原上水网密布,河道宽深,湖荡众多,河湖相通。
境内有东部的黄埭荡,南面的裴家圩,北部的漕湖。
地面高度在正常水位上下,地下水位高,在低陆地常年接近地表。
二、黄埭与周边地区关系
1、与无锡市的关系
无锡市位于相城区的西北部,与黄埭镇仅相隔一条望虞河,因此在空间形态上应有机分隔,避免连绵发展,控制生态绿地,保持生态平衡。
同时,无锡市也是经济发达活跃地区,黄埭片区应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产业合作。
2、与苏州各区的关系
苏州市区已形成中心城区居中,工业园区、高新区、吴中区、相城区分居东、西、南、北向外延伸的“紧凑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
黄埭片区位于相城区中心,向西接受望亭物流园区的辐射,向东接受相城中心区的辐射,其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空间布局,都应与相城区的整体规划协调。
根据《苏州相城区分区规划暨城乡协调规划(2007-2020)》,相城区发展定位为“水城、花城、商城、生态人居城”,是承载商贸商务、文化旅游、生态人居等
多种功能的苏州市区北部综合性新城。
全区构建“一轴两翼、三核三片、四湖连心”的城乡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北组团、西组团三个功能片区实现有效的分工协作。
望亭、黄埭两镇镇区联合组成西组团,是相城区重点产业承载空间,发展高端制造业。
黄埭镇位于苏州市的北大门,紧邻苏州市交通北廊,是苏州市对外交通、交流的咽喉和展示窗口,所以黄埭镇与苏州各区之间应重点协调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⑴、产业发展——接受辐射,寻求合作,营造特色,参与竞争
黄埭镇的东南侧与西南侧分别是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它们是苏州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信息、现代展览业和新兴商贸等现代服务业,黄埭镇应积极接受两区的辐射,参与产业合理分工,谋求发展。
⑵、城镇功能——相对独立,积极完善,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
相城区为苏州市区相对独立的发展分区,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导,是苏州市域以配送为主的物流基地,同时还是苏州市区的副食品基地。
作为相城区一部分的黄埭镇亦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工业组团,担负着相城区生产基地的职能。
⑶、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密切衔接,资源共用
黄埭镇与相城中心城区及苏州市区已呈连片发展,基础设施应一体化考虑,充分利用市区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⑷、空间形态——有机衔接,弹性增长,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黄埭镇作为相城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区,在招商引资的热潮中,应避免无序发展,浪费土地资源,规划须确定合理的发展时序,保持建设弹性。
⑸、生态环境——积极保护,合理利用,维持城市“三心五楔”的生态空间格局
黄埭镇的北面和南面分别是漕湖生态保护区和裴家圩生态保护区,东侧为万亩生态园,为本区提供了优越宜人的生态环境,规划应积极保护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维持区域生态格局。
三、经济产业
1、相城区经济分析
相城区位于苏州市古城区北部,以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等交通线相隔,东邻工业园区,西接高新区,是相对独立的城市发展新区。
其主动接受苏州园区、新区及周边大城市各开发区高新产业转换的辐射,全区经济高速增长,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目前,相城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市区平均水平,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差距较大,但随着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轨道线等大交通网络的建设完善,在今后发展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相城区将成为城市的重要发展区域,将对该地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黄埭镇经济分析
黄埭镇位于相城区中西部,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
在相城区各乡镇中,黄埭镇经济水平处于相对领先位置,化纤、建材等传统产业基础雄厚,江苏江南化纤集团有限公司历年工业总产值列相城区第一。
近几年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带来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积累了一定的高新技术制造能力,为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提供了条件。
目前,黄埭镇工业以电子信息、化纤、毛纺、建材装潢、五金机械、新型材料为支柱产业。
四、城镇性质定位
黄埭镇南接高新区,北面和无锡相接壤,其东部相邻相城中心区,而西则和望亭镇相邻,其所处地域具有潜在的地理和区位,况且黄埭镇属太湖平原水王地区,其水源丰富,而地势平坦,田沃水媚,古来就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
其在清代中叶时期,三里长街店铺林立,为吴县西北部各乡镇及无锡甘露、荡口和常熟辛庄、杨友等地物资集散地的大集镇,可见黄埭镇在其地块有着很重要的物资集散作用。
现如今黄埭镇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在强化第二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第三
产业,其在电子信息、化纤、毛纺、建筑装潢、五金机械和新型材料为支柱产业,所以经济发展相对较领先。
现在的黄埭镇属于Ⅱ类小城镇,城镇人口规模控制位5~10万人,城镇职能等级为一般镇,主要承担黄埭镇范围的基本综合服务功能。
由此可见黄埭镇是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注重第三产业发展的工贸型现代化城镇,其自身所具备的交通发达,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所以黄埭镇是以江南水乡为特色、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商贸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