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一、操作目的
1、定时更换无菌内套管,预防呼吸道感染。
2、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困难和缺氧。
3、及时更换气管切口处敷料,清除切口处分泌物,预防气管切口的感染。
二、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了解病情(生命体征及用氧情况)。
2、向患者、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和配合。
3、评估患者颈部的皮肤,有无潮湿、湿疹、破溃;气管切口处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切口有无红肿及异常分泌。
4、评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使用套管的种类、型号,系带的清洁度及松紧度,供氧面罩是否清洁,一次性套管应评估气囊压力。
三、物品准备
1、评估盘:清洁手套,治疗碗(内放无菌镊 l 把),弯盘;
2、操作盘:治疗碗 l:内放 1%活力碘棉球 14 个以上;治疗碗2:内放无菌生理盐水棉球 4 个以上;治疗碗 3:内放蝶形纱布 l 块,无菌镊 4 把,无菌内套管 l 副、治疗巾,清洁手套,弯盘;
3、必要时备供氧面罩或人工鼻、系带。
注:使用一次性气管套
管时需另备一治疗碗内盛生理盐水,无菌棉签若干。
四、操作要点
1、核对医嘱。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酌情吸痰。
3、冼手,戴口罩。
4、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
5、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充分暴露气管切开处皮肤。
6、铺治疗巾于适当处。
7、戴手套,停氧,持无菌镊取出内套管及蝶形纱布一并放入弯盘内。
8、更换无菌镊,取 1%活力碘棉球依次消毒气管切口处、套管底座及其周围皮肤(顺序:气管切口→套管底座→气管切口周围皮肤)。
气管切口,以洗干净为原则,取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套管底座。
如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者,取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内侧面 2 次→管口 1 次→外侧面 2 次(注:消毒周围皮肤时,以切口为中心,分为 4 个象限呈叠瓦状消毒,范围大于 lOcm)。
9、更换无菌镊,一手持镊夹住内套管管颈,另一手持镊扶住底座,缓慢将内套管放入。
一手持镊轻轻提起系带,用另一镊夹起蝶形纱布,进行放置,先对侧后近侧。
10、调节氧流量,固定供氧面罩或给氧管。
11、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氧饱和
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12、撤去治疗巾,脱去手套。
13、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14、根据病情行相关知识宣教。
15、清理用物。
16、洗手,取口罩,记录。
17、操作速度:完成时间 20 分钟以内。
五、指导要点
1、告诉患者操作中勿紧张,保持平稳呼吸,使颈部肌肉放松,便于操作。
2、询问病人的自我感受,采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与病人沟通。
3、长期使用呼吸机的病人指导加强自我呼吸锻炼,争取早日脱机,早日拔管。
4、根据病情鼓励病人进食,做好口腔护理。
六、注意事项
1、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消除紧张的情绪,取得配合。
2、根据患者气管切开伤口情况选择敷料,操作过程中遵守无菌技术原则。
3、每天换药至少 1 次,保持伤口敷料及固定带的清洁、干燥。
系带应妥善固定,松紧适宜,系带与皮肤之间恰伸进一指为宜。
4、经常翻身、叩背,促进排痰,同时防止气管套管脱出。
5、操作时动作应尽量轻柔,防止牵拉,减少对病人的刺激。
6、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皮下气肿、气胸、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7、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者,应保证气囊的正常压力,定时放气、充气,监测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