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原理》读书心得
四, 率先提出工作标准化思想,是标准化或基准化管理的创始人 泰勒以作业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理论,其目的是为了达到现实生产条件下 最大生产效率,但其研究成果却是以标准化,各个环节和要素的标准化 为表现形式。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量化管理的研究成果,开启了标准 化管理的先河。现在的许多标准如ISO、GMP等等大量标准化管理体 系,其沿用的仍然是我们老先生泰勒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标准化管 理已经成为现代管理不仅仅是生产管理的一个普遍性核心构成部分。
三, 率先提出经验管理法可以为科学管理法所代替,从而开拓了管理 的视野 泰勒先生的管理理论之所以被尊称为科学管理理论,原因在于他首次突 破了管理研究的经验途径这一局限性视野,首次提出要以效率、效益更 高的科学性管理,来取代传统小作坊师傅个人经验传带或个人自己积累 经验的经验型管理。这就告诉我们,经验对于管理虽然是重要的基础性 的,但却远非决定性的和唯一性的,任何工作和业务流程,通过科学的 探讨,更能够接近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完美。从此,人们认识到在管理 上引进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在管理学领域有着圣经一般的地位, 它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学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 科学,它适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从最简单的个人行为到经过充分组织 安排的大公司的业务活动。
从当今的角度衡量泰勒的管理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它也存在着一定 的局限性。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 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的假设。他还认为工人只有单独劳动才能 好好工作,集体的鼓励通常是无效的。这些观点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肯定 是存在问题的。“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 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二, 开创单个或局部工作流程的分析,是流程/过程管理学的鼻祖
泰勒的创造性贡献还在于他首先选取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现场作业管理 中的某一个局部,从小到大地来研究管理。这样一种方法与实证方法相 配合,是一种归纳研究方法,即由许多具体案例或实验结果,归纳提升 成为整体性结论。对于象管理学等应用性或实践性科学来讲,归纳法比 演绎法具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性。而其对单一或局部工作流程的动作研究 和时间研究,合起来即为流程效率研究,更为后世所效法,成为研究和 改进管理工作的主要方法。现在热门的公司流程再造,只不过是承接了 泰勒先生的流风余韵。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影响是 深远的,直到今天,科学管理的许多思想和做法至今仍被许多国家参照 采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影响是深远的,总结起来,至少在以下 几个方面的影响延续至今,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智慧根基。
一, 首先采用实验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开创实证式管理研究先河 泰勒不是坐在学院里进行饶有兴趣的逻辑性推论,而走下工厂,深入车 间,做了大量著名的实验,短则一周数天,长则竟可长达26年如其金属 切削实验。这就如同培根和伽利略首先在科学、哲学上引进实验方法, 使得近代科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可以进入真正的科学层面一样,使得 管理学由杂谈变成了一门真正的严肃严谨的真科学。而其实证方法,则 为管理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无限广阔的新天地。
六, 首次提出管理转变必须考虑人性 在我们今天看来,泰勒的科学管理哲学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对 于泰勒本人和当时时代来说则恰恰就是这么一回事。泰勒自己宣 称,“科学管理在实质上要求任何一个具体机构或机构中的工人及管理 人员进行一场全面的心理革命,没有这样的心理革命,科学管理就不存 在。”他说的不存在的意思是----不可能被正确理解、接受和很好地顺利 实施。原因在于人们如果不能把思想从小农生产转变到工业化大生产的 认识上来,劳资合作以便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双方整体福利的新措施就 不可能实施。因此,泰勒考虑到了管理转变关系到人性的许多层面,他 虽然没有展开深入研究,但他建议企业要考虑到各个层面人们的感受, 尤其是强调工人要能够愉快地胜任新方法下的工作并获得更高报酬,这 说明了泰勒虽然较多关心提高社会生产总效率问题,但并不是对工人就 很残酷。
五, 首次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区分开来,管理首次被审视为一
门可研究的科学 泰勒在工作和研究中认识到,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对于提高生产效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重 要的,因此,他首先提出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其实是不一样的。 简单的说,管理者主要在计划,而被管理者主要在执行,另外,管理者 还要进行例外管理。泰勒先生甚至设计出了一种职能工长制管理模式, 以实现其管理理论。这模式可能已经不适用了,但他的思想仍然是活着 的。把管理从生产中分离出来,是管理专业化、职业化的重要标志,管 理因此被公认为一门需要独立研究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