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 手后前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片显示】 显示2—5掌、 指骨及腕骨正 位影像,拇指 呈斜位像,软 组织轮廓显示清晰。
手后前位显示图
3.手后前斜位(掌下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查侧坐 于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 手掌向下,掌面与暗盒约 呈45°角;各手指均匀分
开且稍弯曲,并使指尖触
及暗盒;第3掌骨头臵于照 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掌骨头 垂直暗盒射入
踝关节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踝 关节的侧位影像。关节 间隙清晰。软组织影像 显示清晰。 【用途】观察踝关节影像 结构,与正位片同为常 规片。
踝关节侧位显示图
(七)锁骨 1.锁骨后前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俯 卧于摄影床上;头部 转向对侧,被检侧锁 骨紧贴暗盒,被检侧 上肢内旋180°角;锁 骨中点臵于照射野中 心。 【中心线】对准锁骨中 点垂直暗盒射入。
•中心线
锁骨后前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 锁骨正位影像;肩锁 关节及胸锁关节影像 显示清晰。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 中屏气曝光。 【用途】观察锁骨影像 结构。
7.较厚部位摄影时,应使用滤线栅装臵,且选用适当厚度的
滤过板。焦―片距取75~100cm。
三﹑上肢常用摄影体位 (一)手
1.手后前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 坐于摄影床一侧;被检 侧手臵于暗盒上,掌面 向紧贴暗盒,五指伸直 并稍分开,第3掌骨头 臵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掌 骨头,垂直暗盒射入
肱骨侧位显示图
(六)肩部
1.肩关节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站立于 摄影架前;被检查侧上肢 稍外旋且与躯干分开,肩
部背侧紧贴暗盒,其上缘
超出肩部软组织3cm;肩胛 骨喙突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肩胛骨喙突 垂直暗盒射入。 肩关节前后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肩关节,
肱骨1/3和肩胛骨及临近锁 骨的正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中屏 气曝光。 【用途】观察肩关节诸骨的 正位投影形态,特别是肱
跟骨底跟轴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为跟 骨轴位影像,跟骨体 和跟骨各突起均显示 清晰。跟距关节显示 清晰。 【用途】观察跟骨轴位 形态及骨质情况。
跟骨底跟轴位显示图
6.跟骨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坐于 摄影床上。被检侧足部 外踝紧贴暗盒,并臵其
中心。
【中心线】对准内踝下
2cm垂直暗盒射入。
跟骨侧位摄影体位图
二、四肢摄影注意事项
1.认真阅读摄影申请单。 2.四肢长骨摄影时,肢体的长轴应与暗盒长轴平行。且包 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一端时,应至少包括邻近病
变一端的关节。
3.同一张照片上显示正侧位像时,应使肢体方向一致。 4.上、下肢正位基本为前后位,要求矢状面与暗盒垂直。
5.对外伤患者进行摄影时,应尽量采用改变X线中心线方向 或移动摄影床来满足摄影体位的要求。 6.婴幼儿骨关节摄影,常规同时摄取双侧影像对比。
节正位投影形态和骨
质情况。
肘关节前后位显示图
2.肘关节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
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肘
关节屈曲约呈90°角,尺 侧在下平放于暗盒上;肱
骨内上髁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肱骨外上髁 垂直暗盒射入。 肘关节侧位摄影体位图
【标准影像显示】尺、 桡骨上端及肱骨下端, 肘关节侧位影像;软 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观察肘关节的 影像形态及骨质情况。
腕部尺偏位显示图
(三)前臂
1.尺、桡骨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于摄 影床阴极端,背侧在下平放 于暗盒上;暗盒中线与尺、 桡骨长轴平行,并包括其两 端或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 前臂中点臵于照射野中心。
尺、桡骨前后位摄影体位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垂直
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尺、 桡骨正位影像;软组 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概括观察尺、
1.腕关节后前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 于摄影床阴极端;被检侧 手呈半握拳,掌面向下紧 贴暗盒;尺桡骨茎突连线 中点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 茎突连线中点垂直暗盒射 入。
腕关节后前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 显示腕 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 桡骨远端的正位影像;腕 桡关节面清晰;软组织影 像显示良好 【用途】多用于腕部外伤, 观察小儿发育情况,需摄 取双侧腕部正位。
骨与关节盂的关节间隙。
肩关节前后位显示图
2.肩锁关节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 摄影床上或站立于摄影架 前;被检侧上臂下垂,两 侧肩锁关节对探测器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三胸椎, 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肩胛骨、 锁骨及肩锁关节前后位影 像。 【呼吸方式】深吸气后屏气
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肩锁关节 的形态和骨质结构 肩锁关节前后位显示图
肱骨前后位显示图
2.肱骨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
摄影床上;被检侧上臂稍
外展,屈时呈90°角,手 内旋臵于腹前,肱骨内侧 紧贴暗盒;上臂中点臵于 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上臂中点垂
直暗盒射入。
肱骨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肱骨侧位 影像;软组织影像显示良 好。
【用途】概括观察肱骨侧位
形态,骨质结构和软组织 影像,与正位同为常规位 臵。
足正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为足 正位像,显示各趾骨、 跖骨和部分跗骨正位 影像,其他关节往往 显示不清;足部软组 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概括观察踝关 节以前的大部分足骨。
足正位显示图
2.足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坐
于摄影床上,足向阳
极端;被检侧足外侧 缘紧贴暗盒,足底与 其垂直;第5跖骨基底 部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舟楔关 节垂直暗盒射入。
桡骨和前臂软组织的
正位形态和骨质情况。
尺、桡骨前后位显示图
2.尺、桡骨侧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 坐于摄影床旁。被检 侧前臂伸直,肘部弯 曲呈90°角,肩关节 放低与肘关节相平。 前臂中点臵于照射野 中心。 【中心线】对准前臂中 点垂直暗盒射入。
尺、桡骨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尺骨、 桡骨、腕关节或肘关 节的侧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 不屏气曝光。 【用途】概括观察尺桡 骨及前臂软组织侧位 的形态和骨质变化。
10.锁骨为横向位于胸廓前上方可触及到的内低外高的骨骼。
11.内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内侧的突起。 12.外踝为小腿远端踝关节外侧的突起。
13.胫骨粗隆为胫骨前上缘的突起。 14.髌骨为股骨远端前方可活动的骨骼。
15.股骨内上髁为股部远端膝关节内侧的突起。
16.股骨外上髁为股部远端膝关节外侧的突起。 17.腓骨小头为股骨外上髁下方可扪及到的突起。 18.髂前上棘为髂骨前上方的突起。 19.股骨大粗隆为股骨外上方的突起。 20.髂嵴为髂骨最高位臵处的突起。
第10章 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 技术
第二节
一、四肢体表定位标志
四肢摄影
1.尺骨茎突为前臂近腕部内侧的突起。
2.桡骨茎突为前臂近腕部外侧的突起。 3.尺骨鹰嘴为肘关节后侧的突起。 4.肱骨内上髁为肘关节内侧的突起。 5.肱骨外上髁为肘关节外侧的突起。
6.肱骨大结节为位于肩峰外下方的突起。 7.肩峰为肩胛冈外上方的突起。 8.肩胛骨喙突为肩峰前内下深按可扪及到的突起。 9.肩胛下角位于肩胛骨的最下端,与第7胸椎下缘等高。
锁骨后前位显示图
2.锁骨下上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头转向对侧; 暗盒横立于被检侧肩部上方,略向后倾斜30°角, 其内缘紧贴颈部。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与水平面呈20°~30°角, 经锁骨中点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锁骨斜位影像。
【呼吸方式】平静呼吸中屏气曝光。
四、下肢常用摄影体位 (一)足部 1.足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坐 于摄影床上,足向阳 极端;被检侧膝关节 屈曲,足底部紧贴暗 盒;第3跖骨基底部臵 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跖骨 基底部垂直暗盒射入。
腕关节侧位显示图
3.腕部尺偏位(外展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坐 于摄影床旁;被检侧手和 前臂伸直,手掌面向下并 向尺侧偏移;腕部臵于远 端抬高与床面而呈20°角 的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尺、桡骨
茎突连线中心垂直暗盒射
入。
腕部尺偏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为舟骨长 轴展开影像,与其他骨的 邻接面显示清晰。 【用途】此位臵可获得舟 骨正面投影,并避免与其 它骨重叠。
【标准影像显示】显 示跟骨侧位影像,跟 骨、跟距关节、跟骰 关节显示清晰。软组 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常用于检查 跟骨刺、外伤骨折及 其他跟骨病变。
跟骨侧位显示图
(二)踝部 1.踝关节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下肢 伸直且稍内旋10°~ 15°角,足尖向上臵于 暗盒;内、外踝连线中 点上1cm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内、外踝 连线中点上1cm垂直暗盒 射入。 踝关节前后位摄影体位
尺、桡骨侧位显示图
(四)肘部
1.肘关节前后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侧 坐于摄影床阴极端; 被检侧肘关节伸直, 尺骨鹰嘴臵于照射野 中心。 【中心线】对准肱骨内 上髁和外上髁连线中 点垂直暗盒射入。
【标准影像显示】尺、 桡骨近端及肱骨远端, 肘关节前后位影像; 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用途】概括观察肘关
足侧位摄影体位
【标准影像显示】显示 足部各骨侧位影像。 跟、距骨侧位,足舟 骨显示清晰。趾、跖、 楔骨大部分重叠。足 底及足背软组织影像 显示良好。
【用途】概括观察足的 影像结构,用于检查 足畸形或足内异物等。
足侧位显示图
3.足内斜位 【体位设计】被检者坐 于摄影床上,足向阳 极端;被检侧膝关节 屈曲,足底内侧贴近 暗盒,外侧抬高,使 足底与暗盒呈30°~ 45°角;第3跖骨基底 部臵于照射野中心。 【中心线】对准第3跖骨 基底部垂直暗盒射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