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具检测标准
12. K2 测量修正报告 (1)按照《技术协议》要求,夹具到货时提供 K2 测量报告电子版 3 份,纸介 3 份; (2)按下表要求进行数据整理,形成《夹具 K2 测量修正报告》;
单 独 的 夹 具 单 元 安装部位的平面以及安装用的定位销孔作为测量的基准点 或者夹具平台
2007 年 6 月 30 日制定
Hale Waihona Puke 基准(装配面)基准(装配用基准孔-2 个)
技术部焊装技术科 第4页共9页
2008 年 1 月 7 日修订
一汽轿车
9. 测量方法
(1) 按照《测量作业指导书》内容和步骤进行测量;使用便携式测量机测量时步骤 1 结束后,直接进
⑵使用便携式测量仪时,须保证夹具落
地点无杂质;
2 将夹具放到检查用的平台上: ⑴夹具摆放后牢固;
⑴0.05mm 的塞尺无法插入;
※夹具支撑点位置和数量应 ⑵夹具平台的下表面和检查平台的上表 ⑵如果有间隙,重新放置后
该与安装时一致;(放置的位 面无间隙;
再测量;
置、夹具的支腿、水平调整块
等应与安装时的位置一致)
11. 工装 K2 检查参与人员及程序要求 (1) K2 检查工作,由一汽轿车技术部的项目负责人、技术部匹配组的匹配员或测量员参与;必要时, 要求质保部的三坐标测量员参与; (2) K2 检查工作前,甲乙方相关人员须共同召开会议,对以下问题进行确认,并以《会议纪要》形 式双方签字,形成备忘; ① 测量机的精度:乙方提供一年内第三方“测量机精度校验证明”复印件一份; ② 测量者的技能:乙方提供“乙方测量人员培训记录”复印件一份; ③ 测量方法:一汽轿车向乙方明确 K2 测量要求(建系原则、测量精度、调整方法等);乙方根 据自己设备状况不能按一汽轿车要求进行 K2 检测时,须得到一汽轿车同意; ④ 硬度计检查报告:乙方提供一年内第三方“硬度计检验报告”复印件一份; ⑤ K1 硬度检查报告:乙方提供工装的一对一“K1 硬度检查报告(要求 100%检查)”原件或复 印件一份; ⑥ K1 硬度检查报告内容:包含检查时间、检查人员、零件名称、零件号、硬度要求理论值、硬 度要求实测值、检查工具的信息; ⑦ K1 精度检查工具精度检查报告:乙方提供一年内第三方“工具精度检验报告”复印件一份; ⑧ K1 精度检查报告:乙方提供工装的一对一“K1 精度检查报告(要求 100%检查)”原件或复 印件一份; ⑨ K1 精度检查报告内容:包含检查时间、检查人员、零件名称、零件号、形状公差理论值、形 状公差实测值、位置公差理论值、位置公差实测值、表面粗糙度、检查方法(目视或工具)、检 查工具的信息; ⑩ 《夹具 K2 测量修正报告》附件:由一汽轿车确认《夹具 K2 测量修正报告》附件文件格式;
一汽轿车
焊装夹具
检测标准
编制:崔海滨 审核:崔海滨 批准:赵 卯
会签: 工厂服务部
设备工装管理科: 环境安全科: 焊装车间: 2008 年 1 月 22 日
2007 年 6 月 30 日制定
技术部焊装技术科
2008 年 1 月 7 日修订
一汽轿车
目录 1. 目的·············································································2 2. 定义·············································································2 3. 适用范围·········································································2 4. 夹具精度要求·····································································2 5. 计量仪器要求·····································································2 6. 测量基准点要求·································································3 7. 测量的方法·······································································4 8. 不合格部位的修正,以及修正后的处理···············································7 9. 测量结果的文件输出·······························································7 10. 夹具检查·········································································8
2007 年 6 月 30 日制定
技术部焊装技术科 第1页共9页
2008 年 1 月 7 日修订
一汽轿车 1. 目的
按照焊装夹具设计和制造时的规定,为了实现焊装夹具制造精度的稳定化。
2. 定义 规定焊装夹具制造时检查的技术标准。
3. 适用范围 1)适用于焊装夹具制造时的夹具检查。 2)适用于夹具平台和夹具单元装配在一起的焊接夹具,同时适用于共用改造的夹具零件, 即单独的夹具单元。
J 支撑面 位置符合基准
技术部焊装技术科 第6页共9页
F
2008 年 1 月 7 日修订
一汽轿车
10. 精度不合格部位的修正以及修正记录 (1) 根据工装检查结果,对不合格部位,按照工装图纸进行修正; (2) 工装结构更改,也须按照工装图纸进行; (3) 夹具平台修正严禁使用气焊和气切等热加工工艺; (4) 修正后,再次进行测量,精度修正记录载入夹具测量报告,结构修正记录载入夹具图纸;
⑶夹具平台上表面平面度确认;
㎜;
⑷夹具平台上面实测值的平均值,作为 ⑷测量点分布范围,要求到
夹具平台法向坐标轴的坐标原点,与理 达夹具安装落地点附近正
论值一致;
上方平台表面;
⑸特殊小平台夹具平台平
面度测量点数量≥6 点;
6 测量建系-确定轴线方向
夹具长度方向 JBP(红色的 A,B)的连线 【测量机有补偿功能时】
B
2008 年 1 月 7 日修订
一汽轿车
No
作业内容
检查确认项目
8 其余测量基准点的测量:
JBP(红色的 D,E)进行测量;
※用于将来局部测量建系使 测量的结果实测值刻印在夹具平台上。
用
←三坐标测量机行走轴→
D
工具基准
E
9 夹具加工基准的测量: a 加工基准孔的测量:H、h
⑴确认可动夹具单元(摆臂式·滑动式)
作状态)进行测量; (4) 吊具和机器人抓具:安装前或安装后的在线测量都应该保证其相对测量机的位置固定不变; (5) 滑橇等移动工装:测量时应该保证相对于测量仪器的位置固定不变;
2007 年 6 月 30 日制定
技术部焊装技术科 第3页共9页
2008 年 1 月 7 日修订
一汽轿车
8. 测量基准点要求 夹 具 平 台 和 夹 具 JBP:夹具平台上用于测量建系的基准点 单元装配在一起 的焊接夹具
3~5-JBP(Φ10 H7) Y
A
C
X
1.JBP 位置及数量要求:参考《焊接夹具-设计标准》“1.②夹具测量基准点”;由测 量员和工艺员会签时同时确定,应能满足夹具重复检测和安装需要; 2.JBP 的尺寸及精度要求:参考《焊接夹具-设计标准》“1.②夹具测量基准点”; 3.JBP 标识及保护要求:参考《焊接夹具-设计标准》“1.②夹具测量基准点”; 4.JBP 的坐标值标识要求:必须刻印实测坐标值;
4. 术语 1) 加工基准定义:参考《焊接夹具-设计标准》“2.③加工基准/夹具基准”; 2) 公差正负方向:正方向:从夹具指向零件;负方向:从零件指向夹具; 3) K1 检查:在夹具制造过程中,对夹具的单个零件的精度进行的检查; 4) K2 检查:在夹具制造过程中,对已装配完成夹具加工基准进行的检查; 5) K3 检查:夹具在甲方现场安装后必须进行水平调整,并保证水平度在 0.1mm 以内; 6) JBP:即 Jig Base Point,用于 K2 检查建系的测量基准点; 7) 3-2-1 建系原则:
3 在检查平台上,将夹具调平 夹具平台上表面的平面度。
水平尺
4 检查测量基准状态
确认测量基准表面完好,可以使用; 目视
5 测量建系-平面找正:
⑴检测过程中不应敲击、震动夹具; ⑴局部平面度≤0.05 ㎜/m;
⑵检测过程中夹具不应承受非正常的外 ⑵整体平面度≤0.1 ㎜;
力;
⑶ 测 量 点 间 距 ≈ 300 ~ 500
应与三坐标测量机的行走轴(X 轴)平行; JBP 每隔 2m,补偿量应小于
1mm
←三坐标测量机行走轴→
【测量机有补偿功能时】
测量机的测量范围±0
A
C
B
7 测量建系-建立坐标系原点: 将 JBP(AB 连线中点 C)设为坐标系原点。
←三坐标测量机行走轴→
2007 年 6 月 30 日制定
A
C
技术部焊装技术科 第5页共9页
基准面)
点在一个平面上,在距离边缘 1mm 的内
侧测量,测量 3 点以上
⑵两个非工作面上各测量 1 点
c J 面的测量
1mm
① · ②·
③·
④·
·
1mm
·
⑤
⑥
测量 J 面的精度 ⑴测量要求与其他加工基准面相同; ⑵测量后,J 面位置符合精度须紧固;
精度:(+0 ,-0.5)㎜
标准 3mm
2007 年 6 月 30 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