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专题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如图,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平面镜成像
B.摄影—光的反射
C.投影—凸透镜成像
D.倒影—光的折射
答案:C
解题思路:
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错误;
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透镜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错误;
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故C正确;
D: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
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现象综合
2.如图所示,相邻两室,一明一暗,在两室之间的墙壁上有一平面镜M,且
∠AOC=∠BOC。
若甲、乙两人分别站在A、B处,面向平面镜张望,则( )
A.甲能看到乙,乙看不到甲
B.甲能看到乙,乙也能看到甲
C.甲看不到乙,乙看不到甲
D.甲看不到乙,乙可看到甲
答案:D
解题思路:
甲乙两人不是光源,本身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外界射到他们身上的光。
甲在明亮的室内,有外来的光线射到他的身上,他的身体表面又能将这些光线反射出去。
被甲反射的一部分光线射到平面镜M上,又会被平面镜反射;由于∠AOC=∠BOC,所以从甲身上射向平面镜M的光线会沿OB方向反射,而乙处在B点,故乙能接收到来自甲的光线,即乙看到了甲。
乙在暗室中,外界没有光线射到他的身体表面,他本身又不能发光,因此不会有从乙射出的光,照射到平面镜M上,更不会进入到甲的眼镜,所以甲不能看到乙。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3.检查视力时,眼睛和视力表应相距5m。
现将视力表挂在平面镜前3m处,小明从平面镜中看视力表上的符号,则小明离平面镜的距离是( )
A.2m
B.3m
C.2.5m
D.5m
答案:A
解题思路:
视力表距平面镜3m,则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3m,
已知眼睛与视力表的像应相距5m,则人距平面镜应为5m-3m=2m。
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一人从竖直平面镜中看到后面墙上钟的像,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A.3:40
B.4:20
C.8:20
D.9:40
答案:A
解题思路:
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分析可得题中所显示的时刻与3:40成轴对称,所以此时实际时刻为3:40。
故选A。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5.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在光的折射现象中,无论是从水下看向水上,还是从水上看向水下,像都在实际物体的上方;我们看到的是筷子的像,水下筷子所成的像在实际物体的上方,故看起来是向上弯折,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6.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
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
A.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D.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答案:C
解题思路:
光从空气斜射入到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当水面上升时,入射光线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此时入射点右移,则光斑也右移。
当水面下降时,入射光线不变,则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此时入射点左移,则光斑也左移。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7.如图所示,C为蓝色玻璃,D为白屏。
一束太阳光从三棱镜的一边入射,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出射光线再经过C射到D上。
则关于射到D上的光的颜色是( )
A.红光
B.白光
C.黄光
D.蓝光
答案:D
解题思路: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但是只有蓝光能透过蓝玻璃,所以白屏上是蓝光。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物体颜色的判断
8.实验室备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三个实验小组分别用这三个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都为12cm时,甲、乙、丙三透镜分别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放大的实像,则这三个透镜的焦距f甲、f乙、f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为12cm,即u=12cm时,甲透镜成缩小的实像,说明
,即;
乙透镜成放大的虚像,说明,即;
丙成放大的实像,说明,即;
所以,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9.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2寸的全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
他拍一张2寸的半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
A.小明靠近相机,并使镜头往里缩
B.小明靠近相机,并使镜头往外伸
C.小明靠近相机,并增大光圈
D.小明远离相机,并使镜头往外伸
答案:B
解题思路:
焦距不变时,凸透镜成像动态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像从2寸的全身照变为2寸的半身照时,像变大了,此时物距应该变近一些,像距应该变远一些,所以正确的操作应该是小明靠近相机(减小物距),并且镜头往外伸(增大像距)。
故选B。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0.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如图为来自远方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该配戴的眼镜是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D
解题思路:
图中来自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该同学为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而凹透镜是指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故选D。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视力的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