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年级物理光学专题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在一个明月如皓的夜晚,李刚走在回家的路上,高悬的月亮让李刚在右侧留下长长的身影.刚下过的雨在坑洼的路面留下了一个个积水坑,李刚为了不踏入水坑,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 应踩在较亮的地方,因为水面发生了漫反射,看起来较暗B . 应踩在较亮的地方,因为路面发生了漫反射,看起来较亮C . 应踩在较暗的地方,因为路面发生了漫反射,看起来较暗D . 应踩在较暗的地方,因为水面发生了镜面反射,看起来较亮2. (2分)下列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的是()A . 霓虹灯光照在橱窗玻璃上B . 电影画面照在银幕上C . 黑板反光,看不清粉笔字D . 太阳光照在乎静的湖面上3. (2分)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A . 21:10B . 10: 21C . 10:51D . 12:014. (2分) (2020八上·通榆期末)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 . 水中的倒影B . 墙上的手影C . 池水变“浅”D . 小孔成像5. (2分)小明在暗室中将印有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的透明胶片贴在手电简上,并让灯光正对着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调整手电筒、凸透镜、白色墙壁之间的位置,观察墙上清晰正立放大的世博会会徽图案像,如图所示.小明应该把()A . 胶片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B . 胶片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10cm小于20cmC . 胶片正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D . 胶片倒立放置,且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0cm6. (2分)(2018·仙桃) 下列对光现象的认识,错误的是()A . 雨后的夜晚,迎着月亮走,地上亮处是水B . 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C . 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 . 太阳灶是利用凹透镜制成的7. (2分) (2016八上·滁州期中)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原理来解释的是()A . 平静的水面映出山的倒影B . 日食、月食的形成C . 影子的形成D . 小孔成像8. (2分)(2017·重庆模拟)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 . 海市蜃楼B . 皮影戏C . 日环食D . 水中倒影9. (2分) (2016八·连云港月考) 小军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 . 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 .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 . 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 .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10. (2分)(2016·宿迁) 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A . 小孔成像B . 水中倒影C . 手影游戏D . 树下阴影11. (2分)(2017·福建模拟) 同学们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甲组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乙组同学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未画出),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B . 图乙中成像特点与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C . 仅将蜡烛移到光具座35cm刻度线处,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D . 图乙中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近视镜,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12. (2分)(2017·福建) 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的反射等光学问题.图中的光学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 . 湖中倒影B . 日食现象C . 海市蜃楼D . 雨后彩虹13. (2分) (2016八上·双城期中) 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来飞去,欣赏它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 “身影”始终和小鸟一样大B . 小鸟靠近水面过程中,“身影”远离水面C . 小鸟远离水面过程中,“身影”逐渐变小D . “身影”到水面的距离大于小鸟到水面的距离14. (2分)小庄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A . 10:51B . 10:21C . 21:10D . 12:0115. (2分)小明仔细观察学校的彩色电子显示屏,发现它是由许多组小LED灯组成,如图所示。
每一组有三个小灯,它们发出光的色彩分别为()A . 红、黄、蓝B . 红、绿、蓝C . 红、黄、紫D . 黄、绿、紫二、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16. (3分)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发生了________ 的缘故,其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________ 定律。
17. (1分) (2019八上·合肥月考) 车长都为L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相邻的互相平行的轨道上行驶,甲车以速度v1向南匀速行驶,乙车以速度v2匀速向北行驶,则甲、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18. (3分)(2020·铜仁) 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这个像是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19. (2分) (2020八下·上海月考) 身高 1.7 米的小王同学和平面镜相距 1.5 米,若小王向平面镜靠近 0.5 米,则小王的像________选填“靠近”、“远离”)平面镜________米,小王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20. (5分) (2018八上·黄岛月考) 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________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位置。
三、作图题 (共5题;共25分)21. (5分)如图所示,ABCD是一间不透光的房间,墙AB是平面镜,房中S处有一个正在发光的电灯,CD 墙上有一个小孔P,在墙外不远处的另一白墙EF上得到两个亮点.图中已经画出了一个亮点M及其光路,请把另一个亮点N及其光路图画出来.22. (5分) (2019八上·吉林期中) 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3. (5分)(2018·泰安模拟) 如图是一条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24. (5分) (2016八上·济源期中) 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25. (5分) (2018八上·新化期末) 请在图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四、实验题 (共3题;共22分)26. (8分) (2019八上·西安月考) 通过如图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带,这说明________ ,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 为________ 光;(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色光的热效应,可以________ ,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________色光(填A或B)外侧的________热效应最强。
27. (10分) (2016八·江阴月考)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适量的油和水(如图乙所示),再用一束光斜射入油和水中,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1)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小明实验方案中存在明显问题,请你帮他指出来.答:________.(只要指出一处即可)(3)某小组同学根据修改后正确的实验方案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4)丁图中C点为实验(C)所形成的光斑,请在括号内用字母A、B、D标出其余三次实验所形成的光斑的对应位置.28. (4分) (2020八上·长春期末)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小红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F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请在甲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F________;使入射角减小,这时反射角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域或“不变”);(2)如图乙,把OF所在半面纸板向后折,则这块纸板上________看到反射光,实验时,若纸板没有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而是与镜面有一倾角,如图丙所示,则在纸板上________看到反射光(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16-1、17-1、18-1、19-1、20-1、三、作图题 (共5题;共25分)21-1、22-1、23-1、24-1、25-1、四、实验题 (共3题;共22分) 26-1、26-2、27-1、27-2、27-3、27-4、28-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