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学概论精讲第一章

法学概论精讲第一章

题型题量
单选题30题*1分=30分
多选题 5 题*2分=10分
名词解释 5 题*3分=15分
简答题 3 题*5分=15分
论述题 1 题*14分=14分 【 1-4 章 】案例分析题 2 题*8分=16分 【6和9章】
目 录
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第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和法治第四章 宪 法第五章 行政法第六章 民 法
第七章 商 法第八章 经济法第九章 刑 法
第十章 刑事诉讼法第十一章民事诉讼法第十二章行政诉讼法
第十三章 国际法第十四 章国际私法
【红色考频较高】
请思考:
什么是法律
不是自人类产生就有的
本节课学习重点
1、什么是法律;
2、法律产生的时期及决定性因素;
3、法律的特征是什么;
4、法律的分类;
第一章 法律的一般原理
第五节、法律的要素渊源和分类第一节、法律的起源第六节、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第四节、法律的价值
第三节、法律的本质、特征和定义第二节、法律的历史类型
第一节法律的起源源
法律和国家同时产生
一、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
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一般调整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二、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性
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范
法律产生的决定性
因素
一、原始社会二、奴隶社会三、封建社会
五、社会主义社会
四、资本主义社会五、共产主义社会
法律产生自奴隶社会
法律产生自奴隶社会
第一节
原始社会
最典型、重要的社会组织是氏族。

氏族社会的规范主要是习惯
氏族—规范—习惯
【选择题】
第一节
【选择题】
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
法律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奴隶制的出现
需要法律
【简答】
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性1、法律和国家同时产生;
2、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3、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4、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
5、从法律、宗教、道德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地位。

产生——完善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
第二节 法律的历史类型
一、法律历史类型的概念五、社会主义法律
四、资产阶级法律二、奴隶制法律
三、封建制法律
一、法律历史类型的概念
纵向的历史发展上对法律进行的最基本的本质性的分类。

依次分为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二、奴隶制法(已发现的成文法)
巴比伦王国《汉穆拉比法典》;罗马的《十二表法》;
印度的《摩奴法典》(宗教法)
【选择题】三、封建制法:《法经》李悝(kuī)(我国最早一部成文法)、《秦律》
至《大清律》
四、资产阶级法特点:
1、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确认契约自由;
3、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确认法制原则。

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 A:《唐律》B:《法经》C:《刑典》D:《秦简》
真题演练
B
五、社会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最高历史类型的法律,也是最后一个历史类型的法律。

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人们的觉悟极大提高,以及阶级和国家的消亡,它最终也将趋于消亡。

第一节
【多选题】资产阶级法律的特点包括 A.宣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保留许多原始社会规范的痕迹C.确认契约自由
D.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E.确认法制原则
真题演练
ACDE
第三节 法律的本质,
特征和定义
3、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一、法律的本质
4、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
3、法律的本质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法律的社会性
1、法律的阶级性
二、法律的特征
1、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
2、由国家
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5、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三、法律的定义
【选择题】第三节 法律的本质、特征和定义
一、法律的本质
1、法律的阶级性——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性。

2、法律的社会性——维护全体居民生存和发展需求的功能和特性。

3、法律的本质是阶级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二、法律的特征
(1)调整人们行为的一种行为规范; (2)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4)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
(5)
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整 制 保 权 力
【选择/简答】
三、法律的定义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统治阶级意志和社会共同生活的需要,以权利义务为内容,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现的一种行为规范。

法律区别于其它社会规范的基本特征是:法律主要出自( )A、国家B、政党C、社会D、法官
真题演练
A
第四节
法律的价值
1、法律与正义
一、法律价值的概念及其特点
4、法律与秩序
3、法律与效益
2、法律与自由
三、法律与其价值之间最基本的对应范畴
二、法律价值的基本
分类
第四节 法律的价值
1、法律的价值
2、法律价值的基本分类
工具价值:利用法律的功能和作用来实现一定目的。

目的价值:把法律当工具实现一定法律现象作为目的的价值。

3、法律与其价值之间最基本的对应范畴
a、法律与正义
b、法律与自由
c、法律与效益
d、法律与秩序【名词解释】
指法律的属性和功能,经过实践,和人的法律需求的合适或一致。

第五节
法律的要素、渊源和分类
一、法律的要素(规范、原则、法律概念)
2、法律渊源的种类
1、渊源概念
二、法律的渊源和分类
3、法律的分类
法律的要素
【选择题】法律规范
法律原则
法律概念
适用条件
行为准则
法律后果
在什么时间、地点、对什么人适用
对人们对行为提出具体要求。

(核心部分)
人们的行为符合或者违反法律造成的后果 对法律规范具有指导意义,且比较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

指对与法律相关的各种事实加以概括,所形成的具有
权威性的法律用语。

(如:原告、被告)
一、法律的要素
第一节
【单选题】
我国婚姻法第24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该规定属于 A.禁止性规范B.命令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授权性规范
真题演练
D
第一节真题演练
规定人们必须做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是( )A:禁止性规范B:授权性规范C:
任意性规范D:义务性规范
D
【选择题】二、法律的渊源和分类
(一)法律渊源的定义
是指用以表现法律的各种具体形式
(二)法律渊源的种类
①制定法;②判例法;③习惯法; ④引证法;
⑤宗教法(摩奴法典);
⑥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
第一节
【多选题】综观古今中外,法律的渊源包括 A. 制定法 B. 判例法 C. 习惯法 D. 引证法
E.宗教法
真题演练
ABCDE
法律渊源——用来表现法律的各种具体形式
三、法律的分类
根据法律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分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进行分类
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根据法律的特点和历史传统分
一般法和特别法国内法和国际法公法和私法
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律的空间、时间、效力分根据法律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分
【选择题】
法律的分类
【选择题】法系——按照法律的特点和历史传统对各国法律分类
大陆法系:(源于罗马法):德法两国
还有奥地利、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明治维新后的日本
以及亚、非、拉部分法语国家或地区的法律。

(旧中国)
英美法系:英、美
还有曾经沦为英国殖民地的一些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缅甸、马来西
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分类标准
根据法律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分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根据法的内容进行分类根据法律的空间、时间效力分根据法律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分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根据法律的特点和历史传统分
三、法律的分类
【选择题】
具体类型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本法和普通法实体法和程序法一般法和特别法国内法和国际法公法和私法
法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选择题】真题演练
根据法律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的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 )A:成文法与不成文法B:一般法与特别法C:根本法与普通法D:实体法与程序法
B
第一节
【单选题】下列属于英美法系的国家是 A .法国B .德国 C .日本D .英国
真题演练
D
经济基础决定法律
1、法律与社会经济基础
法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法律和道德
2、法律和政治
第六节
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第六节 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 1、法律与社会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法律
法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法律和政治
3、法律和道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