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营业员(高级)》课程标准目录
一、课程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培养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学习情境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考核标准与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学习资源的选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教师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商品营业员》课程主要立足于营业员工作岗位的现实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营业员工作岗位所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力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提高从业者的各项技能水平。
2、设计思路
本课程借鉴“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设计思想,紧紧围绕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为依据设定能力培养目标;把书本知识的传授改变为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典型产品与客户为载体,将实训室建成营业场所,让学生担任营业过程的各个角色,在工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提高职业素质。
其次,本课程标准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根据行业、企业专家对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的职业能力分析,紧密结合《商品营业员》职业资格中的相关考核要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技能培养为主,理实一体化。
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工作内容、符合工作过程的具体工艺流程来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商品销售、商品管理、验收理货、防损管理、商品陈列、演示与安全维护、商品性能介绍及故障排除、顾客投诉处理、促销策划、库存管理与门店管理、商品组装调试及咨询服务、商品盘点、制定经营计划等技能;本课程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咨询服务、推介商品、卖场设计、过程管理四个项目,以项目为单位内容,通过具体项目操作使学生掌握卖场服务管理工作,并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课程培养目标
1、总目标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针对本专业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生源情况,结合零售服务行业迅猛发展的现状,我们将它定位为服务于零售企业,直接为零售业培养掌握商品营业知识、具有商品推介、顾客投诉处理、经营计划制定的高技能人才。
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应该掌握卖场经营的
基本原理、方法及技能,掌握商品经营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能独立进行商品展示推介、卖场设计、商场过程管理等综合能力,培养为具备实际应用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2、课程具体能力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正确评价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展示自己的技能目标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应变能力;
(4)培养学生的质量、成本、安全意识;
(5)培养学生提高可信度的能力;
(6)培养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3).专业能力目标:
(1)熟悉零售企业的职能;
(2)熟练掌握零售企业职业道德的相关内容及要求;
(3)熟练掌握对商品的组装及调试;
(4)熟练掌握商品的使用、保养、维护方法,并能向顾客积极推荐商品,妥善处理售中咨询服务
(5)熟练接待顾客的各项技巧,提供售后咨询服务及妥善处理售后矛盾;
(6)熟悉整个卖场过程管理,能独立掌握对所经营的商品结构进行分析,编写商品调整配置方案。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商品营业员(初级)》课程使学生具备商品基础知识、柜台服务业务知识及商品营业员职业道德知识。
《商品营业员(中级)》课程使学生具备商品准备、接待顾客计量商品、包装商品等中级营业知识。
《商品营业员(高级)》课程使学生具备了咨询服务、推介商品、卖场设计、过程管理等高级管理知识。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为后续的《商品营业员(技师)》等课程的商品促销设计、员工管理、员工培训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以本课程咨询服务等4个情境项目为载体,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情境项目训练中。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见表5-1。
表5-1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表
五、学习情境设计
本课程所有教学项目都设计了学习情境表,如表5-2至表5-3所示。
学习情
境表的内容包括: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使用工具,并按照实际的工作过程给出了参考实施步骤。
表5-2 学习情境1
学习情境1:咨询服务学时数:20
表5-3 学习情境表2
学习情境2:推介商品学时数:26
六、考核标准与方式
为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本课程主要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核涵盖项目任务全过程,主要从制定咨询服务方案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考核,各项目考核方式与占分比例见表5-6、表5-7。
表5-6 项目考核评价标准
表5-7 项目公共部分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七、学习资源的选用
1.教材选取的原则: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材与实际的结合、操作与管理的结合,教学内容符合现场生产管理要求。
2.推荐教材
职业技能鉴定教材《商品营业员》,职业技能鉴定编导主编,中国劳动出版社。
3.参考的教学资料
学习情境授课计划、项目实施手册、参考资料、项目检查单、项目评价表、教学课件、练习题、商场经营视频。
八、教师要求
1.具有系统的电子产品装接商品经营规划与实施理论知识;
2.具备商品经营的实际操作能力;
3.课内实践部分主讲教师必须具备现场实际工作经历2年以上或实践指导教学3年以上;
4.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5.拥有商品营业员考评员资格证或高级资格证。
九、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为保证项目、任务的实施与完成,本课程必须在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室或专用实训室完成教学过程,学习场地、设施的具体要求见表5-8。
表5-8 学习场地设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