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难)复习测试题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是()A.CO2B.SO2C.NH3D.NO2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C+O2CO2B.2H2O2H2↑+O2↑C.3CO+Fe2O32Fe+3CO2D.HCl+AgNO3=AgCl↓+HNO33.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都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下列气体混有水蒸气时,既可用浓硫酸作干燥剂,又可用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的是A.O2B.NH3C.CO2D.SO24.有四瓶无色溶液,他们分别是: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钠溶液。
某实验小组分别对四种溶液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操作甲乙丙丁加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变红不变色不变色加入硝酸钡溶液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加入锌粒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5.“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6.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7.室温下,向 a克 Mg粉和 Ag粉的混合物中加入 Cu(NO3)2溶液,经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则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没有单质镁B.滤液中一定没有 Cu2+C.滤渣质量一定小于 a D.滤液中一定含有 Ag+8.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B.通过小磁针静止时S极的指向能够判断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C.将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浓H2SO4、NaOH都具有吸水性,故它们都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有能量变化10.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下列图中的包含关系,正确的一项是()A.B.C.D.11.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C.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D.能与氧化镁反应生成水12.将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 加热3Cu+Al2O3.充分反应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剩余,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能够说明氧化铜有剩余的实验现象是()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产生②加入稀硫酸后,溶液显蓝色③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产生④加入稀硫酸后,容器中有红色不溶物质⑤在加稀硫酸后的溶液中,插入铁片,铁片表面有红色不溶物质析出。
A.只有①B.只有②C.③④D.②⑤13.将一定量的浓硫酸和浓盐酸分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质量都增加B.溶液的质量都减少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减小14.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的颜色变化是( )A.由红到蓝B.由绿到橙C.由蓝到绿D.由紫到红15.现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将这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人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丙、丁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而且丁产生气泡比丙的更快;将甲投入乙的硝酸盐溶液中,有金属乙析出。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丁>丙>甲>乙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16.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质量会增加且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浓硫酸 B.烧碱 C.浓盐酸 D.熟石灰17.下列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瓶底炸裂﹣﹣铁丝没有制成螺旋状B.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水量偏少﹣﹣未冷却到常温就打开弹簧夹C.将未打磨铝丝插入氯化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D.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比燃烧的镁带质量大﹣﹣有的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8.为测定某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样品只含氧化铜和氧化镁,取10g该样品,向其中加入150g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则该样品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24% B.76% C.38% D.7.6%19.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
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g 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A.偏向左边B.仍然平衡C.偏向右边D.无法判断20.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定有锌和铜B.若滤渣中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为无色C.若滤液中有硝酸锌,则滤渣中一定没有铝和锌D.若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锌和铜21.X、Y、Z代表三种金属,将金属X、Y、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无明显现象,Y、Z逐渐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
将Y放入ZCl2溶液中,发现Y表面有Z析出。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 .X>Y>ZB .Y>X>ZC .Y>Z>XD .Z>Y>X22.为比较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图实验。
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金属X 产生氢气 金属Y 无明显变化 金属Y 表面析出银 金属Z 无明显变化 A .X Y Z >>B .Z Y X >>C .Y X >、Y Z >D .X Y >、Z Y > 23.不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事故。
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 B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C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D .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24.汞合金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补牙材料。
汞合金补牙材料中除含有汞外,还含有锌、锡、铜等金属。
下列有关该汞合金补牙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汞合金的熔点比汞低 B .食用酸性较强的食物对该材料有腐蚀性 C .汞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比锡的大D .汞合金是一种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25.酸溶液中都含有H +,因此不同酸表现出一些共同性质。
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描述中,不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 ) A .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B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 C .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 .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26.下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其中不正确的是选项广口瓶内物质用途A一定量浓硫酸干燥某些气体B装满水收集某些气体C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除去CO 2等气体A.A B.B C.C D.D27.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A.浓盐酸B.氯化钾溶液C.浓氨水D.氢氧化钠溶液28.关于硫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硫酸与锌反应可制得氢气B.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C.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2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30.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说法:①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可能有锌或铁②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可能呈蓝色③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存在4种溶质④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至少存在3种溶质。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B.二氧化硫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解析:C【解析】【详解】A.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B.二氧化硫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C.氨气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故正确;D.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亚硝酸,亚硝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错误。
故选:C。
【点睛】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2.D【解析】A、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B、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分解反应,故此选项错误.C、不符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此选项错误解析:D【解析】A、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化合反应,故此选项错误.B、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分解反应,故此选项错误.C、不符合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特征,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此选项错误.D、因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反应类型判定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把握好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并能利用这一特点做出准确的反应类型判断,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3.A【解析】试题分析:能用浓H2SO4干燥,又能用NaOH固体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这两者反应;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解析:A【解析】试题分析:能用浓H2SO4干燥,又能用NaOH固体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这两者反应;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A、氧气既不与浓硫酸反应,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既可以用浓H2SO4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B、NH3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 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S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4.A【解析】【详解】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钠能解析:A【解析】【详解】分别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酸性、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乙是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硫酸钠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稀硫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钠与锌不能反应,则甲是硫酸钠溶液,丙是稀硫酸,丁是稀盐酸,则对应甲、乙、丙、丁顺序的四种物质是④③②①,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