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第六章计划●第一节计划概述●第二节计划体系●第三节计划过程●第四节目标与目标管理●第五节战略设计与管理●第六节计划工具与方法第五节战略设计与管理●一、什么是战略●战略一词来源于兵家。
战略本质上是一种长期计划,是在对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组织优劣势的判别,所提出的组织发展的全局性、纲领性、长远性的谋划。
●兵家的战略思想特色:●把握全局,审时度势,深谋远虑。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 ([清]陈澹然《寤言二迁都建藩议》)●讲求集体各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
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
”(《孙子·九地篇》)●西方,最早由克劳塞维茨《战争论》提出。
●现代首部战略管理的著作是安索夫《企业战略论》(1965)。
●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迈克尔·波特有竞争战略三部曲:《竞争优势》(1980)《竞争战略》(1985)《国家竞争优势》(1990)二、战略的层次●罗宾斯提出,根据组织地位的不同,可把公司的战略管理层次分为:公司层战略、事业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
图6-4 组织战略的层次●(一)公司层战略●重点解决组织应具备怎样的事业组合。
●稳定性战略:当组织绩效令人满意而环境稳定时采用●增长战略:提高组织经营的层次与规模,方式有直接扩张、兼并、多元化。
●收缩战略:减小经营规模或多元化经营的范围。
●(二)事业层战略●重点解决在组织的每一项事业领域内应如何竞争,适用于多元化经营的大型组织。
●普遍采用的分析框架是适应性战略和竞争性战略。
●1 适应性战略●雷蒙德¡¤迈尔斯和查尔斯¡¤斯诺提出。
分辨出4种战略类型:防御者、探索者、分析者和反应者。
采用前3种战略的任何一种都能得到成功,只要所采取的战略与经营单位所处的内外环境相吻合。
但是反应者战略常常导致失败。
●防御者战略:寻求向整体市场中一个狭窄的细分市场稳定地提供有限的一组产品。
在这个的细分市场中,防御者拼命防止竞争者进入自己的地盘。
这种战略倾向于采用标准的经济行为,如以竞争性价格和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作为竞争手段。
●探索者战略:追求创新,其实力在于发现和发掘新产品和新市场机会。
●分析者战略:靠模仿生存,他们复制探索者的成功思想。
必须具有快速响应那些领先一步的竞争者的能力。
●反应者战略:当其它三种战略实施不当时所采取的一种不一致和不稳定的战略模式。
总是对环境变化和竞争作出被动的反应。
●2 竞争性战略●来源于波特的研究。
管理者能通过产业分析,评价组织的长处和竞争对手的短处,选择给组织带来竞争优势的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聚焦战略。
●当组织选择了成为产业的低成本生产者的战略,,就遵循了成本领先战略。
●寻求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并得到顾客广泛认同的公司,就是在遵循差异化战略。
●聚焦战略的目的是在狭窄的细分市场中寻求成本优势或差异化优势。
●(三)职能层战略●寻求如何支持事业层战略。
如研究开发、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等部门如何密切配合,保证一项新产品开发战略的顺利实现。
三、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过程是一个包含八个步骤的过程,如图6-5。
图6-5战略管理过程●(一)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与战略●使命是对组织目的的陈述,规定了组织从事的事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范围,是组织发展的指南。
●明确组织的目标与战略同样重要。
●(二)分析环境●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外在条件,是管理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
环境分析是战略管理过程的关键因素。
分析组织环境的关键是准确把握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组织的影响。
●(三)识别机会和威胁●根据环境分析的结果,客观评估组织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机会是外部环境因素的积极趋势,威胁是负面趋势。
●(四)分析组织的资源和能力●内部分析提供了关于组织特定资源和能力的信息。
如果组织的能力与资源是与众不同的,这种能力和资源被称为组织的核心能力,它决定着组织的竞争力。
●(五)识别优势和劣势●组织擅长的活动或专有的资源构成组织的优势,而劣势指组织不擅长的活动或非专有的资源。
●将步骤3和步骤5结合在一起,通过对组织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 )和威胁(Threats)的分析,以便发掘组织的可能的细分市场,称为SWOT分析。
●(六)构造战略●确定组织一个时期内的战略目标、重点、措施、手段等。
●(七)实施战略●一个成功的战略取决于成功的实施。
高层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是成功实施的必要因素,而中层个基层管理者的执行能力同样重要。
●(八)评估结果●对战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决定需要作出哪些必要的调整。
●练习:进行个人SWOT分析SWOT分析对个人职业生涯分析是一种有用的工具。
进行SWOT个人分析包括严格的审视你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然后评估你感兴趣的各种职业生涯道路的机会和威胁。
请同学们课下进行SWOT个人分析。
第六节计划工具与方法●一、评估环境的技术●(一)环境扫描法●指游览大量的信息以觉察正在出现的趋势和形成一套设想。
●内容包括: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和贸易期刊;阅读竞争者的广告、促销材料和印刷品;参加贸易展览会;征求销售人员的意见;拆开竞争对手的产品仔细研究。
●环境扫描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是竞争者情报,它寻求竞争者的基本信息:谁是竞争者?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行动将会对本组织产生什么影响?●(二)预测方法●环境扫描为预测奠定了基础,预测是对未来结果的预言。
●1 预测的类型●收入预测:对未来收入的预计。
●技术预测:对技术变革及新技术达到经济可行的可能的预测。
●2 预测技术●定量预测:将一组数学规则应用于一套历史数据以预测未来的结果。
●定性预测:利用个人的知识和经验预测未来的结果。
●(三)基准化●寻求竞争者和非竞争者中获取优异绩效的最佳方式。
基本思想是,管理者能够通过分析各个领域领先者的方法,然后模仿他们的做法来改进自己的质量。
●基准化过程步骤:●1 成立一个基准化计划团体,用于确定什么应当基准化,确认竞争对手,以及决定收集数据的方法。
●2 团队从内部收集作业数据和从外部收集其他组织的数据。
●3 通过分析数据,找出绩效的差距并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差距。
●4 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最终达到或超过其他组织的标准。
二、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是一种定期修订未来计划的方法。
●(一)什么是滚动计划法●滚动计划法是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
●(二)编制方法●在已编制出的计划的基础上,每经过一段固定的时期(例如一年或一个季度,这段固定的时期被称为滚动期),便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条件和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从确保实现计划目标出发对原计划进行调整。
每次调整时,保持原计划期限不变,而将计划期顺序向前推进一个滚动期。
●如某企业在2000年底制定了2001¡ª2005年的五年计划,如采用滚动计划法,到2001年底,根据当年计划完成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对原订的五年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在此基础上再编制2002-2006年的五年计划。
其后依此类推。
●滚动计划法,既可用于编制长期计划,也可用于编制年度、季度生产计划和月度生产作业计划。
不同计划的滚动期不一样,一般长期计划按年滚动;年度计划按季滚动;月度计划按旬滚动。
●(三)优点●滚动计划法虽然使得计划编辑工作的任务量加大,但在计算机已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其优点十分明显。
●1 把计划期内各阶段以及下一个时期的预先安排有机地衔接起来,而且定期调整补充,从而从方法上解决了各阶段计划的衔接和符合实际的问题。
●2 较好地解决了计划的相对稳定性和实际情况的多变性这一矛盾,使计划更好地发挥其指导生产实际的作用。
●3 采用滚动计划法,使企业的生产活动能够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把供产销密切结合起来,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预期的目标。
三、网络计划技术●网络计划技术是1950年代后期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依其起源有关键路径法(CPM)与计划评审法(PERT)之分。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利用网络图表达计划任务的进度安排及各项活动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分析,计算网络时间参数,找出关键活动和关键线路;并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求得工期、资源与费用的优化方案。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通过信息反馈进行监督与控制,以保证达到预定的计划目标。
●(二)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内容●1 网络图●指网络计划技术的图解模型,反映整个工程任务的分解和合成。
分解,是指对工程任务的划分;合成,是指解决各项工作的协作与配合。
绘制网络图是网络计划技术的基础工作。
●2 时间参数●在实现整个工程任务过程中,包括人、事、物的运动状态。
这种运动状态都是通过转化为时间函数来反映的。
反映人、事、物运动状态的时间参数包括:各项工作的作业时间、开工与完工的时间、工作之间的衔接时间、完成任务的机动时间及工程范围和总工期等。
●3 关键路线●通过计算网络图中的时间参数,求出工程工期并找出关键路径。
在关键路线上的作业称为关键作业,这些作业完成的快慢直接影响着整个计划的工期。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关键作业是管理的重点,在时间和费用方面要严格控制。
●4 网络优化●指根据关键路线法,通过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的初始方案,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寻求管理目标达到最优化的计划方案。
网络优化是网络计划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较之其它计划方法优越的主要方面。
●(三)网络计划技术的步骤确定目标●1 确定目标●指决定将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哪一个工程项目,并提出对工程项目和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具体要求。
●2 分解工程项目,列出作业明细表●一个工程项目是由许多作业组成的,在绘制网络图前就要将工程项目分解成各项作业。
对于上层机关,网络图可绘制的粗些,主要是通观全局、分析矛盾、掌握关键、协调工作、进行决策;对于基层单位,网络图就可绘制得细些,以便具体组织和指导工作。
●在工程项目分解成作业的基础上,进行作业分析,以便明确先行作业(紧前作业)、平行作业和后续作业(紧后作业)。
即在该作业开始前,哪些作业必须先期完成,哪些作业可以同时平行地进行,哪些作业必须后期完成。
其中,A作业为C作业的紧前作业。
B、D作业为C作业的平行作业。
E作业为C作业的紧后作业。
F、G作业为C作业的交叉作业。
●3 绘制网络图,进行结点编号●根据作业时间明细表,可绘制网络图。
网络图的绘制方法有顺推法和逆推法。
●顺推法:即从始点时间开始根据每项作业的直接紧后作业,顺序依次绘出各项作业的箭线,直至终点事件为止。
●逆推法:即从终点事件开始,根据每项作业的紧前作业逆箭头前进方向逐一绘出各项作业的箭线,直至始点事件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