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二)、群体评价
1.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根据人群中健康组、危险组
和一般组所占的比例来评价人群的危险水平, 确定防治重点。
2.单项危险因素对健康状况的影响: 危险强度 危险频度=危险程度
3.危险因素的属性:
通过比较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与自创型危险因素的比例, 说明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所占的比例,有针对性地进行投 资。
Public Health of LUMC Jia Hong
案例
过劳死,离我们有多远?
Jia Hong
第一节、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的产生和发展
一、相关概念
⒈危险因素是指在机体内外环境中存在的与疾病
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的各种诱发因素。
按现代医学模式可将其分为: 环境、行为、生物和卫生服务四个方面。
危险因素的特点:
3)生物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身高、体重等。 4)医疗卫生服务:如有否定期健康检查、直肠镜检查、 阴道涂片等。
5)疾病史、婚姻生育史、家庭疾病史等。
二、处理资料
1.将危险因素转化为危险分数-关键步骤 危险分数的换算:经验法 各种模型 如:统计模型: Fi n RRi
RRi Pi
i 1
5.计算增长年龄
增长年龄(Achievable age),又称为可达到年龄, 是根据已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可能降低危险因素的措 施后预计的死亡率算出的一个年龄,即通过努力降低危
险因素后可能达到的预期年龄。
6.计算危险降低程度
指根据医生的建议改变现有的危险因素后,危险能 降低的程度,通常采用存在死亡危险降低百分比表示。
致病潜伏期长、特异性弱、联合作用明显、广泛 存在
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Health risk factor appraisal)
定义: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之间数 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 研究内容: 有危险因素时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概率; 消除和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延长的寿命。 目的: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减少危险因素,提高健 康水平。
4、其他方面:职业危害的评价
健确的概 念,即如果危险因素是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控制的, 个体的评价年龄和可达到年龄之间就有着明显的
差距。
个体评价缺点:
(1)较多地考虑到危险因素对人生命数量方面的影 响,没有考虑到对生活质量的方面的影响。 (2)通过行为改变彻底消除危险因素的影响是一个 非常艰苦的工作,因为很多行为是集体化而不是个 人所能够选择的,例如饮酒是一种社交行为。 (3)医师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
四、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
(一)、个体评价:
比较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 之间的差别,了解危险因素对寿命的影响。
评价年龄
实际年龄
危险因素较高
降低危险因素后可 延长寿命的年数
可达到年龄
评价年龄
1.健康型:个体危
险因素低于平均水平, 健康状况良好。
实际年龄
评价年龄
2.自创性危险因素 型:个体危险因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主要内容
• 1、概述 • 健康危险因素及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健康危险 因素的特点、分类 • 慢性病自然病史 • 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 • (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所需的资料 • (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 • 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 • (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范围 • (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目的 • 4、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概述
• •
3.计算存在死亡危险
存在死亡危险指在某种组合危险分数联合作用下,某种 疾病的死亡可能性,即现有危险因素条件下的预期死亡 概率。 存在死亡危险=平均死亡概率×组合危险分数 将各种死因的存在死亡危险相加,即得到总的存在死亡 危险。
4.计算评价年龄
评价年龄(Appraisal age)是根据年龄和死亡 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按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的 预期死亡率水平求出的年龄。可以通过健康年龄评 价表进行评价。
四、慢性病的自然史
劳动力丧失 体征出现 症状出现 致病因素出现 出现危险因素 无危险阶段
慢性疾病的发生过程及可采取措施的机会。
第二节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步骤
一、收集资料 1.收集当地年龄别、性别、疾病别发病率或死亡率资料:
选择当地危害健康最严重的危险因素较明确的疾病,即前
10-15位死因的疾病作为研究对象。要注意的是,我们需 要选择一种疾病,而不是一类或者一个系统的疾病,且 最好选择能进行控制的疾病。
目的要求
• 掌握:健康危险因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概念;慢性病自 然史;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及分类;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 应用范围; • 熟悉: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目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的基本步骤;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 • 了解: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技术的产生背景,开展健康危险 因素评价应关注的重要领域及评价方法;
• 该资料用来计算同性别、同年龄别死亡率或发病率 的平均水平,在评价时作为比较的标准。 • 在使用时通常将该年死亡率换算成10年的死亡概率, 以提高评价的稳定性。
2.收集危险因素资料
1)行为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体力活动情况等。
2)环境因素:如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家庭关系、工 作环境、心理剌激等。
较平均水平高,可 以通过自身行为的 改变,降低或去除 危险因素。
评价年龄
实际年龄
可达到年龄
3.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型:个体的危险因素主
要来自既往病史或遗传 因素,难以改变。
实际年龄
评价年龄 可达到年龄
4.一般性危险因素 型:存在的危险因素
和死亡水平相当于当地 人群的平均水平。
实际年龄
评价年龄
个体评价优点:
相关专家以5岁为一个年龄组建立了不同性别人群的危险分 数转换表,以便评价者查阅。 危险因素相当于平均水平时Fi定为1.0, Fi=1.0时,个 人发生某病死亡的概率相当于当地死亡率的平均水平。 危险分数越高,则死亡概率越大。
2.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 组合危险分数用来反应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计算方法是: 1)危险分数大于1的,各项危险分数减 1后作为相加项; 2)危险分数小于或等于1的作为相乘项; 3)相加项与相乘项的结果相加即得到组合危险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