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类型及其划分

土地类型及其划分

该方法依据土地因素在各地段的结合方式及其作用强度的 差异,通过综合分析,选取其中对土地单位个体分异起主导作 用的因素确定土地类型个体的空间界线。这种方法依据对地貌 因素和其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一般能得到内部一
致性较强的土地单元。景观法的特点是注重形态,很少考虑数
量指标,这是它的不足。但是景观法应用比较方便,而且能准 确地划分土地类型,所以现在已被广大土地工作者所接受并加 以应用。
中 国
2
土地纲 土地类 土地型
土地类 土地型 土地组 土地单元
相、限区和地方的比较
土地级
地形
气候
水文 土壤 植被
相 地貌面
小气候
土壤水性 质相同
变种 群丛
限区 地方
初级地貌形态 小气候组 (简单、复杂)合
初级地貌形态Βιβλιοθήκη 组合地方气候排水和潜 水条件相 同
水文复区
变种 群丛组 组合 合
复区 复区
(3)土地类型分类系统简介
前苏联:把景观作为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
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最大一致性的自 然区划单位。景观内部在形成结构上有明显的 差异。按地方性分异规律对景观特征的相似性 和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对形态单位作出划 分,并研究不同形态单位的特点及彼此之间的 关系,即景观形态学研究,实际上土地类型研 究。其景观形态单位分为三级:地方、限区、 相。
3.2 土地类型的划分与分类系统
(1)土地类型划分的方法
土地类型的划分,由于不同学者其考虑问题的 角度不同,占有资料不同,拥有的技术手段不 同因而他们各自应用不同的方法对土地类型进 行划分。概括起来可分为景观法,参数法和过 程法。
景观法是以景观形态单元为基础划分土地类型的一种
方法。这种方法在国内外应用员为广泛。
即土地类型。
二、土地分级
• 土地分级是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
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 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 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三、土地分类
• 土地分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将单个
的土地单位按质的共同性或相似性进行 不同程度的抽象与归并。土地分类与土 地分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土地分级是 土地分类的前提。
第四章 土地资源的类型﹑形成 与发展
第一节 土地类型及其划分
一、土地类型的概念
源于自然地理学,也称景观形态单元。由于土地各 构成要素的空间变异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使得在不同地域空间内具有各种不同 的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性质,将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 性质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划分一种类型组合,
一个或几个地区的组合,它的
土地系统
地形、土壤出现重复的组合型( 相当于地方),在这个土地系统

中的地形、土壤、植被重复出现。


土地单元
一组相关的土地利用相似的土地点 (即地形、土壤、植被一致)

土地点
在内部性质和土地利用特点更为 一致的区域(类似于限区和相)
土地系统

土地面

土地素
无统一的分 类系统 1
过程法是通过对土地分异各主要过程以及过程动力学
持点的研究,以上地内部的作用过程为依据,将不同成分 过程效应在空间上的变化界线作为土地单位的边界,进而 产生土地单位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
过程法依据的是土地单位分异的本质原因,因而是真 正综合的方法。但必须对土地分异的自然过程有深入 地定量分析才能采用。
参数法是根据土地成分的特征值划分土地类型的一种
方法。即在选取的相对重要参数分类的基础上进行 土地单位划分的方法。
参数法的科学性取决于参数的科学选取与分级。但是 参数的选择与鉴定尚在探索过程之中,问题没有得到 彻底解决,因而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该方法有 定量的持点,适宜于计算机处理。因此,随着计算机 应用技术的普及以及获取各种参数方法论问题的解决, 预计参数法的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