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自评报告

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自评报告

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自评报告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自评报告学校概况我校创办于1969年9月,地处从化市西部山区,2006年12月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

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学生754人,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老师53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中学一级教师32人,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43人,学历达标率为100%。

学校占地40800㎡,生均占地54㎡;校舍建筑面积9362㎡,生均12㎡。

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布局相对合理,校舍功能分明、数量充足,学校有设施设备齐全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图书阅览、美术、音乐、计算机等教育教学专用室,有地理园、生物园、300米环形跑道运动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课室与教辅室之比为1:1.5 。

学校建有校园广播、电视、电话系统,有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10个,学生专用电脑 120台,用于学生电子阅览的电脑41台,并互相连接成校园局域网,初步实现了校内教育信息共享,基本满足了教育教学的需要。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探索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的新思路、新途径,实践着“严谨、求实、文明、进取”的校训,培育了“热爱专业、钻研业务、精益求精、探索进取、教学民主、互学互教、全面负责、为人师表”的教风和“多思多问、一丝不苟、博闻强记、勤问好学”的学风,努力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近年来,我校先后荣获“广州市普教系统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单位”、“2002-2004年度广州市学校民主管理工作星级单位(二星级)”和“花园式单位”等荣誉称号;有1为教师被评为从化市学科带头人,3人被评为从化市教学新秀,有25位老师被评为广州市、从化市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学校多次被评为从化市文明单位;多次获从化市初中毕业班工作综合奖;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共有100多人次获奖。

校本培训开展情况一、校本培训组织机构健全。

要把校本培训工作做好,首先要有健全的组织机构。

由温汝盛校长担任组长,黄鉴流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科组组长及学科带头人为组员组成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校本培训的领导和管理。

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黄鉴流主抓这项工作,教务处、德育处负责具体实施。

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及分工:组长:温汝盛;副组长:黄鉴流;成员:刘信、邱海玉姚智、江伟华、何国深、陈国龙、赖军、冯永泉、张焰明、李金桃、盘朝军、陈清桃、李燕群、温永红、冯桂平、张定水。

温汝盛:统一领导、统一规划校本培训工作、制定校本培训制度、方案、措施,主抓师德建设;黄鉴流:主抓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研究学校的立项课题;刘信:主抓全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和业务档案的建立,组织开展教研活动;邱海玉:征集、汇总教师优秀论文、反思,展示教研成果,负责具体安排校本培训工作;赖军:及时审核、填写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各行政领导:协助做好校本培训各项工作;各教研组长:组织、落实本组教师的每周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公开课,指导帮助本组青年教师开展各项工作。

二、我校校本培训的目标。

1、总体目标以“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师”为目标,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帮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强化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善教师文化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水平、能力,不断提高我校教师的师德、师能水平,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能力全面”的师资队伍,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2、分项目标:(1)、使校本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

(2)、更新教育观念,开展教育科研,深入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工作、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3)、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3、阶段目标:第一步(2010.12-2011.1)提高认识,制定规划,落实措施,从培训队伍建设、培训管理、考核评价等入手,建章立制,规范校本培训工作,创设良好氛围。

第二步(2011-2012)在第一步基础上,推进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全体教师综合水平和能力,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和评价体系,建立培训档案,收集和整理培训成果,初步探索出一些作法和经验,使校本培训真正达到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的目的。

第三步(2012-2013)在一、二步的基础上,完成三年发展规划,深化成果,打造一支业务精湛、能力全面、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推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三、校本培训和后续管理的制度逐渐完善。

为提高校本培训的效果,必须加强校本培训的过程管理,要把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就要有相关的校本培训的管理制度作保障。

因此,在管理上,我校从具体工作的管理做起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要求。

1、制定计划,落实措施。

每学期开学初,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校本培训的学期计划,并由教务处、德育处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工作行事历,确定校本培训的内容、时间、主持人等,并通过科组长会议等形式作定期总结。

2、加强参加培训的过程管理。

每次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科组活动、备课组活动)要求要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考勤,并把每次教师参训的情况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组成部分进行考核管理,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使教研活动能真正落实到位。

3、利用目标管理强化管理。

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注意利用目标管理,去衡量教师的实际效果,并结合过程管理中的集体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价等去验证其效果。

4、加强二次培训的管理。

对于参加从化市级以上培训的教师,我们要求在完成培训后,必须在科组或学校进行相应的专题汇报,发挥培训的辐射作用,也让教师进一步加深认识,得到锻炼。

5、学校教务处、德育处每学年收集培训计划、实施过程、参训情况、学员作业、考核情况、培训总结及其他材料,并统一把资料归类存在档案室,以备检查验收。

6、结合有关要求,开展教师优秀学科论文、教学论文、德育优秀论文及优秀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评选活动。

7、把教师的校本培训的参训及考核情况与学期评优、奖励、推荐参加高一级的培训、提干挂钩。

四、校本培训的实施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立足校本,培训形式上把通适培训与重点培养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在工作中锻炼相结合,认真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

在内容方面,包括有师德培训,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德育工作培训,交流学习等内容。

1、进行师德培训,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教育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交流的发展,对教师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根据上级的要求及学校教师的实际,利用教师大会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师德培训,增强教师思想免疫力,提高认识。

例如,由校长室提出方案,各科组、级组组织实施,并进行总结反馈,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教育。

2、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在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中,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重点抓好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技能、教育科研的三项活动。

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从时间顺序上分为上岗前培训、过程培训、阶段总结、评价提升等;从培训的维度包括师德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从形式上包括自我学习、活动磨练、工作实践、总结反思等。

同时,校本培训应该渗透到各项教育活动、管理过程中。

不论是什么形式,都是通过培训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工作能力,提高工作实效,从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1)组织信息技术培训,为教育教学服务。

由于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我校领导的努力,我校配备了10个多媒体设备,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硬件保障,深受广大教师同学的欢迎,摆在教师面前的是如何用好这些设备,让它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服务。

我们在新学期开学前,首先组织教师进行操作培训,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让教师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并应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

培训教师学会使用网上资源,会使用、改造、甚至能制作课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通过新老教师结对帮扶,让年青教师迅速成长。

由于年青教师所缺的就是实际经验,而在同科组中就有经验丰富、教学效果显著的教师。

如果有他们的帮扶,则可以帮助年青教师迅速成长。

因此,建立新老教师帮扶制度,具有实际的意义。

年青教师由于基础知识扎实,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悉心帮扶下能直接获得丰富的经验,填补年青教师实际经验的不足。

(3)立足校本,立足常规,在参与实际教学工作实践中得到锻炼。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通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每周一次的科组活动及备课组的集体备课中得到解决。

我们要求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都要求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过程记录。

教师在参与集体备课过程中与同事一起研究,一起解决问题,一起研究教法,并且作为中心发言人有机会发表意见。

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探讨、研究、思考,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

通过科组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不仅让上公开课的教师得到学习锻炼的机会,通过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让参与的教师也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把听课、评课工作落到实处,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为保证听课、评课的效果,学校教导处要求要把过程记录好,并且加强管理,学校领导分工负责,参与到听课评课的过程中。

另外,学校校级领导、教导处主任等行政人员,经常随机进行听课,了解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方案,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通过交流学习进行校本培训。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进行培训。

我们充分利用市教研活动等机会,认真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和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我们还通过间接“请进来”的形式,把一些专家教授“请”到学校来。

例如,参加市级以上培训的教师,把学习资料整理后作为主讲人进行二次培训,把学到的专家理论知识传授给其他教师。

另外,我们有针对性地购买一些有关教学教育的书籍和音像制品(如:优秀教学课例、教育科研讲座、如何当好班主任等),组织教师学习,进行培训。

除了组织教师参加市内其他学校开放周的教研活动外,近年,我们还通过“走出去”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到外校交流学习。

根据广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北部山区镇教育帮扶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校与萝岗区广州开发区中学成为结对帮扶单位,双方与今年3月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书”,两校的交流合作正式启动,上学期和本学期我校先后组织了部分行政、科组长、骨干教师到开发区中学考察、听课交流学习,下一步,我们还将派教师到开发区中学进行跟班学习。

与此同时,根据从化市教育局的安排,我校与从化七中进行支教置换,七中有三位教师到我校支教,我校派出三位教师到七中置换学习,我校还与广州大学进行了支教置换,派出教师到广州大学进修学习,通过以上的一些交流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丰富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收到良好的效果。

(5)进行专题讲座。

聘请市教研员、专家等定期听课、评课,进行教学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