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示范学校自评报告龙岗区翠枫学校根据《龙岗区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区级示范校评估标准》所规定的各类指标,我校对近两年来开展的教师教育工作进行了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汇报如下:我校于2006年建校,直接进入课程改革的实验,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成了教学改革的瓶颈,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与课程改革同等的核心问题,教师只有在实践研究中内化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才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
我校可以说是一所在新课程改革时期诞生的学校,面临着新课程改革的巨大挑战,如何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带着这个问题,我校基于自身的现实,以开展校本培训为切入点,以信息技术为基点,以教师的“三字一画”培训为龙头,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一、领导重视,制定规划,保障校本培训的实施我校创建于2006年新课程改革时期,现有教学班50个,学生2600名,教职工105人,行政人员5人,班主任50人、后勤人员等 9 人,一线教师9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24人,区级优秀教师3名。
针对教师队伍状况,学校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舒琼校长任组长。
2008年制定了《翠枫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三年规划》,明确提出“以人为本,优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进学校建设三年大发展思路:第一年亮品牌,树形象。
第二年显特色、求发展。
第三年出经验、创一流。
”通过培训促进学校科研化、人文化、信息化、礼仪艺术特色发展。
明确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1、建校三年内要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工作重点。
在课程改革的试验阶段,近三年必须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着眼点。
所有教师都要自订三年发展目标,力争在三年内通过学校的培训和自身的努力,在师德、业务素质方面都有较大提高,全面达到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开展三次基本活动,在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培养青年教师拔尖。
(1)在一年内熟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通所教学科的教材,能科学、合理、准确处理教材。
(2)学习《课堂教学艺术策略》能熟练自如的驾驭课堂,掌握基本的教学法。
(3)努力参与科研,人人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2、实施“名师工程”,建设一支骨干教师队伍。
(1)在三年内使我校形成以区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为中坚力量的骨干教师队伍。
不断增加区级的教学能手,发挥带动作用。
(2)在三年内使我校形成以校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为龙头的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3)建设一支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教师队伍。
力争在三年内有35%以上的教师达到本科学历。
学校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校本培训。
提供了丰富的用书、报刊及音像资料,2006年建校时建好了校园网,2006年秋季上了互联网,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对参赛的论文、优质课、优秀案例、发表的文章均实行奖励制度。
学校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进行培训学习。
近三年来学校领导和教师先后到省内的广州、番隅、龙川、河源、清远等地,省外的北京、上海、南京,香港、澳门等地进行参观学习。
二、建立机制、健全制度,增强校本培训的管理。
制度的建设对校本培训的落实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激励教师,学校制定了《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对教师在校本培训中的表现,提出具体要求,并纳入考核。
发挥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了教师管理档案,教师队伍分为:省、市、区、校级四个层次,出台了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办法。
学校有学期、学年校本培训计划、踪迹,有固定的培训时间,有详实的实施意见,确保培训落到实处。
三、内容充实、不拘形式,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
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课题带动,专家引领,教研推动,狠抓精神建设和“三字一画”培训,加强听评课的教研制度。
1、课题带动学校的问题就是科研课题,教师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
学校根据实际,对多项课题进行了整合,确立了以《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实验与研究》为总课题,加强理论培训和课题培训。
理论培训——让教师们增强了对科研课题的认识和理解,课题培训——让教师们真正的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教学现象和问题。
组织了“教师沙龙”活动,宽松了活动氛围,参加课题实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小学英语评价的研究》、《小学语文能力评价的实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一周一评价、一周一总结、一周一反馈”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手抄报、贺卡制作、诗配画”等作品充实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和学校的文化环境。
通过课题研究,每位教师根据学校的总课题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专家引领。
专家的启发、引导,对我校的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催化作用。
两年来,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专家专题报告十余次。
有北京的,南京的,上海的顾冷沅、王洁、李海林等。
从多层面上学习了它们的教育管理、教育资源的优化,及提高管理的效率与质量等;我校进而建立了教研组、年级组负责制的管理模式。
组建家长学校,邀请教育专家就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家长教育孩子的角色做了多次精彩的报告。
邀请教育专家作教师、家长共同参与的“亲子共成长”报告,让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有力地加强了家校教育的凝聚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师生的朋友关系更加亲密,学生心目中得好老师越来越多。
还有区民研室的龙咏梅、汲虹、董培仁等,就学科教学阐述了“实”和“活”的重要性。
通过专家的引领,让我们豁然开朗,成为我们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学预案的指南。
每学期组织示范性、研讨性的公开课近30节,并开展“教师辩论”活动,就课堂教学的问题、观点进行阐述,在辩论中进行优化、提升,达成共识。
开展了“随堂听课、”“风采展示”等活动,增强了教师的合作意识,提高了教研的凝聚力。
3、教研推动教研组是教师自主学习的舞台,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为了发挥教研的推动作用,我校确立了“教研是一种对话”的理念。
“参与分享”式“教师论坛”式等双方积极互动的教研模式,开展群众性的说课、评课、议课,通过“教学随笔”“我讲我的故事”教师们把自己在变革过程中的体会、感悟、思考、变化记录下来,以讲故事的形式现身说法。
将身边的教学问题、课程故事,在感染中教研、在活动中教研,提高了教研的实效性。
两年多来,在各学科中均涌现出一批区级、街道级、校级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打造了一支深受学生喜欢和家长信赖的师资队伍。
4、发挥四支队伍作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我校青年教师多,来自全国各地,统一思想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
我们大力提倡“三爱、三好”思想,“三爱”即爱学生、爱学校、爱事业的三颗爱心,“三好”即领导好、老师好、学校好,树立良好的思想风貌。
充分发挥党员、班主任、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这四支队伍的作用。
(1)党员教师认真学习党的章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第一,牢记宗旨,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
努力按照人民利益标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
第二,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坚定地站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前列。
做新课程改革的带头人。
第三,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努力创造一流的业绩。
第四,艰苦奋斗,发扬传统,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自觉地把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带头履行《教师十不行为规范》。
(2)班主任教师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实施主体教育的核心观念,增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主体互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把握人际沟通与互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指导工作的艺术性。
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通过悉心观察、耐心倾听、及时反馈等形式,指导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
(3)优秀教师发挥自身的教育资源,通过演讲、事例介绍等形式,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4)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带动作用,制定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在帮教过程中和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校的发展。
5、以“三字一画”培训为龙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狠抓“三字一画”培训,采取不同的形式,促进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艺术教学特色,定期举行教学示范课、研讨课,创办体育艺术节,展示师生的文艺风采。
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加强计算机培训、课件制作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网络资源培训等,强化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师的课堂教学多媒体使用率达到了90%以上,促进了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6、听评课的教研制度为加快青年教师的成长步伐,学校施行学科负责制,每个学科都有专人负责,及时了解教学信息,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指导青年教师分析教材、探讨教学规律,共同设计教案、研究教学方法,上好示范课,开展一帮一教师结对子活动,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尤其在信息技术培训中,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研究,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地应用,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
四、培训资源丰富每年我们学校都按上级行政部门要求为教师购买教师继续教育用书,并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培训和考试,从学习、培训和考试的效果看,非常理想,每次考试,我们学校的老师成绩都合格。
为了让教师们的培训更加现代化,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微机培训,现在我们学校的大部分教师的微机水平都已达到中级水平。
除此以外,我们还积极开发教师教育的校本资源课程,如针对学校实际,经常组织教师学习。
一是我们学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二是组织教师听专家报告或请专家来我校为老师们做专题报告,或请校内优秀教师为本校教师做经验介绍;三是校内学习。
所以,我们学校的教育理论学习规范,学习的力度大,并且我们从上一学期开始,结合新课程的实施,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学习。
一方面我们学习相关的理论,另一方面我们还结合我们学校实际,有针对性进行学习,以增强学习的实效性。
通过学习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并以此为契机,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促进教师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
而我们认为,学习不单单是教育理论的学习,还保括一些校本学习。
例如:针对于初中教育教学的特点,为了使教师在教育理念上更加有助于教育教学的实际,我们学习了<<陌生感效应>>、<<思想的力量>>、<<第二种思维方式>>、生命中的满分和零分>>、<<关心是一切教育的基石>>、<<问一声---恨,铁就能成钢吗?>>、<<若干心理效应对教育的启示>>、<<永不放弃你的希望>>、<<名师是什么样的教师>>、<<教学后记,让你在反思中提高>>、<<赞美如良药>>、<<帮助孩子过好“更学期”>>、<<没有创新,只能是个“教书匠”>>、<<教育孩子没有神秘配方>>、<<成功的人生从细节开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