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能力训练十一文言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
少有大志,不好文学,禹常非之。
显宗即位,初以为郎中..。
训乐施下士,士大夫多归之。
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
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算。
建初三年,拜训谒者,使监领其事。
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
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章和二年,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
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
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
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训曰:“不然。
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
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
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羌胡俗耻病死,每病临困,辄以刃自刺。
训闻有困疾者,辄拘持缚束,不与兵刃,使医药疗之,愈者非一,小大莫不感悦。
迷唐伯父号吾乃将其母及种人八百户,自塞外来降。
永元二年,大将军窦宪将兵镇武威,宪以训晓羌胡方略,上求俱行。
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
四年冬,病卒官,时年五十三。
吏人羌胡爱惜,旦夕临者日数千人。
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
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
”遂家家为训立祠,每有疾病,辄此请祷求福。
(选自《后汉书·列传第六》,有改动)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B.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C.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D.由是湟中诸胡皆言/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中”,古代一种官职,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
属员外级,分掌各司事务,是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
B.“通漕”,旧时指国家从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C.“羌胡”,我国古代的羌族和匈奴族,亦用以泛称我国古代南方的少数民族。
D.“我曹”,即我们。
曹,辈,类。
其他如“尔曹”“汝曹”“吾曹”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训少有远志,礼贤下士。
邓训是东汉官员邓禹的六儿子,他年轻时有远大志向,但他不喜欢文学,因此常常被父亲责怪;邓训喜欢施恩于人,士大夫大多归依他的门下。
B.邓训心系百姓,治理有方。
肃宗任命邓训为谒者,派他监理漕运,邓训知道这件事难以成功,上报皇上,肃宗听从他的意见停止了漕运,因此保全和救活了服役的几千人。
C.邓训深明大义,以德立信。
羌人迷吾的儿子迷唐为父报仇心切,欲胁迫小月氏胡人一起攻打邓训,在这关键时刻,邓训力排众议,下令打开城门并敞开家门,放胡人进城,派重兵保护。
D.邓训恩施异族,深受爱戴。
羌胡之人生病时,邓训找来医生为其治病,羌胡之人非常感动,前来归顺;邓训死后羌人以悼念父母的方式祭奠他并为之立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2)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宪诛,故不离其祸。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
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
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表于朝,迁扬州法曹。
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
景云初,作金仙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恐天下有受其饥者。
”不听。
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蚑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
中书令崔湜、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
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
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
迁将作大匠。
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云:‘必也正名。
’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
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
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
”遂罢。
迁右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
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
”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
卒,年六十五。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三》,有删改)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B.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C.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D.久之/迁太原尹/兼北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现多指一种文学体裁。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
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府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
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
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
在河南尹任上,部属洛阳主簿王钧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2)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
张辅字文弼。
永乐三年进封新城侯。
安南黎季犛弑其主,自称太上皇……帝大怒,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辅为右副将军,会左副将军西平侯沐晟,分道进讨。
四年十月,能卒于军,辅代领其众。
自凭祥进师,檄.季犛二十罪。
道.芹站,走.其伏兵,抵新福。
晟军亦至,营.于白鹤。
安南有东、西二都,依宣、洮、沲、富良四江为险,贼缘江南北岸立栅聚舟其中筑城于多邦隘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兵众七百万欲据险以老辅师辅自新福移军三带州,造船图进取。
敕拜辅为将军。
十二月,辅军次富良江北,遣骠骑将军朱荣破贼嘉林江,遂与晟合军进攻多邦城。
佯欲他攻以懈贼,令都督黄中等将死士,人持炬火铜角,夜四鼓,越重濠,云梯傅其城。
都指挥蔡福先登,士蚁附而上,角鸣,万炬齐举,城下兵鼓噪继进,遂入城。
贼大溃。
尽焚缘江木栅。
进克东都,辑吏民,抚降附,来归者日以万计。
遣别将李彬、陈旭取西都,又分军破贼援兵。
季犛焚宫室仓库逃入海。
仁宗即位,掌中军都督府事,进太师,并支二俸。
成祖丧满二十七日,帝素冠麻衣以朝。
而群臣皆已从吉,惟辅与学士杨士奇服如帝。
帝叹曰:“辅,武臣也,而知礼过六卿。
”宣德元年,汉王高煦谋反,诱诸功臣为内应,潜遣人夜至辅所。
辅执之以闻,尽得其反状,因请将兵击之。
帝决策亲征,命辅扈行。
事平,加禄三百石。
辅雄毅方严,治军整肃,屹如山岳。
三定交南,威名闻海外。
历事四朝,连姻帝室,而小心敬慎,与蹇、夏、三杨,同心辅政。
二十余年,海内宴然,辅有力焉。
王振擅权,文武大臣望尘顿首,惟辅与抗礼。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二》,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季犛二十罪檄:发檄文。
B.道.芹站道:取道。
C.走.其伏兵走:击退,使……退。
D.营.于白鹤营:经营。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缘江南/北岸立栅聚舟/其中筑城于多邦隘/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兵众七百万/欲据险以老辅师/B.贼缘江南北岸立栅/聚舟其中/筑城于多邦隘/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兵众七百万/欲据险以老辅师/C.贼缘江南北岸立栅/聚舟/其中筑城于多邦隘/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兵众七百万/欲据险以老辅师/D.贼缘江南/北岸立栅/聚舟/其中筑城于多邦隘/城栅桥舰相连九百余里/兵众七百万/欲据险以老辅师/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辅治军整肃,善于带兵打仗。
安南黎季犛以下犯上,杀了国王。
张辅率兵讨伐,尽管黎季犛凭借地势险要兵员众多抵抗,却根本无法挽回败局。
B.张辅办事知礼,受到皇上称赞。
成祖丧期满二十七日时,皇上戴素冠穿麻衣临朝,而群臣都已改为吉服,只有张辅和大学士杨士奇穿戴与皇上一样。
C.张辅威名远扬,为人谨慎小心。
他三次平定交趾,经历四朝天子,与帝室联姻,却不恃宠,与蹇义、夏原吉等同心辅政,为国家安定做出了贡献。
D.张辅刚毅威严,处事遵守尺度。
高煦谋反,张辅与其断然划清界限。
王振专权,文武大臣远远见到就行叩拜礼,只有张辅与他当面讨论礼节问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佯欲他攻以懈贼,令都督黄中等将死士,人持炬火铜角。
(2)辅执之以闻,尽得其反状,因请将兵击之。
答案:一、1.C “皆言”的主语为“湟中诸胡”,所以,“皆言”后面停顿,据此排除A、B两项;“内”为通假字,接纳的意思,“妻子”为妻子、儿女,接纳妻子、儿女,所以,“妻子”后面停顿,据此排除D项。
2.C C项,“南方”错,应为“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