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智七年级美术教案新

培智七年级美术教案新

培智七年级教学进度安排表9月份1、熟悉教材欣赏佳作(一)2、熟悉教材欣赏佳作(二)3、欣赏彩蛋4、手工画彩蛋(人物类型)5、水彩间色的调配(一)6、水彩间色的调配(二)7、图案画二方连续(一)8、图案画二方连续(二)10月份9、手工折扇(一)10、手工折扇(二)11、剪贴二方连续(一)12、剪贴二方连续(二)13、手工小老鼠(一)14、手工小老鼠(二)15、剪贴雪花(一)16、剪贴雪花(二)11月份17、剪贴巧拼动物(一)18、剪贴巧拼动物(二)19、手工孔雀,松鼠(剪贴)20、手工孔雀,松鼠(添画)21、手工地毯编织(一)22、手工地毯编织(二)23、手工漂亮的笔筒(一)24、手工漂亮的笔筒(二)12月份25、手工有趣的叶子降落伞(一)26、手工有趣的叶子降落伞(二)27、手工企鹅咪咪笑(一)28、手工企鹅咪咪笑(二)29、折纸小鸟30、折纸小鸟31、手工小兔(剪贴)32、剪贴小兔(绘画)1月份33、期末考试37、整理作品第1课熟悉教材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学习建立教材熟悉感2.认识新同学,分成小组合作教学重难点:学生认识本课的内容,建立学生对教材的熟悉教学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手指操带入,学生跟着音乐做手指操二、教师做自我介绍,说一说自己的暑假是怎么过的,然后让每个同学做自我介绍,说一说自己暑假是怎么度过的。

提问:暑期有哪些同学在家做了手工?暑期同学们的作业完成的如何?三、带领学生熟悉教材四、讲评上学期的作业教学反思:第2课时熟悉教材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建立教材熟悉感2.了解本学期手工所需材料,了解带材料的一些技巧,为下节课欣赏彩蛋做准备教学准备:教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手指操)二、熟悉教材。

本学期以美工教材为主。

这学期我们主要是做手工,所以需要你们带各种材料。

我们一起来预习这学期我们的教材,了解本学期我们学什么,需要带什么,要求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收集这些材料。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书本上的材料,都是怎么做的?让学生说说我们该怎样收集材料。

三、展示要带的材料,让学生,看一看,然后摸一摸,说一说为什么要带这个材料。

然后小组讨论这些材料我们在生活中如何收集到?展示彩蛋照片,欣赏,并说一说这些彩蛋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带鸡蛋过来,让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将鸡蛋头处弄一个小洞,然后把蛋清和蛋黄弄出来,把鸡蛋壳洗净带来。

教后记:第3课时彩蛋欣赏教学目标:1.本节课主要带领学生欣赏彩蛋,培养学生欣赏美2.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欣赏美教学准备:教材、示范彩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手指操第三个)二、展示彩蛋,激发学生兴趣。

三、展示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还运用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用在了哪些地方?运用了哪些方法做?鼓励学生多说,多观察。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分块看,分成了哪些板块?引导学生从彩蛋类型来说。

教师最后总结,彩蛋的分类有人物,动物,风景,装饰画等。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哪一类?如果是你你想做哪一种?四、教师总结本课,彩蛋很漂亮,同学们想不想做,我们下次来制作彩蛋,但是要带蛋壳,瓶盖来。

再次强调如何带完整的蛋壳来。

教学反思:第4课时二方连续(临摹、添画)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以一个单独纹样为基础,称之为二方连续2.通过描绘二方连续图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脑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将每个单独纹样整齐地排列成带状的二方连续。

教学准备:彩笔,示范图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先让学生欣赏美丽的二方连续图案,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案都有什么特点。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发现。

最后教师总结,这些图案都是重复的,有好多个,并且是连续的。

二、游戏导入,考验学生填图能力,在黑板上出示一个方块,告诉学生这个方块只有一个,但是我们要把这个方块多画几个,将这个方块连起来,请学生上黑板来演示,老师和下面的学生再集体订正。

画好方块后再增加游戏难度,在一个方块中画上斜线,引导学生如何画连续图案,做好示范。

再请学生上台来演示,集体订正。

第三个游戏环节,在一个方块中画交叉线,请学生上台演示,集体订正。

第四个游戏,在一个斜线的地方图上红色和黄色,请学生上台演示。

三、教师总结:一个图案重复连续重复,这种图案叫二方连续。

第5课时二方连续(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以一个单独纹样为基础,称之为二方连续2.通过描绘二方连续图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脑动手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将每个单独纹样整齐地排列成带状的二方连续。

教学准备:彩笔,示范图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手指操,引导学生多动手二、游戏导入,填色游戏,将一个方形画上双叉线的图案,教师讲解如何填色。

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来填色。

其他同学以小组形式,两个同学一个小组,互相协作,完成一个二方连续。

三、教师总结:一个图案重复连续重复,这种图案叫二方连续。

第6课时间色的调配(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生让学生记住三原色,红黄蓝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颜色能正常说出来教学重难点:认识这三个颜色,尝试出每两种颜色混合能产生什么颜色教学准备:教材、彩铅,蜡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手指操第三个)二、展示图片,让学生先有感官的认识,认识三原色,红,黄,蓝。

比赛学生谁反应最快,说的又快又好。

随机选学生说颜色,看学生掌握情况。

三、在认识对颜色的基础上,小两人为一个小组合作完成书本上的颜色涂色,等号后面的颜色不图。

学生完成后,讲评涂对的学生。

在黑板上画出方格,选学生上台演示,集体订正。

三、尝试用彩铅,画出两色混合。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圆圈,请已经得出结果的同学上台涂色。

所有同学画好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自习观察,得出结论,两色混合都得出了什么颜色。

再讲结果涂在书上。

四、教师总结本课,复习学习过的三原色,一起说说两色混色产生的颜色。

教学反思:第7课时间色的调配(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水彩混色,认识间色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颜色能正常说出来教学重难点:认识间色,尝试出每两种颜色混合能产生什么颜色教学准备:教材、水彩盘,红黄蓝,绿橙紫颜料,水粉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手指操第三个)二、展示图片,让学生先有感官的认识,水彩调配的三、尝试用彩铅,画出两色混合。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圆圈,请已经得出结果的同学上台涂色。

所有同学画好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自习观察,得出结论,两色混合都得出了什么颜色。

再讲结果涂在书上。

四、教师总结本课,复习学习过的三原色,一起说说两色混色产生的颜色。

教学反思:第8课时画彩蛋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生,让学生学习用彩蛋制作的技能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细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学习制作彩蛋,画的方式装饰彩蛋教学准备:教材、彩笔,卡纸,剪刀,示范作品,空鸡蛋壳、瓶盖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手指操第三个)二、展示图片,让学生先有感官的认识,欣赏人物类型彩蛋。

观察人物类型的彩蛋,这些彩蛋用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制作了人物的哪个部位?三、教师示范①在彩蛋上添上人物五官,眼睛,鼻子,嘴巴②加上头发,用卡纸做成立体的锥型,或者用毛线做,用来搭配彩蛋③装饰瓶盖,画上颜色或剪贴的方式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五、讲评作业教学反思:第9课时折扇(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生,让学生学会利用废旧的挂历纸、图片等,通过反折、顺折,制作成一把美丽的小扇子,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通过动手、动脑折扇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手指灵活,促使大脑发展。

培养细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在折扇过程中,要求顺、反折时一定要折平教学准备:示范成品、挂历纸若干、线、固体胶教学过程:一、猜谜语: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三伏暑天多好友,三秋过后无亲朋。

(扇子)二、①展示图片,让学生先有感官的认识,欣赏美丽的扇子。

引导学生说一说扇子的形状,扇子的材质是用什么做的,发展学生的语言。

②出示示范成品,引导学生观察,这扇子用什么东西做的?什么形状?有什么用?学生回答。

三、折纸游戏玩游戏,说明游戏规则。

教师示范正反叠,请一名学生到展示台前,集体订正折叠的方法是否正确。

学生比赛,看谁叠的最整齐,长宽一致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五、讲评作业教学反思:对于学生来说正反折很难,如何突破难点,我是让学生先学习对折再对折的方法,再打开依照折痕来正反折。

但是学生掌握不是很理想,学生对折对折歪了,影响后面的正反折。

第10课时折扇(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生,让学生学会利用废旧的挂历纸、图片等,通过反折、顺折,制作成一把美丽的小扇子,从而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通过动手、动脑折扇子,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手指灵活,促使大脑发展。

培养细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在折扇过程中,要求顺、反折时一定要折平教学准备:示范成品、挂历纸若干、线、固体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折纸游戏留给学生充足时间,将扇子的扇面折好。

二、出示示范作品,引导学生观察这个扇子是如何做的三、教师示范:①将折好的长条用线扎紧②上下展开,一端粘牢,另一端粘在硬纸上或者筷子上③调整,折扇完成四、集体订正,请一名学生上台来,集体纠正,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让学生明晰制作步骤。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六、讲评作业教学反思:一张8开的纸不够,后来又加了半张纸才完成。

学生完成的作品数只有五件,还有的学生还是没有学会正反叠的方法。

第11课时二方连续(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生,让学生继续学生对折技能,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好作风2.了解剪纸艺术来自民间,多用于喜庆、节目,装饰和美化环境。

3.通过动手、动脑折叠,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手指灵活,促使大脑发展。

培养细心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在折叠过程中,要求折叠时一定要线对齐,折平整教学准备:示范成品、蜡光纸、剪刀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复习什么是二方连续?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特点,试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图片特点。

教师总结:二方连续纹样就是单个的的纹样向左右或上下重复而组成的花纹。

二、①展示图片,让学生先有感官的认识,欣赏二方连续制作的树。

引导学生数一数是几棵树?数一数有几个长方形?将一个大长方形分成了8个小长方形。

②小练习训练。

为下节课做完整二方连续剪贴做准备折纸游戏,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教师示范将长方形纸对折,分成两份,学生操作,比谁折叠最整齐。

教师示范将纸分成四份,学生操作,比谁折叠最整齐。

教师示范将纸分成八份,学生操作,比谁折叠最整齐。

折好八个印子后,教学生打开,再正反正反收好。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四、讲评作业教学反思:第12课时二方连续(二)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生,让学生剪贴二方连续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好作风2.了解剪纸艺术来自民间,多用于喜庆、节目,装饰和美化环境。

3.通过动手、动脑剪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手指灵活,促使大脑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