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居住区绿化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摘要】通过对常德市居住区绿化现状的研究,提出建设合理设计绿化布局、倡导“低碳”生活、引导城市绿地建设,以再现自然、改善生态平衡为宗旨,实现城市居住区的生态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立体绿化;生态环境;低碳
1 常德市绿化概况
常德市的绿化工作开展较早,良好的地理条件和正确的发展政策,使常德的绿色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0年被命名为湖南省园林城市,2002年被建设部授予“国家园林城市”光荣称号。
在创建并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后,常德的居住区绿化建设得到快速发展。
到2002年底,城市绿地总面积1800.4公顷,公共绿地面积308.43公顷,绿化覆盖率39.1%,人均公共绿地8.72平方米,已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园林景观特色,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居住场所。
2 常德市居住区绿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绿化现状
常德市重视居住区绿化建设,居住区绿化建设稳步发展,新增新建绿地大幅增加,绿化、养护资金积极投入,并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建成了金色晓岛、梦里水乡、西城水恋、东方嘉园、康桥南湾、水木清华、都市美墅、电力新村、金叶花园、水榭花城、紫金华庭、南湖郡等一大批风格各异的居住小区附属绿地,
住区绿化建设工作有较好的成果。
但是,依然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
2.1.1)绿化率仍然不足。
在我国目前所执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中,居住区绿地率的标准为:新区建设不应该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
虽然常德市近几年在居住区绿化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或现实的种种原因,不少新建居住区绿地率并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除此之外,开发商由于受到开发空间的影响,为了开发更多的楼盘而忽略了环境的建设,普遍仅以满足国家规定的临界指标加上各种配套设施的挤用和占用绿化用地,造成绿地总量不足。
2.1.2 绿化缺乏和谐统一。
金色晓岛、电力新村、水榭花城等小区在进行绿化时,由于受到气候和土壤等环境方面因素的影响,选择的植物较单一,导致居住区内绿化植物种类的局限性;而西城水恋、水木清华、都市美墅等小区出现的问题则是因不恰当地安排植物,虽然数量很多,但是没有主调,各种园林造景要素随意使用,造成环境的不协调。
2.1.3 没有达到科学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分解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居住区绿化方面也不例外,居住区的相应的绿化设施在投入使用之后有些小区就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绿化建设是目前城市建设中较新的思维概念,一些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在这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必然导致规划设计中对绿地建设的忽视。
还有一些单位在建设中草率,重栽轻管,管理不到位,对人为破坏,绿地损坏
等现象不予以治理。
3 对策思考
为提高城市居住区绿化整体水平,有效保护和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势必加强居住区景观绿化建设工作。
这就要求居住区绿地设计依照植物生长规律,符合植物种群生态学原理,人工的构筑自然生态的模拟环境,形成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构成一个和谐、有序,且能长期共存的立体植物群落,充分发挥居住区绿化的生态效益。
3.1 合理设计绿化布局
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关系到小区的环境品质,更关乎居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无可代替的服务功能。
因此,设计但中因在绿化建设中加大力度,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多种层面最大限度的增加绿化区域,合理设计绿化布局。
因地制宜,根据居住区性质和环境,科学规划区域景观;统一规划,遵循植物配置多样性原则,体现丰富的层次感,乔灌草的配植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小区布局要求,合理配植高、中、低植物,宜将修剪整齐的植物配植在边际与外围,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
3.2 加强绿地管理养护
加强绿地、居住区公共设施的管护,需要做到“三分建、七分管”,这充分显示出管理维护的重要性。
为了保护居住区绿化的成果,应当建立稳定的多元化资金渠道,并拟定合理的养护标准。
后期的管理维护,直接关系建设成果能否得到保障,而这就要求对居住区进行精细管理。
建立精细管理制度,严格把关管护工作的各个
关键环节,保证管理养护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形成一支掌握高技术、高技能的专业队伍,住区养护管理才能得到可靠保证。
3.3 倡导“低碳”住区概念
传统意义上,绿色生态住区评价体系由五个方面组成:选址与住区环境、能源消耗、室内空气质量、住区水环境、材料与资源。
为实现“低碳”住区,就要将这些指标综合考量,综合评估住区项目最终碳排放,指导规划设计和住区管理。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投资建设,提高居民绿化意识,表扬先进单位,批评现存问题。
城市园林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指导工作,支持园林住区评比活动,促进城市绿地建设整体发展,实现城市居住空间的低碳化转型。
3.4 引导城市绿化发展
科学的对住宅小区进行规划设计,确保小区绿化实效。
立足乡土树种,突出绿地建设特点。
对小区的绿地规划要系统的进行,充分考虑住宅小区各种绿地,根据其规模、功能,科学设计绿地景观,使小区绿化的服务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并协调布置绿化景观,确保小区绿地与城市绿地协调同步。
同时,提倡建设节约、环保型绿化,合理配置,贴切城市发展需求,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费用、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引导城市绿地建设良性发展。
4 结束语
加强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投身城市建设绿化美化活动,调动各单位、各部门和广大市民参与城市绿化的
积极性,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区绿色空间环境,营造出令人赏心悦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生态环境,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跨越地发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金鑫. 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初探[j]. 天津农业科学. 2011.3
[2] 刘鹏. 淮北市居住区绿化现状分析及建议[j]. 现代园林. 2011.7
[3] 薛珊珊.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j]. 建筑科学. 2011.6
[4] 建设部.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s]. 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基金项目:
2011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11
年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
何柳明(1989-),男,湖南郴州人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本科在读
王晶(1980—),女,湖南汉寿人,湖南文理学院土木建筑工
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