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诗五首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诗五首赏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2课诗五首赏析
《饮酒》
《行路难》
1.“斗十千”的“金樽清酒”,“直万钱”的“玉盘珍馐”,为什么勾不起诗人的食欲? 因为此时诗人政治上遭受挫折,心中抑郁不平,倍感世事艰难。

2.诗人拔剑四顾看到了什么?
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

这里指前途一片渺茫。

3.“闲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理?
表达了诗人希望能跟传说中的吕尚、伊尹一样,有朝一日被朝廷重用,成就功名。

4.有一位同学在好友的毕业留言上写下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他想表达什么意思呢?请结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释下面的多义词。

A.高 高者挂罥长林梢 (飞得高) 八月秋高风怒号 (高阔) B.安 安得广厦千万间 (怎么) 风雨不动安如山 (安稳) C.向 秋天漠漠向昏黑 (渐近)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从前) 2.句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理解:这句话说明南村的儿童思想素质不高。

B.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理解:布衾多年未换,以致被子冰冷似铁,说明家境贫寒。

娇儿睡相不好,多少
也与“布衾冷似铁”有关。

C.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理解:前一句写作者自“安史之乱”以来,因为心系家国,早已不能熟睡。

后一句一语双关。

“长夜”既是实指当天的情景,又暗指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国家。

“何由彻”,意味深长,写出了诗人深深的叹息:深重的灾难啊,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3、“自经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丧乱”指安史之乱的事件。

4、“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遭乱以来,忧时念国,本来就经常失眠,置此秋夜漫长,床上沾湿,更难度过这夜晚。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深刻含义是: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
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6、“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兼爱天下、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和纯真心灵的思想。

7、对“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A 这是诗人幽默风趣的写法,既活灵活现地描绘出南村群童的顽皮,又巧妙含蓄地刻画了自己因年迈而无力改变现状的那种无可奈何的微妙心理。

B 南村群童竟然不知道“我”是著名的“诗圣”,表达了“我”对他们年少无知的不满。

C 南村群童连不值钱的茅草都抢,可见当时人们的生活贫困到了何种程度。

D 称之为“盗贼”,表达了诗人对南村群童不良行为的强烈愤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本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 2.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是写送别。

(填2字) 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4.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5.请你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点赏析。

诗句以梨花喻雪,新颖奇特,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

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奇特,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6.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咏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诗中写送别情景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3)诗中写分手情景的句子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7.将诗歌划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前十句为第一层,从不同侧面写雪;(2)后八句为第二层.写送别。

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二者都写出了分手时凝望友人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

9.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

(1)送别前的“飞雪”,八月飞雪苦寒图。

(2)中军量酒饯别时的“纷纷暮雪”,军营伐别奇寒图。

(3)临别时的“雪满天山路”,东门借别惆怅图。

(4)送别后的“雪上空留马行处”,别后雪地思乡图。

10.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手法上: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己亥杂诗》 3.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

4.表达作者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复心情奇妙地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①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荡离愁
②诗中表达作者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请用第一人称描述“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所呈现的内容: 夕阳西下,我怀着无边无际的离愁.挥动马鞭,离京东去, 打算回到那远在天涯的家乡。

6.这首诗中,“落红”比喻作者自己离开官场;“更护花”中的“花”比喻新生命、新事物 7.请说说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中“情”的理解。

“情”具体是指“化作春泥更护花”,是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是对新事物的赞颂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8.(1)一二句一方面表现离别的忧伤;另一方面又表现了离别的轻松愉快。

(2)三四句运用 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为国为民尽最后一份心力的愿望。

(3)诗人以落红化春泥为喻,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情怀?(2分)
寄托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的情怀。

9.“落红”、“护花”象征了什么? 示例:“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