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慕课创新案例文档

慕课创新案例文档

【2017—2018年第一学期】
参评慕课创新案例
题目: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翻转课堂——以“营养午餐”为例
慕课创新案例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翻转课堂
——以“营养午餐”为例
【问题的发现】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有"双基"基础上增加为“四基”,即: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明确了活动经验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就是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的教学中,由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营养午餐”一课需要准备大量的教具学具、且课程需要调查访谈及动手操作。

教师要么一带而过,要么干脆不教,没有达成积累活动经验的目标。

【思考解决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尝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翻转教学方式,分为课前调查访谈-课中合作学习-课后实践应用。

先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以日常生活中的午餐组合为题,通过调查访谈了解我校一周午餐的搭配情况;课中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合作与总结,结合排列、组合、图表,完成对营养午餐的更深层次的认识;课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设计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

这样拓宽课堂空间,翻转了教学方式,达成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目标。

【行动实施】
一、课前调查访谈
学生分组调查学校食堂一周的午餐菜谱
二、课中合作学习
(一)联系生活,轻松导入
师:俗话说“中午饱,一天饱”。

说明午餐在我们一日三餐中是比较重要的,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研究午餐中的学问。

通过前期的调查访谈,我们了解到了我校午餐的搭配情况,三种套餐食谱,小组商量一下,准备点餐了!(课件出示三种套餐) (二)量化标准,科学选餐
1.小小点菜员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点的是哪种套餐?为什么点这种套餐呢? (师将学生选择的套餐粘贴在黑板上)
师:刚刚有个同学说到荤素搭配,是什么意思呢? 2.科学理解“营养午餐”
师:一份好的午餐,除了满足自己的口味和喜好的要求之外,营养均衡是很重要的。

同学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科学的饮食更加的重要。

那么我们能否只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午餐呢?(预设:不能)怎样衡量一份午餐是营养均衡的呢? 师:一起来听听营养专家给我们详细的介绍吧!
A 套餐 冬菇焖鸡 梅菜肉丝 生菜
B 套餐 虾米蛋肉饼 橄榄菜豆角肉粒
菜心
C 套餐 叉烧肉 咖喱菜粉丝 西红柿炒蛋
(播放文字和录音)
人体需要多种营养成分,有热量、脂肪、蛋白质等,它
们的作用是热量除了提供人在运动、工作、生活时所需
要的能量,还提供人体生命活动如:血液循环、呼吸、
消化、吸收所需要的能量。

脂肪转化为热量供人体使用,
或转化为体内脂肪存于脂肪细胞内。

蛋白质能使人具有
抵抗力,少生病。

10岁左右的儿童从每餐午饭菜肴中
获取的热量应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克。

明确标准:2926千焦≤热量≤3300千焦 20克≤脂肪≤50克
3.量化标准,科学选择
师:是我校下周推出的三种套餐,符合营养标准吗?请参表格中的数据,算一算吧!编号菜名热量/ 千焦脂肪/ g蛋白质/ g
1 冬菇焖鸡1494 20 9
2 梅菜肉丝1938 31 20
3 生菜169 1 1
4 叉烧肉1603 3
5 11
5 橄榄菜豆角肉粒1899 29 6
6 菜心14
7 3 5
7 虾米蛋肉饼10211613
8 咖喱菜粉丝849 11 10
9 西红柿鸡蛋339 5 4
小组活动一:
要求:
(1)每小组根据自己选择的套餐,利用计
算器或笔算算出结果,并作好记录。

(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小结):饮食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应该荤素搭配,营养健康。

要养成
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教师板书:营养)
(三)合作设计,解决问题
1.排忧解难
学校食堂下周推出的三种套餐只有一种是符合营养标准的,这下可急坏了食堂的厨师叔叔,“下周的菜已经定好了,又不能退换,这可怎么办呢?”
2.小小营养师
师:遇到困难,你们总是能想到解决的办法!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营养设计师”,为食堂设计营养午餐吧!看哪组搭配出的种类最多!
小组活动二:
要求:
(1)每组至少设计一种方案,每三种不同的
菜搭配出一种符合标准的套餐,菜名用
编号代替。

(2)小组现场配菜,并将套餐编号,热量和
脂肪总量填在表中。

(3)组长统计喜爱人数填在表中。

建议:可用口算、估算、计算器等方法配菜。

教师把KT板表格粘贴在黑板上:
师: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厨师叔叔解决了难题,真了不起。

而且××小组还设计出了多种方案,他们是今天当之无愧的“才能设计组”;××小组设计的方案最受大家的喜爱,他们就是今天的“最佳设计组” …… 三、课后实践应用
和家人一起设计家庭版的一周营养午餐。

【结论与反思】
本节课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而设计的一节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回顾这节课,我有以下深刻的体会: 一、个人所获
由对综合实践的一无所知到初步的了解。

综合实践课综合什么呢?
1.数学与内部知识的综合:本节课主要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整数的加减与大小比较、估算、搭配、统计等方面知识的整合。

2.数学与外部知识的综合:本节课主要是数学与饮食的综合。

二、教学所得
1. 我们尝试采用小组合作翻转了教学方式,分为课前调查访谈-课中合作学习-课后实践应用。

先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以日常生活中的午餐组合为题,通过调查访谈了解我校一周午餐的搭配情况;课中学生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合作与总结,结合排
方案 配菜编号
总热量 总脂肪
是否达标
喜爱人数
男生
女生 ① ② ……
列、组合、图表,完成对营养午餐的更深层次的认识;课后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设计出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

这样拓宽课堂空间,翻转了教学方式,达成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目标。

2.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对营养专家指出的一些关于合格营养午餐指标,不是以命令、指导的形式提出来,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发现“好吃的午餐”与“科学的午餐”的不同之处,在对“什么才是合乎标准的营养午餐”有求知欲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探索认识。

接着通过讨论交流活动,使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上达成共识,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水平,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勤于思考、善于尝试,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更值得欣喜的是,学生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但养成了不挑食偏食的习惯,还充分发挥学生“小宣传员”、“小记者”、“小监督员”的作用,广泛带动个人和家庭加入到我们健康饮食的行动中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