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写人要抓住特点》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写作的训练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并且能够运用抓住人物特点来写人物的方法。
[学生分析]
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具备了较好的写作基础。
结合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采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次训练目标就能顺利完成。
[设计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七至九年级的写作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本课题教学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来写人物的方法;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及要求。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来写人物的方法。
2.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及要求。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用心感受、生动描绘的能力。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讨论点拨。
[教学准备]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确目标
猜一猜:
1.他个子不高不矮,身体不胖不瘦,脸色不黑不白,眼睛不大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耳朵不圆不长。
2.他曾是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样子长得挺滑稽:高高的个子,两条腿瘦得像两根火柴棒;一张马脸,额头宽宽的,仿佛能停得下一辆小轿车;眼睛有点小,一笑起来就变成一条细缝;他的嘴巴特别大,吞下一个驼鸟蛋准没问题。
哦!对了,他留着狮子一般的卷发,还精心染了几缕黄色,他最擅长使用“兰花指” ……
二、写人要抓住特点
1.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谁对你产生过深刻影响?在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哪个人物形象让你记忆犹新?(思考,老师提问。
)
教师展示描写鲁迅,孙太太,贾宝玉的图片,学生齐读。
2.运用描写突出特点:请同学说说人物描写的方法
肖像描写:请同学诊断一个模式化的片段,并提出建议。
3.学会观察抓住特点
展示小沈阳,赵本山的图片,请学生观察,说说他们突出的特点。
自学指导二:片段写作:猜猜他是谁。
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
个同学,用50字左右写一写他的特点。
写好后,读给本组的同学听,看看大家能否猜你写的是谁。
4.语言描写
展示两个场景,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分角色读出来。
5.动作描写
示例:
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起哄堂大笑!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个等边三角形。
她拿起黑板旁的抹布,蹲在水桶旁,用力上下搓着。
随后将干净的抹布小心翼翼叠成方形,用手按住一边,慢慢从左移到右。
她弓着身,低下头,那一丝不苟的神情就像是在雕琢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展示刘翔在110米跨栏的图片,让学生写一段话。
世界男子110米跨栏比赛就要开始了,紧张的蹲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们就像一张张拉满弓的箭,随着“砰”的一声枪响,刘翔这只离弦之箭向前飞奔着,只见他挥动着有力的双臂抬腿越过一个个栏杆,身轻如燕,姿态优美,很快便把对手甩在身后,闪电般的冲过了终点------
6.心理活动
设计一个发语文试卷的场景,用四种形式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绘其形传其神
1.展示三幅图,让学生感受透过人物表面看到内在。
2.猜人物性格。
3.抓住人物典型事例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例来写,才能使人信服,活灵活现。
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典型事例,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平常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
4.细节描写
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四、写作实践
七三班优秀作文展示,教师讲评。
学生读作文《张几何》
五、课堂小结
仔细观察和思考是刻画人物的源头活水。
让我们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记录那些典型的事例和特别的细节,不断在写作实践中摸索技巧,力求写出共性和个性相结合的,立体的,浮雕式的人物。
六、作文训练
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再找找写人记事作文中值得修改的地方,认真修改并誊写在作文本上。
[课后反思]
一、教学内容方面
《写人要抓住特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一课时完成。
为了确保完成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时,舍弃了课本中的观察练习,因为观察练习中的四位作家,学生并未全部接触,准确描写他们的外貌特征难度太大。
所以根教学实际取舍教学内容非常重要。
另外,教书设计对听说读写的能力都进行了训练,尤其是写的能力训练比较到位。
二、教学方法方面
本节课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分别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小组合作,讨论点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是本
节课紧张高效的保证,小组合作、讨论点拨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过程中“后教”环节快速顺利完成的保证。
尤其是在“后教”环节,所有学生都成为评价
学习成果的主体,老师只是评价的配角。
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使课堂达到了紧张高效学生认真参与效果。
三、教学效果方面
从每个教学环节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尤其是写作实践部分的反馈情况来看,至少有四分之一的学生非常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意愿强烈。
四、存在的不足
一是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对学情的反馈不够全面,只是馈了每个小组学情较好的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是教学设计的教具过于简单,只有一个导学案,缺少教学工具的综合运用,使课堂教学活动显得简陋,形式单调。
三是导学案中纠错题目只有一个,训练效果不明显。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感到,只要认真备课,关注学情,精心上课,落实过程,课堂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