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要抓住特点
在上述片段写作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补 充一些事例,以“我的同学”为题,写一篇记 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记人文章中的叙事重在刻画人物形象,不刻 意追求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 2.典型事例既可以是人物关键时刻的重要行为, 也可以是那些看似细小、平常却能凸显人物个 性、思想特点的事情。 3.多个实例应从不同角度表现人物的思想、性 格特点。 4.不要平均使用笔墨,而要详略结合。
(二)知识指导 首先,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抓 住“这个人”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 面的特点,加以细致描绘,突出人物的 性格特性,让读者如见气人,如闻其声。
1、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是对人 物的长相、穿着、打扮等特征的描写。 肖像描写要点:肖像描写不要求面面 俱到,但要抓住特征,写出与众不同之 处。也就是抓住人物典型的外在特点, 反映其个性。
要增加写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还必须重视细节描写。比如《音乐巨人 贝多芬》一文,通过“客人”的眼,细 致地描写了贝多芬的外貌;在文章的结 尾,又写了贝多芬最后一次指挥音乐会 的情形。读了这些描写,贝多芬炽热而 伟大的心灵、坚强的意志,就活生生地 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应该注意的是,细 节描写一方面需要适当的想象,另一方 面更有赖于对人物的仔细观察和深入体 会。
以上常常综合运用
• 一、画龙点睛法是指通过描写人物的眼睛 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的一种 肖像描写方法。
她微笑的时候, 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 珠儿睁得圆圆的,闪 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 快光芒,在笑容里, 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 白的牙齿。
《童年》里的 外祖母
二、千人千面法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和神色 状态是各不相同的。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 地位、教养、经历、性格的不同,必然在人物 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面部表情和神色状 态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其描写的好与 坏,对于展现人物性格关系重大。
例三:环境衬托 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 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 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 “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 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 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 得心里直打鼓。
例四:动作语言表现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我用有点颤抖 的手去慢慢地掀开试卷一角,一个鲜红的 “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 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 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 分数──48, 可怜的“48”,我“唉”了一 声便瘫在桌上。
小结:
外貌描写的原则 抓特点(形似)
显神韵(神似)
• 人物的外貌描写要能够反映出他的身份、职业、 经历、性格等特征; • 要与特定的情境相融合; • 要善于通过人物外貌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2、动作描写
动作描写,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的描写。
动作描写要点:要注意写出人物动作的
生动性,努力写出细节,反映人物的特点。
进行心理描写时应注意:
1.心理描写,应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等特征, 写出其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从而表现人物 的思想性格。
2.心理描写,要努力表现出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 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描写方法也可以多种多 样。
3.心理描写,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可穿插其它 角度,如联想、比喻、侧面描写等。
其次,还可以以事写人,围绕人物特征 选择典型事件加以描写。例如,《邓稼先》 一文,写了邓稼先在“文革”期间调解冲突、 答复杨振宁关于中国原子武器工程是否有外 国人参与、在井下信号消失坚持留守现场等 几件事,从多个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崇高的刻 画人物的外貌不能面面俱到,而应细致、精 确地描绘人物外貌最富有特征的部分,绘形 传神。鲁迅先生说的“画眼睛”就是此意。
猪八戒
猜猜他是谁?
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 坤圈,脚踏风火轮,威风八面。
哪吒
猜猜他是谁?
他身穿金光闪闪的 战袍,头戴金冠,手持从 东海龙宫掠来的金箍棒, 显出一副威武霸气的样 子。一对火眼金睛炯炯 有神,透露出铲除一切妖 魔的决心。浑身透露出 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 精神。
孙悟空
成龙大鼻子, 小眼睛,一笑 起来就眯着眼 的和善的样子, 姚明!他方方的国 永远一副唐装 字脸上有一对浓浓 打扮。 的眉毛,眼睛炯炯
——简洁
4、心具体的情景。 ②、要努力写出人物细微的感情和心 理 变化过程,反映出人物的感受、特点。
内心独白
直接描写 心理 描写 神态描写 梦境、幻觉描写 环境烘托
间接描写
动作语言描写
例一:内心独白
一名学生在老师宣布考试成绩时的心理活动 :
例五:神态显示 “**59” “***58” ……本应清脆甜美的声 音此刻却好像化作一把把利剑直插入他的心脏, 他的面色如纸,两眼死死地盯着老师那一张一 合的嘴, …… “王**60”,不经意间似一阵温 暖的春风拂过,那本来早已僵硬的面部轮廓, 霎时露出一丝诡异的苦笑,他的身子也随之瘫 软在椅子上……
明确:秀才是读书人,讲究文采,用 了个比喻来形容;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 颂德;财主不缺吃,不愁穿,把下雪看 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 要埋怨骂人。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人因有不 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就不同。俗 话说,什么树上开什么花;我们说,什 么人说什么话。 ——个性
放松一下,听听我为大家搜集的一个小笑话: 一男士去波士顿度假,与此同时,他的妻子在 纽约出差。于是他决定叫他的妻子来波士顿和他一起 度周末。他寄了一封信给他的妻子,但不幸的是他把 她的地址弄错了,这封信被寄到了一个寡妇手里。她 的丈夫在前两天刚刚去世。这个寡妇一打开信,就号 啕大哭,晕了过去。信上写道:“我亲爱的妻子,我 刚刚到达这里,一切都为你准备好了,欢迎你这个周 末来。”我们分析这封信的内容,不难发现,这些传 神而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都非常简短而精炼,真可谓 言简意赅啊!因此语言描写宜短不宜长。
举例文段: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 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 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 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 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 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背影》)
写人要抓住特点
一、情感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 人也各具形色: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能言善 辩,有的乐观阔达,有的多愁善感。面对如 此美丽的生活,我们如何通过自己的生花妙 笔来让人物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呢?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写作知识指导 (一)学生平时作文出现的主要问题 1、不懂人物描写的方法,简单叙事。 学生作文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简单叙事, 没有运用各种人物描写方法。另外由于许 多学生因为对身边的人物缺少细心观察, 内容空洞。 2、人物形象不够生动鲜明。 因为缺乏鲜明的个性描写,导致人物“千 面一孔”。
有神,厚厚的嘴唇 显得很老实。
李咏!他 鼻子很大! 脸长,卷 发。脸长 长的!主 持人,风 度翩翩。
小沈阳:三七开的发型 和女士的打扮,尤其是 他那一身穿偏了的苏格 兰裙子。
赵本山:富有喜剧色彩, 旧得卷了舌的 “老解 放帽”,一身农民的打 扮 。
怎样才能成功的进行肖像描 写呢? 一、画龙点睛法 二、千人千面法 三、穿衣戴帽法
请大家看个笑话: 古代一个县官,他贴出一张告示,抓 一个小偷,告示上是这样写的:个子不高不 矮,身材不胖不瘦,脸呢不黑不白,眼睛 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低,嘴巴不宽不窄。 请问这样的小偷能抓得到吗?
猜猜他是谁?
只见他黑脸短毛, 长嘴大耳,圆身肥肚, 穿一件青不青、蓝不 蓝的梭布衣服,提一 柄九齿钉耙。
她在脸上搽了点粉,看起来像是落了一层 霜。她那张脸因为年纪大了,也由于某种忏悔, 本来就已经很白了,因此粉抹在脸上并不和皮 肉“合作”。 ——怀特《人树》
三、穿衣戴帽法
只要我们细细观察,便会发现:活泼开朗的人喜欢 穿艳丽的服饰,沉着老实的人喜欢着深色的衣装; 文静娴淑的人衣着传统,狂妄不羁的人爱穿奇装。 抓住人物衣着与众不同的地方,往往能写出新意。 • 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 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 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 布棉袄,外加一件羊皮褂子, 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 老汉虽缺了牙,但仍乐滋滋 地抽着旱烟。
三、写作实践
片段写作: 猜猜他是谁?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 学,用300字左右写一写他的特点。写好后, 读给同学们听,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你写的谁。 【提示】 1.抓特点。要仔细观察,这个同学最突出的 特点是什么:是他的相貌、衣着、声音,还是 脾气性格?他的习惯性动作是什么?他有没有 口头禅呢?抓住特点,是写好人物的第一步。 2.细描绘。围绕特点细描绘,用具体的细节 来丰富人物形象,将人物特点凸现出来。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大慈大悲 的观世音菩萨,保佑我吧!我再也不踢球了,不 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 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 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手下留情,你让我过 了这一关,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千万 别让我不及格啊!
例二:梦境和幻觉 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 巨大的网向我卷来,把我网住,使我不能 动弹,不能挣扎。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 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失望的叹息声 和旁人的嘲笑声。
明确:动作描写,突出父亲爱子心切,对儿 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3、语言描写 通过对人物对话、独白及语气的 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 和个性的写作方法。 语言描写要点: ①人物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 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 ②语言力求简洁,能反映人物的特征。
举例文段: 秀才、县官和财主在大雪天不期而遇。 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吟咏一句诗。 秀才说了一句:“大雪落地似鹅毛。” 这位戴乌纱帽的县官听后马上接了一句: “皇家瑞气降人间。”财主笑着说:“下 它三年又何妨?”这时正好走过来一位穷 人,一听就生气,嘟哝了一句: “放你 娘的狗屁。” 你知道这段经典的语言描写好在哪里 吗?(自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