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教材分析:《化学真奇妙》教材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开始学习化学学科的起始章节,也是培养学生化学兴趣的重要章节。
一、课标要求: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3、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二、内容分析;本节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化学改变了世界、神奇的化学变化、物质构成的奥秘。
1.化学改变了世界:主要是通过阅读思考、图片,衣食住行等观察比较;展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活环境的变迁、现代科技成果等,让学生体验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认识“化学有什么作用”,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志向;初步建立化学科学的价值观,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2. 神奇的化学变化:通过生活经验的分析思考和实验观察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了解化学变化是改造物质世界和实现能量相互转化的重要途径,初步形成物质变化观的一些基本观点。
又结合化学变化的奇妙现象,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奇妙,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是本节的基础知识,也是学习化学的最基本的知识,所以是本节的重点。
3、物质构成的奥秘是通过阅读、思考、想象,借助图片、模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并通过微观去探求化学变化的奥秘,走入化学世界,领悟“什么是化学”。
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但是二单元的重点就是围绕物质构成的奥秘。
所以在第一节也就是让学生初步的接触微粒的观点,所以不是本节的重难点。
,三、本节的知识有:1、了解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2、知道研究化学的目的3、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较准确地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4、学会观察的方法,5、初步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四、根据教材和我县的教学的实际可以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化学改变了世界与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课时; 神奇的化学变化五、学情分析:学生对化学学习充满了憧憬,对课本中的插图充满了好奇,怀有一种非常美好的情感。
他们对学习化学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特点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心存疑惑。
对化学问题也有一些不同程度的了解、认识和困惑。
只有当学生把课程内容与他们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
本节教学内容的设计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而认识化学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门中心科学。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化学改变了世界与物质构成的奥秘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思考和观察比较,体会化学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
知道人类研究化学的目的2、通过阅读思考、想象,借助图片、模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3、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学习难点、物质构成的微粒【自主学习】问题一:什么是化学?化学对人类社会有什么作用?任务1:阅读课本2—4页,完成下列问题。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是的学问,是利用的方法研究,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
2.化学能创造出,也能消除还能实现。
3、观察教材3页衣食住行四副图片,结合生活常识说出几种化学制品任务2:结合教材第3页“活动天地”,联想如果没有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任务3:结合教材第3页图片,思考化学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作用?任务4:结合教材第4页文字及图片,举例说明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问题2:你知道宇宙中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任务1:阅读课本:6—7页,完成下列问题1、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_________(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例如我们熟悉的物质水就是由大量的_________聚集而成的,而每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_________和一个_________构成的。
2、自然界中的氢气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每个氢分子又是由两个_________构成的,每个氧分子又是由两个_________构成的【课中实施】一、情景引入:利用节日焰火的图片,引发学生的联想,由此引入二、探究新知:学习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没有了化学制品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研究化学的目的是什么?2、学生分组汇报你认为为什么学习化学?3、学生分组讨论物质水、氧气、氢气的构成?三:反思拓展;学生先尝试着讲,教师适时点拨天然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造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学习诊断(1)钢铁是我们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说法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的()A.如何把铁矿石炼成铁 B.钢铁为什么会生锈C.如何将钢铁制成零件 D.钢铁是由什么组成的(2)下列物品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铁锅B.铝合金门窗C.木凳D.塑料盆(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研制治疗手足口病的药物过程中,化学将起到重要作用B.利用化学研制火箭发射所需的高能燃料C.利用化学,人类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D.化学工业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系统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迷惑和不解?第2课时神奇的化学变化学习目标、1通过生活经验的分析和动手实验,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并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实验让学生初步学生学会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学习重点、认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基本特征,并能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难点:能正确区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自主学习】问题一:什么是化学变化?其特征是什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的区别和联系?任务1:结合教材P4图示中的实例对比分析:①光合作用,原物质是_________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________②葡萄酿成葡萄酒,原物质是_________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__________③铁矿石冶炼成钢铁(Fe),原物质是_________,变化后生成物质是_____以上三个变化的相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理变化。
任务2:看书5页思考1、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否发生了化学变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有什么的区别和联系?任务3::阅读课本P5——6,完成下列问题:研究化学变化的目的是什么?①分析下列变化中能量的变化。
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释放____能和能;篝火燃烧是化学变化释放出____能;电池供电是化学变化释放_______能。
②研究化学变化的目的是。
•自主练习: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纸张燃烧C.牛奶变酸D.干冰升华•E、.米饭变馊F、.火药爆炸G、.湿衣服晾干H.铁锅生锈•反思;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课中实施】一、情景引入:展示我们身边的一些常见化学反应,由生活中的情景引入二:探究新知;1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并分别汇报自己列举生活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事例,并加以区别。
2、:结合5页活动天地,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填写下表小结:1.上述四个变化都是变化。
2.化学变化可能伴随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判断化学变化依据是。
学生分组汇报实验小结三:知识拓展;学生先自己思考并讨论汇报,教师适时点拨1.观察化学实验的顺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和联系补充实验:(1)点燃一支蜡烛并固定在桌面上。
(2)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问题思考:(1)蜡烛燃烧属于什么变化?该变化中是否伴随其他变化?(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有何联系?归纳小结:结合你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然后从以下方面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思考1、炸弹爆炸和轮胎爆炸本质上是否一致?2、你是怎么认识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典型例题1、用来判断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热量C.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D.镁带迅速变短2判断下述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⑴冰块消融;⑵铁块拉成铁丝;⑶钢铁生锈;⑷水变成水蒸气;⑸苹果腐烂;⑹木材做成课桌;(7)灯泡发光(8)气球爆炸四:学习诊断1、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下列所用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A铁器B玻璃器具C塑料器具D石器2、下列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的是()A冰变成水B火药爆炸C暖水瓶爆炸D粮食发酵变成酒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有。
4、固体受热产生了气体,这种变化()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5、镁带燃烧是镁跟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
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发出___________和生成____________,反应中还________热量。
镁带燃烧生成的新物质是6、下列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家庭烧煤取暖将转化成,蜡烛燃烧转化成,家用电器中使用干电池转化成。
7.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
A.状态和颜色发生变化B.放热、发光C.有气体放出D.有新物质生成系统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迷惑和不解?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实验中学杨继余一、教材分析:科学探究作为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既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又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还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学好化学,发展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标要求: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为科学探究的的三个核心环节,即从问题开始、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和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三者环环相扣,层层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