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历史必修二必备知识点笔记
高中必修二的历史知识比较多,们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笔记,不要遗漏了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笔记,希望对大家有用!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笔记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荷兰;“日不落帝国”是指:英国。

2、荷兰→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赢得了国家独立。

是17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

荷兰的殖民地范围:
①非洲——从葡萄牙手里夺取好望角;
②亚洲——在印度沿海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
侵入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占据中国的台湾;
③北美洲——建立以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帝国,17世纪末,失去海上殖民霸权。

3、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过程:
(1)英西: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
(2)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

(英属东印度公司)
(3)英荷战争:
①直接原因: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内容:凡是出入英国或英国殖民地的货物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载运
②17世纪中期与荷兰进行三次战争,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4)英法战争:18世纪中期,与法国进行多次战争打败法国,不仅从法国手里夺得法国在北美的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法兰西和
印度的殖民地。

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5)、英国殖民扩张的优势:
(1)地理优势——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
(2)经济优势——手工业发达,资源丰富;
(3)制度优势——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4)军事优势——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

历史必修二知识归纳
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1)经济政策:重农抑商
A原因:商人流动性大,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矛盾B历程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汉代: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打击,无法与国家抗衡。

中唐:有所松动,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

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C 影响:在封建社会和王朝的初期,“重农抑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已相当活跃,“重农抑商”政策就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强化了自然经济,而且造成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2)经济政策之二:明清海禁政策
原因:① 明初主要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② 清初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③ 后来,清政府一方面为防范“外夷”侵犯,另一方面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

评价:消极作用占主流地位。

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3)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问题
① 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仍居主导地位
② 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极端贫困,购买力极其低下
③ 清政府固守“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打击压制工商业者
④ 清政府长期闭关锁国,实行海禁政策
⑤ 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陈旧落后的经济观念,使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在其构成的三位一体的剥削体系中互相转化,很少投资于手工业。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近代中国的经济
1、鸦片战争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城乡商品经济发展,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① 鸦片战争前,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 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大量手工业者、农民破产
③ 由于列强对中国原料和农产品的.掠夺,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 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战前战后
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城乡商品经济比例大增
中国经济独立封闭发展中国经济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小农经济受到商品经济不断冲击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2、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1)兴起:①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②鸦片战争后,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兴起,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③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对民办企业起了诱
导作用。

④19世纪70年代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民族工业产生(发昌、继昌隆、贻来牟)
(2)发展
晚清时期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于1903年设立商部。

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热潮(张謇、荣宗敬、荣德生) 民族工业黄金时期时期(短暂春天、)
时间:一战期间
原因:A、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战争,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减少。

B、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激发振兴实业的热情。

C、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D、群众性的反帝国斗争
概况:轻工业发展迅速,化学工业有发展,范旭东被称为中国化学工业代表。

1918一战结束——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夕状况:发展受挫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夕状况:获得显著发展
1937-1945年抗战时期状况:日益萎缩
【历史必修二必备知识点笔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