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
想想做做
(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

过一会儿,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2)做一个风车。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由上述实验可以看出,气体受热体积膨胀。

由于密度=m v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结论:①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②气体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

③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问题: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

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早场送水设备的损坏。

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2、密度与物质鉴别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人们可以根据密度来鉴别不同的物质。

不锈钢银制品
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1)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和种类及其经济价值(2)在麦场上,人们利用风力来扬场,对饱满的麦粒与瘪粒、草屑进行分拣。

(3)商业中鉴别牛奶、酒等的浓度。

(4)农业生产中配制盐水选种。

(5)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交通工具、航空器材中,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料、玻璃钢等复合材料;
在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

(6)水的密度变化保护了冬季的水下生物。

小结
1.从密度的公式ρ=m/ V可以得出m=ρV。

对于不便称量的庞大物体,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质量。

2.从密度的公式ρ=m/ V可以得出V=m/ρ。

对于形状不规则或不便测量的较大物体,利用此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它的体积。

3. 密度的公式ρ=m/ V
鉴别物质。

练习
1、有一个体积4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
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已知:
3
40cm
316g=
=


V
m3
g/cm
9.8
=

ρ
求这个铜球是
空心还是实心?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运动无处不在
地球内部是熔融
状的物质,我们脚下
的大地就像一层硬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飞奔的猎豹、夜空的流行在运动;房屋、桥梁、树木,随着地球的自转、公转也在运动。

天上的恒星,看起来好像不动,其实它们都在飞快地运动,速度至少在几十千米每秒以上,只是由于距离太远,在几十年、几百年的时间内,肉眼看不出它们位置的变化。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车厢中向另一列车观望。

一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反方向开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你的两个判断都是有道理。

如果以对面的列车为标准,你乘坐的列车就是运动的。

如果以地面为标准,你乘坐的列车就是静止的。

可见,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如下图为什么小朋友说乘客是运动的,而司机却说乘客是静止的?
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也不
一样。

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这一现象在生活中随处
可见。

以同样快慢、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选地
面为参照物,它们都在运动;选他们中的任何一
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相对静止
如图,说一说,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各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
选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①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是否运动.
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
③看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巩固练习
1、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

①.坐在顺流而下的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

②.“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③.月亮从云中钻了出来
2、某车向东行驶,车上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怎样运动?
3.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

相对与树来说,人是的,小船是的;相对与船来说,人是的,树是的。

4.甲看见路边的树向北运动,乙看见甲静止不动,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是向运动的.
5.有关参照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参照物可以不同,但对于同一个物体,运动的描述必须是相同的
D.要研究某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必须先选定参照物
6.下列各对物体中,可以认为保持相对静止的是( ) A.在空中加油的加油机和受油机B.在稻田工作的联合收割机和卡车
C.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各种车辆D.流水和随水漂流的小船
7.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上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 )
A 河岸上的树
B 船舱
C 迎面使来的船
D 河水
8、一个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一辆汽车也由南向北行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A向北运动B向南运动。

C静止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
二、运动的快慢 想想议议
运动有快有慢。

哪些方法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1、速度
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
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路程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为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S —路程—米(m ) T —时间—秒(s ) V —速度—米每秒(m/s )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m/s 或ms -1。

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 -1。

1m/s=3.6km/h
t
s v
例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成绩是12.91s。

这项奥运会纪录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如果一辆行驶中的摩托车的速度表知识为30km/h。

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大?
例火车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少时间?
2、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列车可以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常见的物体运动都是变速的,引入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即把复杂的变速运动当作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
—在变速运动中它只能粗略地反映变速运动的情况。

例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先以v1匀速驶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2匀速驶完后一半路程.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
例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

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两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

求:
(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路程与时间(s-t图)或速度与时间(v-t图)的图象
例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v甲> v乙
B、v甲< v乙
C、v甲= v乙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巩固练习
1.一辆摩托车作直线运动,1s内走10m,2s内走20m,3s内走30m……,则此车的运动是()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他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3,运动路程之比为3: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
A.1:2
B.2:1
C.9:2
D.2:9
3.火车的速度144km/h,某人跑步的速度4m/s, 问谁快?
4.已知: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运动的时间之比为3:2,求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
5.某同学测自己的步行速度,从8点10分5秒开始计时,当他走完40m时,正好是8点10分55秒.该同学的步行速度为多少?
6.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00m,一列火车全长200m, 若该车匀速通过大桥时,在前40s内通过600m路程. 求:这列火车全部通过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