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一、填空1、上升3米记作+3米,则-5米表示(下降5米),0米表示( 不升不降)。
2、小麦出粉率85%,3000千克小麦可磨面粉( 2550 )千克,要磨3400千克面粉需要小麦(4000 )千克。
3、在比例里,( 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 比例的基本性质)。
4.用5、12、4和15四个数组成比例。
(其1: 5:4=15:12)。
5、如果5a=3b,那么,a∶b=( 3:5 )6、在比例尺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240000)米。
7、学校操场长180米,宽95米,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平面图上,长应画( 18 )厘米,宽应画(9.5 )厘米。
8、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160千米,在1:40000000的地图上应画(0.4 )厘米。
9、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米,体积是157立方米,它的高是( 2)米。
10.15吨的40%是(6吨 ),15吨比10吨多( 50 )% 。
11、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4 ,另一个外项是( 0.25或1/4 )。
1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31.4分米,高是10分米,它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分米),表面积是(471平方分米),体积是( 785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261又2/3 )。
13、已知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反)比例关系,如果C一定,A和B成(正)比例关系。
14、一种盐水,按盐和水1:100配制而成。
现要配制这种盐水8080克,需要盐(0.08)千克。
15、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5和6,它们的比值是3,这个比例是(5:5/3=18:6)。
16、(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17、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长度和的段数成(反 )比例。
二、选择。
1、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周长(1)。
①成正比例②成反比例③不成比例2、图上距离是2.4厘米,实际距离是1.2毫米;这幅图的比例尺(2)。
①1:20 ②20:1 ③20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2)①成正比例②成反比例③不成比例4、已知0.4×3.75=3×0.5,下面那个比例式不能成立?(B)A、0.4:3=0.5:3.75B、3.75:0.5=0.4:3C、3.75:3=0.5:0.4D、0.5:0.4=3.75:35、把1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2 )。
①100:101 ②1:101 ③1:99 ④1:1006、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内项成(2)。
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7、小王的身高与体重成( 3 )。
①正比例②反比例③不成比例④无法判断8、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小圆和大圆面积的比是( 3 )。
①2:3 ②3:2 ③4:9 ④9:49、一项工程,已经完成的与这项工程的比是3:5,还剩这项工程的( 2 )。
①60% ②40% ③20% ④166.6%10、一个圆柱,如果高不变,底面积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1)。
3倍②6倍③9倍④27倍三、判断1、订阅《小学生学习报》的总钱数和订的份数成正比例。
( 对)2、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用到图例。
( 对 )3、全班有55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6,那么这个班有30名男生。
(错)。
4、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错)5、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0,一个内项是5,另一个内项也是5。
(错)6、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一定成正比例。
(对)7、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错)四、计算。
1. 口算。
0.3×1.5=0.45 6.8÷17= 00.4 42÷60%= 7038 +0.625=38.625 36÷0.6=60 7-0.35=6.651-25% = 0.75 12÷7= 12/72、解比例。
(1)、0.8:0.3=:0.6(2)、40:=2.5:15X=1.6 X=240(3)、5:16=20:x=64五、列式计算1.两个内项分别是2026和49,两个外项是x和1013 。
解:X :2026=49:1013X=982.一个数除148得37,这个数的30%是多少?148÷37×30%=4×0.3=1.2六、应用题1、一条水渠长2千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30000的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2千米=200000厘米200000÷30000=20/3(厘米)或6又2/32、小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8天可以读完。
如果每天多读4页,几天可以读完?(用比例解)解:设x天可以读完。
(12+4)x=12×8x=63、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直径是80厘米,长1.5米。
每分钟滚动25周,问:1小时能压多大面积的路面?80厘米=0.8米 1小时=60分0.8×3.14×1.5=3.768(㎡)3.768×25×60=5652(平方米)4、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3米,底面直径4米。
把这些沙子铺在一个长为5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的沙坑里,铺的厚度是多少厘米?4÷2=2(米)2×2×3.14×3×1/3=12.56(立方米)5×2=10(米)12.56÷10=1.256(米)=125.6厘米5、一个榨油厂榨26千克豆油用黄豆200千克,照这样计算,用5吨黄豆可榨出豆油多少吨? (用比例解)解:设用5吨黄豆可榨出豆油x吨。
26:200=x:5x=0.656、一个圆柱形无盖铁皮油桶,底面半径2分米,高5分米,做这个油桶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如果每升油重0.8千克,这个油桶能装油多少千克?底面积:2×2×3.14=12.56(平方分米)2×2×3.14×5 =62.8(平方分米)12.56+62.8=75.36(平方分米)2×2×3.14×5×0.8=50.24(千克)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一、认识圆1、圆的定义:圆是由曲线围成的一种平面图形。
2、圆心: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两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
一般用字母O表示。
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3、半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直径: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5、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6、在同圆或等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
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7.在同圆或等圆内,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
用字母表示为:d=2r或r=8、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经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或直径所在的直线)9、长方形、正方形和圆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
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10、只有1一条对称轴的图形有: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扇形、半圆。
只有2条对称轴的图形是:长方形只有3条对称轴的图形是:等边三角形只有4条对称轴的图形是:正方形;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图形是:圆、圆环。
1、圆的周长: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用字母C表示。
2、圆周率实验:在圆形纸片上做个记号,与直尺0刻度对齐,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求出圆的周长。
发现一般规律,就是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数(π)。
3.圆周率: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π(pai)表示。
(1)、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圆周率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一般取π≈3.14。
(2)、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π倍,而不是3.14倍。
(3)、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4、圆的周长公式:C=πdd=C÷π或C=2πrr=C÷2π5、在一个正方形里画一个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在一个长方形里画一个的圆,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
6、区分周长的一半和半圆的周长:(1)周长的一半:等于圆的周长÷2计算方法:2πr÷2即πr(2)半圆的周长: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加直径。
计算方法:πr+2r1、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用字母S表示。
2、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3、圆面积公式的推导:(1)、用逐渐逼近的转化思想:体现化圆为方,化曲为直;化新为旧,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
(2)、把一个圆等分(偶数份)成的扇形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像越接近长方形。
(3)、拼出的图形与圆的周长和半径的关系。
圆的半径=长方形的宽圆的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长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S圆=πr×r圆的面积公式:S圆=πr24、环形的面积:一个环形,外圆的半径是R,内圆的半径是r。
(R=r+环的宽度.)S环=πR2-πr2或环形的面积公式:S环=π(R2-r2)。
5、一个圆,半径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直径和周长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而面积扩大或缩小的倍数是这倍数的平方倍。
例如: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扩大3倍,那么直径和周长就都扩大3倍,而面积扩大9倍。
6、两个圆:半径比=直径比=周长比;而面积比等于这比的平方。
例如:两个圆的半径比是2∶3,那么这两个圆的直径比和周长比都是2∶3,而面积比是4∶97、任意一个正方形与它内切圆的面积之比都是一个固定值,即:4∶π8、当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周长相等时,圆面积,正方形居中,长方形面积最小。
反之,面积相同时,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正方形居中,圆周长最短。
9、确定起跑线:(1)、每条跑道的长度=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两个直道的长度。
(2)、每条跑道直道的长度都相等,而各圆周长决定每条跑道的总长度。
(因此起跑线不同)(3)、每相邻两个跑道相隔的距离是:2×π×跑道的宽度(4)、当一个圆的半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2πa厘米;当一个圆的直径增加a厘米时,它的周长就增加πa厘米。
11、常用各π值结果:π=3.142π=6.283π=9.425π=15.76π=18.847π=21.989π=28.2610π=31.416π=50.2436π=113.0464π=200.9696π=301.444π=12.568π=25.1225π=78.512、常用平方数结果=121=144=169=196=225=256=289=324=361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80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少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