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第二次工业个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第二次工业个时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第二次工业个时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世界上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美国的工业生产发展迅速,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赶上并超过了英国,并且差距在不断拉大:1871年英国钢铁产量为660万吨,而美国则为170万吨;1900年英国钢铁产量为910万吨,而美国则猛增到1400万吨。

1850年英国工业生产占世界的39%,而美国只占15%;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只占世界的14%,而美国却占36%。

1870—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8.1倍,而同一时期英国只增长1.3倍;1913年美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而英国屈居世界第三位。

1 技术应用原因——美国广泛采用欧洲最新科技,并在尖端领域大胆创新
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展,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但到了19世纪后期,英国未能广泛而及时地采用新机器和新技术,以电力为例,19世纪后期的英国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发明,比如电灯被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

而美国善于采用新技术。

1864年开始,美国采用贝西默炼钢法,到90年代采用了平炉炼钢,使钢产量由1865年的1.9万吨增至1000万吨。

其中美国卡内基钢铁公司的钢产量就超过英国。

随着钢铁业的发展,机械工业到1900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

美国不单纯照搬外国经验,而是在学习和引进的基础上,在一些尖端领域大胆地应用和独创,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业的落后面貌。

2 资本利用原因——美国积极利用欧洲资本,提高资本积累率
英国本来资本雄厚,工业革命时期就积累了大量资本,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

但是,英国资产者却宁愿把大量资本投到国外也不愿把资本用在改进国内技术设
备方面。

19世纪中叶,英国已有相当数量的资本输出,在第二次工
业革命时期,资本输出又进一步加紧和扩大。

1913年,英国资本输出总额达到40亿英镑,约占世界各国海外投资的50%。

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的收入。

1905—1914年,英国国外投资占净资本的50%,严重地阻碍了新技术在英国的扩散和生产规模的扩张。

而美国资本本来就并不充裕,但是,美国善于吸收和利用欧洲资本,使本国资本越来越充裕,为工业生产迅速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自1850年开始,英、德、法的投资者大量购买美国铁路证券,同时东部的贸易和制造业的发展也积累了大量资本,与此同时,美国纽约的资本市场集中形成,美国银行资本由1860年的10亿美元增至1900年的100亿美元。

3 关税政策原因——美国一直采用关税保护政策,以保护民族工业
英国一直奉行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而从19世纪开始,欧美国家为保护民族工业发展,相继实行了保护主义关税政策,以阻挡英国商品的竞争。

按理说,英国也应当提高关税以保护本国工业,但由于英国农业不景气,不少工业资源匮乏,得从海外进口大量食品和原料,使其自由贸易政策不敢轻易放弃。

而美国自19世纪以来,一直采取了保护关税的政策。

自内战开始,共和党一直把保护关税作为政策核心,并不断提高关税,特别是共和党控制的国会通过1890年的《麦金利关税法》,把进口关税平均由38%增至50%,税率之高在美国历史上实属罕见。

1897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丁利关税法》,其规定的关税率高于《麦金利关税法》。

这样,一些外国商品完全不能进入美国,保护了美国的民族工业免遭欧洲工业品的竞争和打击,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工业生产的发展。

4 教育科技原因——美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重视科技研究,奖励科技发明
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在于教育,建立在近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工业革命,需要大批有高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有一定
文化素养及技能训练的工人,因此普及和提高教育具有决定意义。

伴随工业化的深入发展,美国资产阶级日益认识到智力开发的重要性。

内战后,在实用、高速方针的指导下,进行了教育改革。

①增加教育投资,实行公立与私立办学并举的方针,加快教育的发展。

联邦政府拨出1.5亿英亩土地给各州创办学校,同时各州征收特别税来扩大教育经费。

1870—1915年教育经费由6000万美元增加到6亿多美元。

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的百分比由1.4%增至3%。

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劳动者的文化素质,适应了工业
发展的需要。

②加强基础教育,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制,将传统的专为升学作准备的普通中学,改为兼具升学和就业双重职能的综合中学,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为工业化培养劳动技术大军,到1913年美国每年培养了3000名工程师,而英国每年只培养了500名工程师。

③改革高等教育,重点发展理工农林医等专业院校,培养高、精、尖人才。

1862年国会颁布了《莫里尔法案》,拨出国有土地在各州建立理工和农业学院。

许多旧大学也增设了机械工程、采矿冶金、电气化工及电化学等新专业。

1887年国会通过了《哈奇法案》,为各州大学提供科学实验基金。

许多大学成为全国和各州的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指导中心,对推动新技术革命起了巨大的作用。

5 工业生产集中化原因——美国加快工业生产集中化程度
19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竞争的加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并在90年代进入了垄断化的高潮。

到20世纪初,英国冶金、化学、煤炭、造船等工业部门都建立了垄断组织,但比较而言,英国工业企业集中的程度和速度落后于美国。

而美国工业生产的集中程度尤其高。

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大批中小企业破产,资本的集中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1904年,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有1900家,占企业总数的0.9%,占全国总产值的38%。

5年后,集中程度又有所提高,占企业总数1.1%的3060家大企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43.8%,在此基础上,美国出了托拉斯类型的垄断组织,生产集中化程度越高,生产率也越高,生产总量也就越高,成本也大幅度降
低,以美国卡内基钢铁公司为例,1874年每吨钢的成本为100多美元,两年后生产率增长,成本下降到每吨50美元,1890年又下降到12美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