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应用案例分析
入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4 椎体I°滑脱。
2019年9月17日
4
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以卧床休息,完善相关检查,活血化瘀, 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理疗。
患者由于椎管狭窄明显,并发作反复进行性加重, 无手术禁忌,建议手术治疗。
11.22 全麻下行腰椎后路减压、L4/5椎间盘切除、 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术中出血250 ml, 回输200 ml,术时9:15-12:10。
12
清洁手术
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 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 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 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
(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
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 (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
2019年9月17日
3
既 往 史:既往体健。
查体:T:36.5℃,Bp:149/65mmHg。腰椎生理 弯曲变直,生理性前凸减少,腰椎活动受限,腰 3/4、L4/5、L5/ 椎间棘突深压痛,伴左下肢放射 痛,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左60°(+),右70° (-),加强试验左(+),右(-),拾物试验 (-),左侧膝反射消失,踝反射减弱,左小腿内 侧及足背皮肤刺痛,触觉减弱,左踝关节外侧麻 木感。
2019年9月17日
25
6月21日 高热,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原 菌,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6月22日 关节引流液(6月21日)涂片:未见真菌、 细菌。PICC导管头(6月20日)培养:未见真菌、 细菌生长。 WBC 3.97×109/L, GRANR 0.41,可 见中毒颗粒。
6月23 日 仍有高热。关节引流液( 6月21日)培 养:未见真菌、细菌生长。会诊调整治疗方案。
8
雷贝拉唑20 mg
Po qd
前列地尔10ug +NS20 ml Iv qd
鹿瓜多肽16 mg+NS250 ml ivgtt qd
氯雷他啶10 mg
Po qd
维丁胶性钙2 ml,苯海拉明 Im qd 20 mg
扑尔敏4 mg
Po qn
甲钴胺0.5 mg
Po qn
大活络1*
Po tid
2019年9月17日
查体: T:37.3℃,Bp:127/84mmHg。右膝部 肿胀明显,活动受限,有压痛,被动伸直,屈曲 时疼痛明显。置PICC管(2月余)处无红肿、疼 痛。
入院诊断:右膝关节滑膜炎、右膝骨性关节炎、 上呼吸道感染、胃癌术后、高血压 ”入院。
2019年9月17日
23
治疗经过
6月11日 彩超:右膝关节前面囊性占位。行右膝 关节腔穿刺术,抽出淡黄色混浊液约30ml,术后 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予头孢西丁抗感染。
血像、肝肾功:
WBC GR ESR ALT AST BUN Cr
11.14 7.56 0.783 15 14 16 5.58 64
11.25 14.36 0.781
11.27 11.39 0.746
16 18 6.19 78
2019年9月17日
7
主要用药:
药物、用量 灯盏花素50 mg+NS250 ml 鹿瓜多肽16 mg+NS250 ml 雷贝拉唑20 mg 甲钴胺0.5 mg 20%甘露醇125 ml 地塞米松10 mg+NS100 ml 头孢替安2+NS100 ml 头孢替安2+NS100 ml 20%甘露醇125 ml 灯盏花素50 mg+NS250 ml 潘妥拉唑40mg +NS100 ml 地塞米松10 mg+NS100 ml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
16
手术名称
抗菌药物选择
颅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
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
乳腺手术
第一代头孢菌素
阑尾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 唑
肝胆系统手术
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 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11.28无发热,伤口疼痛减轻、干洁、无红肿、轻 压痛,腰椎活动好转,双下肢活动好转。
12.2 自觉腰背部疼痛3天,背部至腰部可见大面积 红色瘀疹,无水泡形成,考虑皮肤过敏。予氯雷 他定、扑尔敏等对症处理。
12.7 背部瘙痒较前明显缓解,红疹较前稍消退。 12.7 伤口拆线、干洁,I/甲愈合,伤口周围皮肤
11.23 诉腰背伤口疼痛,双下肢活动好转,无麻木, 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术口引流300 ml血性液体, 周围皮肤肿胀,轻度压痛。
11.24伤口疼痛缓解,双下肢活动可,无明显发热, 术口引流50 ml血性液体,予拔除引流管,同时拔 除尿管。
2019年9月17日
5
11.25无发热,伤口疼痛减轻、少许渗血、未见异 常分泌物、无明显红肿,活动好转。
入院后大多>38℃ , 6月15日 行关节灌洗后体温渐下 降,18日体温再次升高,19日起更达39 ℃,23日换用 进口抗真菌药才渐下降,25日起未再出现发热。
2019年9月17日
27
血像、肝肾功:
WBC GRANR LR RBC HGB BUN Cr ALT AST
6月25日 体温正常,近日体温逐渐下降,拔除引 流管。 WBC 3.75×109/L,GRANR 0.212,偶见 中毒颗粒。
6月27 日 无发热,伤口无疼痛,活动自如。 出院诊断:右膝骨性关节炎、上呼吸道感染、胃
癌术后、高血压。
2019年9月17日
26
体温: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T 37.3 38.5 38.3 38.3 38.3 38 37.7 38.7 39.4 39.3 39 39.1 38.4 37.8 36.5
2019年9月17日
用法 ivgtt qd ivgtt qd Po qd Po tid Ivgtt bid ivgtt qd ivgtt ivgtt q12h Ivgtt bid ivgtt qd ivgtt qd ivgtt qd
开嘱及停嘱时间 11.14-11.18 11.14-11.22 11.14-11.22 11.14-11.22 11.14-11.16 11.14-11.16 术前30’11.22 11.22-11.25 11.22-11.26 11.22-11.29 11.22-11.25 11.22-11.24
6月12日 发热,肿胀疼痛明显,皮温高。关节液 ( 6月11日)涂片示未见细菌、有真菌;关节液 常规示WBC 20.75×109/L。考虑化脓性关节炎, 再次行关节腔穿刺抽出淡黄色混浊液约50ml,腔 内注射庆大霉素。
6月13 日 仍有发热、胀痛,皮温高。腔内穿刺抽 出混浊液60ml,注入庆大霉素,头孢替安抗感染。
2019年9月17日
10
是否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
2019年9月17日
11
是否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 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 菌药物。
手术分类
清洁手术(I类切口) 清洁-污染手术(II类切口) 污染手术 (III类切口)
2019年9月17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卫医发〔2004〕285号)
11.25-12.8 11.25-11.29 11.27-12.8 12.2-12.8 12.2-12.4
12.4-12.8 12.9-12.16 12.14-12.16
9
讨论
该患者是否有使用抗菌药物指征? 抗菌药物的使用是否合理? 11.25患者血象升高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应
使用抗菌药物?
2019年9月17日
22
既往史:患者高血压12年,控制平稳。2月因胃癌 行感全染胃(切 一除 次术 血(培鳞养癌示TM2RNS1MA,0)多,次术痰后培曾养出示现泛肺耐部 鲍曼不动杆菌和MRSA),术后予以奥沙利铂+卡 培他滨化疗两次(4月18日、5月11日)。近日出 现流涕、发热症状,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并先 后予头孢地嗪、甲硝唑、头孢西丁等治疗。
6月18 日 关节腔积液(6月16日)培养:无细菌 生长,白色假丝酵母菌。
6月20日 仍发热,无明显咳嗽、咳痰,腹部无明 显压痛;引流通畅,引流液仍有絮状物。胸片正 常。 WBC 5.48×109/L, GRANR 0.656。不排除真 菌感染,予拔出PICC管,加大头孢替安用量,并 加用氟康唑。
既 往 史:既往体健。
头孢替安2+NS100 ml
ivgtt q12h 11.22-11.25
20%甘露醇125 ml
Ivgtt bid 11.22-11.26
灯盏花素50 mg+NS250 ml ivgtt qd 11.22-11.29
潘妥拉唑40mg +NS100 ml ivgtt qd 11.22-11.25
抗菌药物应用 案例分析
案例一性别:男 年龄:87岁 体重:52kg
现 病 史:10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腿疼痛,弯 腰负重,喷嚏劳累后加重,平卧休息可缓解,近 几年来病情加重,呈反复发作。近1年来反复发作 明显,缓解不明显,5.27 MR示:腰4椎体I°滑脱,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生理弯曲变 直,生理性前凸减少,腰椎活动受限,腰3/4、 L4/5、L5/ 椎间棘突深压痛,伴左下肢放射痛。2 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腿痛加重,伴左下肢放射 痛,门诊治疗效果不佳,入院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