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说说句子的作用(或谈谈句子的表达 效果) 【典题回放】 一、说说下边语句的作用。 1.2.3.4.5.6. 【课堂回答】 1.这些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2.你是从哪些角度解答的?
【参考答案】 1.在文章中有引出下文“作者的仙台之 行”,为下文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 交往”做铺垫的作用,同时与前文相照 应。 2.直抒胸臆,抒发了对阿长的感激、敬爱; 点明主旨,表达了“我”对长妈妈永恒 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凝聚着“我”对长 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了“我”对善良
3.“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 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全句的 意思: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掌握祖国 语言,可以激发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 起来,打败侵略者。 4.人生应该经历幸福和痛苦,快乐和悲哀,只 有某种单一的经历是不够的;希望你的一生有 丰富多样的经历,你才真正体验到人生的美好。 5.人生有再大的不幸(或“困难”、“磨难”, 扣“夜黑”。),只要我们拥有纯洁的心灵 (扣“雪白”。),我们就能乐观面对,就能 战胜不幸(扣住“压”。)(意合即可)
例句二: (1)这句话是在闰土与20年未见面的童年好友 相见的第一句话竟是老爷,这让“我”感到可 悲的情况下说的;(2)句中解题的关键词是 “厚障壁”;(3)这时一个比喻词;(4)理 解这类词我们应还原本体,说明我们之间有了 所谓“身份,地位”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精 神隔阂。
例句三:
(1)结合这句话我们理解,句子出现在文章的 结尾处,那时的孔乙已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 他被丁举人毒打后已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家境贫困,无经济收入;命运是读者所关心的; (2)这句话中的“大约”与“的确”是关键 词;(3)“大约”是一个表推测的词语,文 章结尾处,即小伙计叙述故事的时候,一直没 有再见到孔乙已,也没有人谈起孔乙已确死的 消息,孔乙己是社会上可有可无的人,他的死 当然无人知晓,只能靠推测;
2.《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一文的主旨 是教育孩子得到别人的资助和关爱后,要懂得 感恩,懂得关爱他人,回报社会;依着文章主 旨就好理解;这里的“阳光”比喻的是“别人 的关爱”,“自身的温暖”比喻的是“对他人 的关爱,对社会的回报”。 全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因 为 没 有 感 激之心 即使受到别人再多的关爱,今后也不 懂 得 去 关 爱 他 人、回报社会。
参考答案要点及讲解 2.此句的解答,可以将方法三与方法四结 合起来使用。我们从文章写作背景中知 道,这里的“春风吹开”,指的是故都 的解放;“廓清迷雾”,指的是“有信 心不迷茫”。全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 故都的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 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方法一:抓关键词,解释重点词语。 方法二:借助修辞手法来理解句子含义(还 原法) 句子的含义 方法三:结合文章主旨(中心)、结合文章 时代背景、或者根据语境,联系上下文去把 握。 方法四:换个说法。
2.这三段文字每个段都是一个新颖的比喻 句,比喻奇巧、含义深刻,理解它应抓 住这三个比喻句所表现出的与春天之间 的共同特点,即突出了春天勃勃生机、 娇美和青春的活力这三个特点。
3. 这里的“阳光”比喻的是“别人的关 爱”,“自身的温暖”比喻的是“对他 人的关爱,对社会的回报”。 全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因 为 没 有 感 激 之心即 使 受 到 别 人 再 多 的 关 爱 , 今 后 也 不 懂 得 去 关 爱 他 人、回报社 会。
一、理解句子的含义(深沉含义) 【典题回放】 一、说说下边语句的含义。 1.2.3. 【课堂回答】 1.这些句子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2.你是如何解答的?
【参考答案】 1.只要有信赖,人与人之间,甚至人与动物之间都会 有感情,这种感情,往往能创造美好的世界,这个世 界才会更加美丽! 2.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 其童年生活的艰苦与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穷困 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 可言?作者对童年的感觉也有快乐的成分,“生命最 初的快乐和梦幻”写孩子们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 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 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 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方法指津】 如何答好划线句子的作用?(表达效果) 答题的角度: (1)结构上 (2)内容上 (3)景物描写(也包括社会环境) (4)修辞 (5)表达方式:描写
参考答案要点及讲解 一、 1.过渡作用,引出下文对“我到三味书屋读书生 活”的叙述。 2.提纲契领,画龙点睛,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只 要有信赖,人与人之间,甚至人与动物之间都 会有感情,这种感情,往往能创造美好的世界, 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丽!
3.环境描写,用环境的美好,渲染烘托了 (衬托)老人打了胜仗的愉悦、轻松之 情。 4.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字帖比作国旗, 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字帖随风刮起的景象, 表达了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另外,这 是一个环境描写,渲染了教室里爱国的 气氛 。
二、 1.(4分)(1)“罡风呜咽”营造出夜晚 的寒冷气氛,反衬家中的温馨;(2)用 “温度升高”“热量突围”烘托我们逐 渐增多的快乐;(3)暗示对孤寡老人的 关爱之情。(每点2分,答出任意2点即 可)
例句四: “最美的声音”是因为这声音是欢乐的声音, 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最后的声音” 是因为伊丽莎白已失去听力,6个同伴已长眠 地下。全句的意思是说:这是伊丽莎白听到的 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 她觉得这是“最美的声音”,但现在她已失去 听力,6个同伴已长眠地下,所以说是“最后 的声音”。
例句三:
“的确”表示肯定的语气,用“的确”来表示 “我”猜测的结论,是因为孔乙己世态炎凉, 无人照料他;而“我”又长久没有看见他。在 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已的悲惨下场又 是注定的(4)理解这类词我们必须结合词的 语境义,这句看似矛盾的话深刻地揭露了封建 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 这句话流露 出“我”的同情,控诉了当时社会对于苦人的 冷淡。
记叙文阅读——句子的理解 ——2015级初二下语文培优
现代文阅读
在现代文阅读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考 查的知识要点: 一、理解句子的含义(深沉含义) 二、说说句子的作用(或谈谈句子的表达 效果) 三、赏析句子
用来考查的句子一般都有以下特点: 1.能够提示和概括文章中心或段意的句子 2.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句子 3.对全文内容和结构有重要作用的句子 4.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和议论抒情方面 有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2.(5分)(1)委婉含蓄,(1分)体现 了老人对盲女孩的尊重。(1分)表现了 老人的善良和爱心。( 1 分)( 2 )运用 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老人对 女孩的希望和鼓励;虽残缺卑小,但仍 然要像花儿一样勇敢开放,乐观生活。 (1分)
3.借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形成对 比(1分),有力地烘托了(衬托出) (1分)中年女人这一人物形象:心地善 良、乐于助人、热情似火(2分,意合即 可) 4.(3分)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 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
5.(共3分)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 1分),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 回忆(如答成“爱雪原因的记述”也可) ( 2 分)。或:为后文写她妈妈离世( 2 分)作铺垫(1分)。
三、如何赏析句子? 【典题回放】 1.A. 谈起儿子,骄傲的背后是深深的痛,内心 深处的疼痛化成外在的“微微颤动”;“深深 的吸”和“缓缓的呼”都是内心极度痛苦的一 种掩饰行为,表面的平静折射的是人物内心的 不平静。(能结合3个关键词分析言之成理即 可) B.比喻句“院子太大了,像穿了一条肥 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非常形象生动, 这样的比喻既符合老人的身份特点,又写出了 老人内心那种空荡荡的失落孤独的感觉。(言 之成理即可)
【方法指津】 赏析句子,结合说句子含义和作用,从以 下角度作答: 【课堂练习】 1.该句运用了神态和外貌描写,作者通过 这些形象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他想对我说 明真相又怕我介意而欲言又止的窘迫之 态。
如果题目是“谈谈对下边句子的理 解”,就先答含义,再答作用。 答案灵活、丰富,主要的先说,结 合文章内容作阐释是王道。
【方法指津】 方法四:换个说法 。 要点讲析:
【课堂练习】 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 2. 3.
参考答案要点及讲解 1.“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背负承上启下 的责任。对上肩负赡养老人的义务,对 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任。形象 地表明了“我”和妻子对生活有一种使 命感。 3.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应该是国际上最好的 文学作品,张家界则是世界上最美的山 水风景。
【方法指津】 方法三:结合文章主旨(中心)、结合文 章时代背景、或者根据语境,联系上下 文去把握 。 要点讲析:
【课堂练习】 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 2.
参考答案要点及讲解
1.这是一段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阴冷、萧索的特征。 现在让我们结合上下文来分析不难得出进一步的答案。 主人公这次回故乡是因为买屋、搬家。“一切景语皆 情语”带着这种心绪看自然之景,只能使本就没有一 丝活气的故乡抹上更加浓重的阴郁之色。再结合文章 的中心与时代背景去了解,这段景物描写还是一段社 会环境描写,是社会的缩影,是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 农村日益衰败、萧条的真实反映。可见结合上下文与 文章的中心思想及时代背景去把握句子的含义,会让 我们对句子的含义有更全面而深刻地了解。 全句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描写了故乡的日益萧条与衰 败,也暗示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农村的日益衰败与 萧条;面对这样的故乡,我没有回乡的高兴与喜悦, 只有无尽的悲凉和难过。
【方法指津】 方法一:抓关键词,解释重点词语。 要点讲析: 1.表明文章中心的词。 2.表现作者强烈情感的词。 3.刻画人物性格的词。 4.有特殊含义的词、带比喻意义的词。
【课堂练习】 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参考答案要点及讲解 例句一: (1)这句话是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 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心情时说的;(2)句中 解题的关键词是“聪明”;(3)这个词是一 个反语;(4)理解这类词我们应将反语的本 意说出:是作者为当时的做法感到自责和反悔, 说自己一点也不聪明,是糊涂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