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分析:
找原句: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喻) 找喻体的特点:治疗作用 • 参考答案::①本句运用比喻手法写母亲这 味“中药”,为“我”抵御世间的伤害。 • ②如同中药的药理,母亲的爱与美德,慰 藉“我”的心灵,成为“我”无价的精神财 富。 • ③形象地表达“我”对母亲的真挚情感。 • ④呼应标题,深化题旨。
小结:
方法:第一步:分析句子找出句中关 键词锁定区间。
第二步:结合语境分析由表层义 到情感义。 第三步:按点组织答案,尽量用 上下文中关键词语,忌完全照搬原文。 (找关键+巧分析+建答案)
答题模式:句子表层义+情感义。
例题4
问题:15.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我人生一味无价 的中药”,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 分)
一 、 感 知 重 要 句 子 的 一 般 性 特 点
• 1、内容上 • 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主旨句;
·
• 位置:往往处于文首或文末。
• 2、结构上
• 能够彰显出文章脉络层次的总领句、总结句、 过渡句(承上启下)、脉络句。 • 3、表达上
• 使用某种表达技巧(尤其是比喻)或结构上超 常组合的句子(变式句)。
3、分析作者说文中某一重要语句的原因 • 所谓“重要句子”,一般是指:在篇章结 构上,起总领作用的起始句,起收束、总 结作用的收束句,起承前启后作用的过渡 句;在句子内容上,能概括段落大意的中 心句,能揭示文章主旨、论点的主旨句、 中心论点句,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寓意 句。分析作者说文中重要语句的原因,一 般情况下只从内容进行分析,不涉及艺术 手法。
从“结构上”入手:
(1) 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的作用 (2) 语句位于文章的中间的作用 (3) 语句位于文章末尾的作用
•(1)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
如余秋雨《都江堰》一文,第一段为: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励人心的工程 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点明主旨,领起下文
(1)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
• 如鲁迅的《祝福》一文,先写祥林 嫂死了,然后追忆祥林嫂生前的事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
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2)语句位于文章的中间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为了使叙述主体彰显而谈 衬托作用 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
有衬托作用
渲染烘托气氛
在行文中,为了使主体更加突出而 对环境等加以描写,为人物的出场 营造气氛。
(3)语句位于文章末尾
• 总结上文 呼应上文 点明主旨 升华感情 深化主题 含蓄地表达主旨
• (1)留心句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分析本句的结构,理解结构复杂的 句子。 • (2)联系时代背景、创作意图以及 作家的人生经历、作品的语言风格, 领悟句子的含义。 • (3)关键是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 和与文对应的解说句,结合段意和 全篇中心理解把握。
课堂演练:
• • • • • 见《名师导学》P199 《秋天的心》(林清玄) 1、作者笔下的“秋天的心”,体现在哪些方面? 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1)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 刺桐花了。 •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 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 • 3、作者认为“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 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啊”,谈谈 你的理解。
《母亲的中药铺 》
• 14、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答题步骤: (1)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2)有何表达效果。 (3)表达了什么情感
• 参考答案:①运用排比、比喻手法,增强 了艺术感染力。②世间万物皆可入药,丰 富了“中药”的含义。 • ③点明万物皆有其性、各具其用的哲理。 • ④用“灵芝”设喻,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升华为不可或缺的依存关系。
09年高考六个省市涉及。
10年高考五个省市涉及。
11年高考五个省市涉及。 湖南省08、09、10、12年涉及。
总结高考常见提问方式:
阅读以下高考题(详见复习卷) 总结该类考题常见提问方式:
•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 刻含义。 • 2.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 意思。 • 3. 赏析文中的某个句子。
从“思想内容上”入手:
(1)联系本句的含义。 (2)突出(强调)上下文的什么内容或者揭示段意。 (3)联系(揭示)本文的中心(论点、特征)与作者的态 度、感情。
(4)注意是否运用了某种修辞或者表现手法,如果 运用,一定要注意其表达效果。
例如:比喻的作用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 形象化,或者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 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对比,用什么与什 么形成鲜明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道理)的什 么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1)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
•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几天 心理颇不宁静”
蓄势(张本、铺垫),奠定感情基调
(1)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
• 例如杨朔《荔枝蜜》从“被蜜蜂蜇了 一下,从小怕蜜蜂”到对蜜蜂“有好 感”到“作者在梦中变成了一只蜜蜂”
点明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
(1)语句位于文章的开头:
• 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 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 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 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 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 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 在此处着重揣摩。
•
“一想到”是其可能采用了某种修辞 手法或者某种表现手法(如果是比喻, 则应该找到本句中的本体,是说明生 动形象的本体的什么特点呢,还是化 抽象为具体来说明什么道理;如果是 象征,则应先找出其象征的对象是什 么,其含蓄而形象地显示了对象的什 么特点)。
例题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掐辫子 》
问题19.赏析倒数第二自然段中划线的语句。 (5分) 参考答案: 内容上,写了家人对奶奶的尊重与爱,同 时也写出了奶奶把劳动视为生命的一部分, 丰富了“她”对乡村淳朴亲情的体验,深 深触动了“她”的心灵。 形式上:选取生活场景、平凡小事,蕴含 深挚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使“她” 的情感变化更加合理。
题型展示:
如(1)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 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忆韦素园君》(2012年湖南卷) • (2)作者在文末说“母亲就是 我人生一味无价的中药”,联系全文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母亲的中 药铺》(2012年浙江卷)
•
【理解句子题两类题型】 一是句子的含义理解。 二是句子的作用理解。 【考查实质】 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 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 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 的阐释。
•
“二想到”是其可能在结构 上具有某种特殊的功能(总 结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 下)
•
“三想到”是一些文中的重要语 句,有时受文章写作背景和思想内 容的制约,给人以扑朔迷离之感, 这时仅靠上下文难以理解句子的含 义,还需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主 题等内容加以理解。
例题1:
• 问题: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4分) • (1)等到回城,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 答案: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代回程时 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工作辛劳。 • (2)肃静的黑妮眼睛亮了。 • ①低调、单纯的黑妮为“我”对“湘援游” 的支持,高兴得眼睛都亮了。②黑妮从“我” 的支持中,看到了“湘援游”逐步向前推进 的曙光。
散文阅读
之
理解文中关键句子的含义
考点解读:
《考试说明》要求:“感受重要语句的 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解读:“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即是理解、体会词语,句子的含意; “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即是赏析 词语,句子的表现力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丰富含意”重在思想性,‘表现力’ 重在艺术性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其作用
• 1、关于句子的含义,要注意 以下几点(所谓“含义”是指言语含
有的“意思”,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且 一般多指言语的隐含信息,而非明示信息 (字面意思)。 )
•
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 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 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
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 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 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 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
•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重要句子”通常指 以下三种类型的语句: • (1)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句。 • (2)使用了修辞、表现手法的语句。 • (3)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的难懂的句子。
高考回眸: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作为现 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是一个常考点, 即每年必考。 08年高考十七套试题11个省市涉及。
小结:
特点:修辞句
方法:第一步:分析句子,确定手法。 第二步:“还原”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第三步:组织答案,答出作用+情感态度。 答题模式:点明手法+作用+(情感)
• 2、关于句子的作用,应该注 意从两个方面来加以思考:
• 技巧点拨: • 题干中要求“赏析”重要语句的作用或如 何理 解重要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题时就 应注意从思想内容和结构上两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