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是指1911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
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
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革命的主要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以及后来成立的中国同盟会。
虽然辛亥革命失败了,但是他为中国革命所带来的影响确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
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对中国的外交,中国的边防形势都
有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后,南北议和后,产生的北洋政府,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取消不平
等条约和提高国家地位方面的取得巨大成就,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
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
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
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
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第二次是指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此时辽沈、淮海与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
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
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
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各阶段经验教训的总积累,标志着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后胜利。
这是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里程碑,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中一个伟大的里程碑。
它结束了鸦片战争
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中止了中国可能走向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
发展趋势,结束了极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征战不已和人
民生活贫困、生灵涂炭的局面。
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一个独立、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
第三次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
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
历史巨变。
中国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越过漫长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个长期受帝国主义掠夺和奴役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享有主权的独立的国家。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
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
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
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
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四次是指1978年的改革开放。
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
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
二、改革开放最根本的意义在于解放了思想、实现了思想的解放。
三、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即思想解放的结晶就是开辟了道路、创新了理论。
四、纪念改革开放的现实意义在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从现实上来说,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