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1.背景条件
(1)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3)政治:民族危机加深,反帝反封建运动高涨
(4)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5)资产阶级改良方案的失败
(6)孙中山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对欧美革命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康、梁维新派与孙中山革命派的救国方案有何异同?
相同: 主要目的
① 改变封建专制制度;走资本主义道路;②挽救民族危机
不同:方式和政体目标
①维新派保留清王朝前提下,通过自上而下改革,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②革命派通过武装革命,推翻清王朝,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提出
(1)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1905年11月,《民报》发刊词———正式提出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3.内容
民族主义:民族革命
(1)含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争取实现民族独立。
(2)实质:反封建(清王朝)
(3)评价:反清与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相结合,
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局限性)。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1)含义:“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防止帝制复辟,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实质:反君主专制统治(反封建)
(3)地位:三民主义的核心
(4)意义:理论上解决夺取和建立政权问题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1)含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现价归原主,涨价归国家。
(2)实质:资产阶级土地革命纲领
(3)评价:反映了孙中山维护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
(局限性)反封建不彻底。
4.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进步性
(1)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是20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
(2)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局限性
(1)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主张;
(2)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20世纪中国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一次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第二次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立 毛泽东思想
第三次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理论
因此辛亥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根源: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条件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等)
(2)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4)孙中山本身与时俱进的精神
2.提出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内容
民族主义: 对外突出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 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4.意义
(1)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
时期的旗帜;
(2)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局限性
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问题探究1: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
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毛泽东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新三民主义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 (2)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 。
▲问题探究2: 比较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
同:基本原则一致 ,反帝反封建。
异:(1)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的内容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土
地革命纲领 。
(2)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即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只有民主革命纲领,
仅限于发展资本主义。
根源:阶级立场不同。
●选择题
1.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民享主义
2.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
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3.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4.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三民主义集中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
B.它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C.它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D.在它的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5.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知难行易”学说
6.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它( )
A.提出了政治革命的目标 B.制定了社会革命的方案
C.阐述了文化革命的纲要 D.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7.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其目的是( )
A.防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出现
B.避免革命成功后出现新的革命
C.根治资本主义制度中的不平等
D.达到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目标
8.中华民国成立后,由孙中山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
A.《资政新篇》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和平建国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