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最新版本ppt课件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最新版本ppt课件


.
1.溶解 称取约4g粗盐加到约12mL水中。溶解时要用玻璃
棒搅拌,搅拌时玻璃棒不能碰击容器壁,以防容器破 损。
2.过滤——“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中间不能留有气泡。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 漏斗里的液体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口要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烧杯内壁。
下层液体显( 紫 )色 【注意事项】
1、使用前检查上口和活塞是否漏水。 2、加入萃取液后要先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再静置。 每次振荡后,须放气,以减少分液漏斗内的气压。 3、分液时,分液漏斗下 端紧贴烧杯内壁。当分液 漏斗内的下层液体恰好流 尽时,立即关闭分液漏斗 的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 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过滤
► 2. BaCl2→ Na2CO3 → NaOH
HCl
► 3. NaOH →BaCl2→ Na2CO3 过滤 HCl
1、只要Na2CO3加在BaCl2之后便合理 2、加盐酸前必须过滤,弃去沉淀。
最后加入的盐酸必须适量
.
例题:某KNO3溶液中含杂质KCl、K2SO4和 Ca(NO3)2,现欲除去杂质,得到纯净的KNO3 溶液,则加入试剂的正确顺序是( CD)
注意: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
3.蒸发 (1)蒸发皿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2/3 (2)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接近蒸干时,利用余热加热 (4)取下未冷却的蒸发皿时,
要放在石棉网上。
.
操作步骤及现象:
步骤 1.溶解 2.过滤 3.蒸发
现象
粗盐溶解有少量不溶物
烧杯内为无色透明溶液, 滤纸有残物
浓碱沾在皮肤上:抹布拭去,用水冲洗,涂上硼酸溶
液中和
酸、碱溅入眼中:用大量清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然 后用硼酸溶液或NaHCO3溶液淋洗
其他化学灼伤处理:汞洒落,立即撒上硫粉,并打开排气扇;
磷灼伤,用CuSO4溶液涂抹伤处
.
4、火灾处理方法:
防止火势扩展:移走可燃物,切断电源,停止通风。 扑灭火源:酒精等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布、 石棉或沙子盖灭,火势大可以用灭火器扑灭。小范围的有机物、 钾、钠、白磷等化学物质着火可用沙子盖灭。
BaCl2+Na2CO3=BaCO3↓+2NaCl 2、 Na2CO3、 NaOH过量的处理:加入盐酸
NaOH + HCl = NaCl + H2O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
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可以是:
► 1.BaCl2→NaOH →Na2CO3 过滤 HCl
各物质的沸点不同
(一般来说沸点相差
30℃以上),用加热
瓶蒸
的方法将沸点低的物 馏 质变成气态挥发而分 烧
离出来。
温度计 冷凝管
.
牛角管
[注意事项] ①所盛液体不超过蒸馏瓶球部容积的 1/2 , 加热时,不能将液体蒸干。 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 ③蒸馏瓶内要加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④冷凝管中通冷却 水时,下口(出水), 上口(进水)。
有白色晶体析出
.
[问题] 1、不溶性的泥沙与盐分离是哪一步骤?
过滤
2、过滤后,烧杯内的物质可能是哪些?
NaCl、CaCl2、MgCl2、可溶性硫酸盐
3、蒸发后得到的盐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
CaCl2、MgCl2、硫酸盐
4、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出杂质是否存在?
.
【实验1-2】:检验【实验1-1】得到的盐中是否含有SO42-
.
3、意外事故的处理
创伤处理:
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或涂碘酒,而后 敷药包扎。
烫伤、烧伤处理:用者立70即%-就75医%。的酒精轻涂伤处,再涂烫伤药膏;严重
浓酸撒在实验台上: 先用NaCO3中和,再用水擦洗
浓酸沾在皮肤上:直接用大量清水冲洗,而后用
酸碱腐蚀处理:
3%-5%的NaHCO3中和
.
4.气体的收集
排水法 排气法
难溶于水的气体 向下排气法 密度小于空气 向上排气法 密度大于空气
注意:排水法收集完气体之后,先移出导 管,后熄灭酒精灯(否则:水槽内的水会 倒流回试管,使试管炸裂)。
.
(四)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 的
处理方法
弃污 物染
物 和 废
废水 废气 废渣
其他(如破损玻璃、 反应后剩余的金属等)
.
分析讨论: 1、上层液体中的溶剂是 苯 ,下层液体中溶剂是 H2O 2、碘单质在哪种溶剂中的溶解度大? 苯 3、 苯与H2O比较有何异同?
同: 都能溶解碘单质;都不与碘单质反应。 异: 苯与H2O互不相溶;
碘单质在苯中的溶解度更大。
.
作为萃取剂的条件 • 1、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 • 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
.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
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
(一)遵守实验室规则
1.进实验室前,应先预习实验,明确实验目的、 原理和方法,严禁不预习进入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
*防失火:
实验室中的可燃物质要远离火源,检查灭火设备 是否齐全
制取有毒气体(Cl2、CO、SO2、H2S、NO等)时,要 *防中毒: 在通风橱内进行,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灼烧、吸
收、收集等)
*防倒吸: 用加热法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注意熄 灯顺序;吸收溶解度较大的气体(HCl、NH3) 时,加装安全瓶或漏斗。
.
2、危险化学品标志的识别
易燃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品
易燃固体:
自燃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
.
如:H2、CH4、CO 如:酒精、汽油 如:硫磺 如:白磷 如:Na、K
爆炸品: 氧化剂: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如:镁粉、黑火药等 如:KMnO4、 KClO3、H2O2 如:砒霜As2O3、Hg、Pb 如:镭、铀 如:浓硫酸、浓硝酸、NaOH固体
烧瓶中的水变成水蒸气,水 蒸气经过冷凝管后变成液态 水,流到锥形瓶里。
3、取少量蒸馏出的液体加入试管中, 加AgNO3和稀硝酸,没有白
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和几滴稀 硝酸。(得到的液体中含有Cl-吗?)
色沉淀生成,说明经蒸馏冷凝 后得到的液体没有Cl-
.
2、萃取
利用某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性的差别,使该物 质从溶解度较小的溶剂转移到溶解度较大的溶剂中,这种方法叫 萃取。
取【实验1-1】得到的盐约0.5g放入试管中,向试 管中加入2mL水配成溶液,先滴入几滴稀盐酸使溶液酸 化,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几滴BaCl2溶液。观察现象。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判断样品中含有SO42-
Na2SO4+BaCl2=BaSO4↓+2NaCl
.
[除杂原则]
不增:
不增加入新的物质
不减:
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如:不能减少NaCl成分
.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课时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
1、过滤和蒸发
①过滤:利用物质的可溶性不同分离难溶物与可溶物。 ②蒸发:利用溶液沸点不同加热使溶剂挥发,分离溶质与溶剂。
【实验1-1】 粗盐的提纯
成分:NaCl
杂质: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的 CaCl2、MgCl2、硫酸盐等
提纯 NaCl 晶体
.
【实验1-3】制取蒸馏水(除去Cl- 等杂质)
实验步骤
现象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
几滴AgNO3(硝酸银)溶液和几滴 稀硝酸。
加AgNO3后有白色沉淀生 成,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
不溶解,证明样品含有Cl-
2、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 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按图1-4连接 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 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液体,停 止加热。
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不得大声喧哗。 4.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洗净,整理清洁实验台。 5.有意外事故,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
(二)了解安全措施
1、事故预防
*防爆炸:
点燃可燃性气体或用可燃性气体进行加热反应前, 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防暴沸: 稀释浓硫酸时,要边搅拌边将浓硫酸沿烧杯壁倒 入水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沸石或碎瓷片。
A.Ba(NO3)2、K2CO3、AgNO3、HNO3 B.K2CO3、Ba(NO3)2、AgNO3、HNO3 C.Ba(NO3)2、AgNO3、K2CO3、HNO3 D.AgNO3、Ba(NO3)2、K2CO3、HNO3
.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三课时 蒸馏与萃取
.
1、蒸馏
利用液体混合物中
溶液、 溶质
+ 萃取剂
萃取
萃取剂、 溶质
原溶液
化学哲理: 爱情好似萃取,一旦魅力不够,另一半很可能被拐 走
.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分液漏斗的使用: 1、使用前检查是否漏水
漏斗下端口要 靠在烧杯内壁
2、分液漏斗所装液体量不能超过其容量的2/3
3、分液时 (1)先把玻璃塞取下,以便与大气相通,有利于液体流下
.
3.加热操作:容器外壁不能有水(易破裂) ①酒精灯的使用:
a.使用前,检查有无酒精,用漏斗 添加,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 酒精。
b.添入的酒精不能超过灯身容积的2/3,不能少于1/4。
c.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酒精灯,不允 许用另一支酒精灯去“点火”(否则: 倾侧的酒精灯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 着火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