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二、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和《作度。
1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医院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健康专业人员,负责本医院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院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业健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医院在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
7
1
2
3、
4
5
6
制订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经常听取各部门、各科室、安全技术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健康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8、对医院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三、医院技术部门的职责
1、对各科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2、对本医院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技术责任。
四、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责
1、协助领导小组推动医院开展职业健康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法规和标准。
汇总和审
2
3
4
5
6
7
8
1
2、组织对本科室职工的职业健康培训、教育,防护用品使用。
3、督促职工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严加阻止违章、违规工作。
4、定期组织本科范围的检查,对设备、防护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报领导小组,采取措施。
5、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迅速上报,并及时组织抢救。
二、职业性危害防治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于2002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特制定我院院内职业病防治管理办法。
法》
(一)
案。
(二)
工作。
(三)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保证其正常使用、维护。
(四)、对有职业性危害的科室病理科、放射科、检验科、口腔科等实行环境监测,每年一次,记录备案。
由医工部与院感科具体负责,院职业病防护委员会督查。
如有不合格应及时报告院职业病防护委员会并提出整改意见。
监测合格方可使用。
(五)、定期对有职业性危害的工作人员实行健康体检。
如经复检仍不合格者,应暂
时脱离原工作岗位,待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由预防保健科具体负责,各科室职业卫生管理员协助管理。
体检报告由院感科审查留档。
(六)、如遇职业性危害突发事件,由该科主任或护士长立即报告预防保健科和医工部,应在10分钟内派人到现场调查处理(遇节、假日及夜间报院值班),保卫处协助指挥有关人员撤离,并立即报永定区监督所。
具体处理按上级要求解决。
事故处
(七)
(八)
(九)
1
2
3
4
5
6
权益,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特制定本制度。
(一)、依法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使工作人员应该树立预防职业危害、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病人的血
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
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传白大衣,戴手套,操作完毕后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穿隔离衣和鞋套。
2、操作过程中,手套发生破损应洗手更换手套。
3、如果进行可能发生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医务人员除了戴手套口罩外还应戴防护眼镜。
4
5
(三)
(四)
(五)
(六)
为了加强职业危害防护管理工作,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特制定本规定。
(一)、科室指定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并交疾控处备案。
(二)、科室定期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病分级培训。
(三)、对以下从事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人员,科室需提前2个月向疾控处提出申请,经疾控处审核后可进科室工作学习:
1、新分配人员;
2、新来进修人员;
3、实习生、研究生;
4
(四)
1
2
3
4
(五)
(六)
1
2、
五、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医院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制定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1、医院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健康标准和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
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健康保护。
2、医院与放射科的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员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3、医院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
4
5
6
7
六、职业安全防护应急预案
1、先期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办在做好信息报告的同时,要启动预案响应措施,立即组织本部门工作人员营救受伤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医院运行;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采取其他防止危害
扩大的必要措施,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
2、应急救援
发生突发事件时,医院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情况需要,调度人员、资源对病人进行救治、支援;适当情形请求地方政府启动社会应急机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与处置工作。
3
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