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政府信息公开案例 ppt课件
政府信息公开案例 ppt课件
• b.对“生产”、“生活”与“科研”的扩大解释(律师工 作需要、媒体记者活动需要、一般公民的学习研究等)
• c.国务院不属于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主体
• (3)不公开的情形
• a.“三安全一稳定” • 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
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即敏感信息) • 敏感信息:那些公开后会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我爱陈哥
制定背景
• 2007年4月5日 温家宝总理签署 并颁发
• 2008年5月1日 起正式实施
• 2008年5月1日,以建设“阳光政府”、保 障公民知情权为宗旨的、被称为“阳光法 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正式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最大的亮 点,是将信息公开变成了政府的法定义务。 这一根本转折显示了中国打造“阳光政府” 的勇气,是继《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 之后政府改革的“第三次重大革命”。
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 • 利用公共场所:档案馆、公共图书馆、公
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 子信息屏等。
• 公开的时限:
•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应当自该 政府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 内予以公开。
• 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自收到申请 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如需延长 答复期限的,应当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 构负责人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 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 历史进程
•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初创时期 •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转型时期 • (三)政府信息公开的稳定发展时期
为什么要制定《条例》?
•
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
法执政能力和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举措;是建立
者获பைடு நூலகம்的信息。
• 第三,政府信息的内容既包括其自身制作的信息,也包 括其获取的信息。
• 第四,政府信息是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信息公开的主体
1. 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承担着。公开信 息是政府行政机关的责任,获取信息是公民的权 利。
2.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如地震局、气象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 电监会等,须服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
3. 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 如教育、供水、供电、供热、社会保障、医疗卫 生、计划生育、公共交通、环保等单位。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本原则
1. 公开原则 2. 平等原则 3. 服务原则:特殊的原则,体现服务性 4. 安全原则:安全和保密不是完全等同的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基本制度
• 1、政府信息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 • 2、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制度 • 3、程序制度 • 4、政府信息可分割提供制度 • 5、监督保障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的具体制度
• 公开范围
• (1)主动公开 • 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
开: •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 (二)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 (三)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
•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商业秘密是指不 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 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 营信息。”
各级政府及其部门重点公开的信息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及其部 门重点公开的政府信息还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乡镇人民政府
公开的方式和程序
• 公开的方式: • 利用公共媒体: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
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
制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高度
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多次下发文件,部
署、推动政务公开工作。
•
为了统一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强化行政机关公开
政府信息的责任,明确政府信息的公开范围,畅通政府信
息的公开渠道,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监督和保障机制,
国务院制定了《条例》。
条例制定的宗旨
•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 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
政府信息的含义
• 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 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 第一,政府信息的产生者是行政机关。 • 第二,政府信息是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从过程中制作或
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府信息。带有明显 的政治性、政策性,操作性不强,赋予行政机关 过大的裁量空间。
• 个人隐私尚未有法律文件对其予以界定。
• b.秘密和隐私
• 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 人隐私的政府信息(国家秘密绝对不公开,商业 秘密、个人隐私相对不公开)
• 《保守国家秘密法》第2条:“国家秘密是关系国 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规定确定,在一 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 3.申请的费用:
• 除可以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用 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需要批准)。公 民确有经济困难的,经本人申请、负责人 审核同意,可以减免相关费用。
监督和保障
• 1.工作制度: • 工作考核制度 社会评议制度 责任追究制度 • 2.监督检查机制 •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和监察机关负责对行
依申请公开的程序
• 1.申请方式:
• 应当采取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 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 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 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2.申请的内容: ① 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②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③ 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的;
• (四)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 的。
• 备注: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均为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主 体
• (2)依申请公开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
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 a.“特殊需要”的判定:切身利益标准,包括但不限于自身 的生产、生活、科研需要,如为了在诉讼中主张权利,需 要获取作为立案材料或证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