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


点拨:(1)甲处气压梯度力大。甲处等压线比乙处等压线稠密,说明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气压梯度)比乙处大。 (2)画图(甲处为西北风,乙处为东南风)。
1010
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只受两个力作用)
(hpa) 1000 1002 1004 1006
近地面的风:斜穿等压线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与地面摩 擦力(→)共同作用下开成对风的影响
水平气压 垂直于等压线, 既影响风速, 梯度力 由高压指向低压 又影响风向
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影响风速, 不直接改变风向
直接原因
与风向垂直(北 不改变风速大小, 地转偏向 半球在风向右侧 只改变风向 力 90度,南半球在 风向左侧90度)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高空大气)
风向斜穿等压线, 由高压吹向低压 (近地面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等压线图的判读
(1)等压线图。
)
D.③或④ )
(2)若此图表示高空水平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A) C)
D.③或④
(2)若此图表示高空水平面,PM<PN,则O点风向为(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
①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低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 增大。 ②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区,气压值由中心向外 减小。
③低压槽:由低气压区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
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作槽线。
④高压脊:由高气压区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压
脊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作脊线。 ⑤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 中间区域。
(2)等压线图的判读内容。 ①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温:气压高的地方一般气温低, 气压低的地方一般气温高。 ②根据气压状况判断气流垂直运动:一般情况下,气压 高的地方气流下沉,气压低的地方气流上升。
③根据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天气:低压区和低压槽上盛行
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区和高压脊上盛行下沉气
流,多晴朗天气。
④根据等压线分布状况判断风向:垂直邻近等压线画出气
压梯度力箭头(高压指向低压);按照地转偏向力的偏转规
律画出实际风向箭头 ( 与气压梯度力之间的交角不得超过 45°);按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读出风向(注:风向是风 吹来的方向,非吹去的方向)。如图(北半球):
⑤根据等压线疏密,判断风力:在同一等压线图上,等
问题三:读图分析,近地面大气受到 哪几个力作用?当风向稳定时,各力 之间的关系的如何?
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 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 区的力,叫水平气压梯度力。
1.水平气压 梯度力
(百帕)
1000 1005
a.
垂直于 等压线
b .由高压 指向低压
1010
2.地转偏向力
a.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b.垂直于空气的运动 方向(即风向);
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反之越小。解题时还应注意相
邻两条等压线的数值差和不同地图的比例尺。
下图示意某一水平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 梯度力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 可能方向。据此,完成(1)~(2)题。
(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一)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受热或冷却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气流的上升或下沉 大气的水平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
问题一:阅读课本图2-31分析高空和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问题二:读图分析高空大气受到哪几 个力的作用?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当风向稳定时,各力之间的关系如何?
(百帕)
1000
水平气压
梯度力
1005
1010 地转偏向力 (北半球)
3.地面摩擦力:
请依据图中风向,画出空气运动时的受力情况
水平气压 梯度力 风向
(百帕) 1000 1005 1010
(北半球)
地面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
(hPa) 1002
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1004
水 平 气 1006 压 梯 度 1008 力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大气的水平运动
第2课时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 程。
教学目标
(1)认识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 直接原因 (2)比较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 和风力的影响。 (3)掌握等压线的判读方法
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