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题目: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3课时)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情分析:本节是以后更深入学习大气知识的必备基础,学生对于大气运动的规律、影响大气的各种力的特点还很陌生,对于此节应
图文结合给学生讲清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 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
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
方向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通过风向和风力的动态变化图,培养学生的动态
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大气与宇宙中所有物质一样都是运动的,
而且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教学难点:“三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板图演示法、多媒体演示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空气的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空气的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导致了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在A地
形成了低气压,在B地形成了高气压。
我们把AB之间的等压线气
压值画出来,假如是这样的:
A
B
每两条等压线之间相差2百帕,每两条等压线之间的距离也是相
等的,那么这二百帕就是AB之间单位距离的气压差,我们称之为
气压梯度。
简而言之,气压梯度就是单位距离之间的气压差。
教师:两地之间有了气压差,空气就要由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促使空气由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的力我们称之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把这个力在图上画出来)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
压指向低压。
板书:一、水平气压梯度力
1、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教师:我们假设同样是AB两地,距离不变,但是等压线比以前密集了,那么相同距离之间的气压差比以前变大了,也就是说气压梯度比
以前变大了,那么这时促使空气由高压地区流向低压地区的力也
变大了,由此得出结论: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的疏密有关,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板书:2、大小——在同一副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
度力越大。
教师: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假如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的话,风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吹向低压。
水平气
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越大。
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
向,也影响风速。
板书:3、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4、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时的风向:当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
用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教师:但是风一形成就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并且与风向垂直。
地转偏向力只
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板书:二、地转偏向力
1、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垂直于风向;
教师:在北半球,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在形成之后就像右偏,直到风向平行于等压线,这时水平气压
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方向相反,并且大小相同,二力平衡,这
时风向不再偏转,保持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高空由于主要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
行。
那么在南半球,情况又如何呢?
板书:2、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的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教师:在地表,风向不仅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摩擦力大小与地表情况有关,并且
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会减慢风的速度。
板书:三、摩擦力
1、方向——与风向相反。
2、大小——与地表情况有关。
3、影响——会减慢风速。
教师:在三种力的综合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画图)板书:4、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时的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有时间则讲32页活动题)
板书设计:
一、气压梯度力
1、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大小——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3、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4、只有水平气压梯度力时的风向:当手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时,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
二、地转偏向力
1、地转偏向力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垂直于风
向;
2、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的风向:平行于
等压线,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三、摩擦力
1、方向——与风向相反。
2、大小——与地表情况有关。
3、影响——会减慢风速。
4、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时的风向
——与等压线斜交。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