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开题报告
瓮安县猴场镇大河小学课题组
一、研究的背景
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重视了写字教学,无疑能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而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

但是,由于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老师忽略了写字教学,有的写字教学只重形式,而忽视了过程,对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培养不到位。

另外,由于计算机的普及,也给人们的写字习惯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影响了众多的学生和家长,就连一些老师也不由自主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而作为中华民族之国粹的书法艺术,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它.作为老师更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

所以《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就我们参与课题实验的全体学生书写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存在着几种现象:1、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2、部分学生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不正确;3、好多学生过分依赖橡皮、胶带、字迹潦草;4、作业不整洁,涂涂改改5、学生书写速度慢。

造成学生书写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坐姿不正确,持笔不规范,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

坐姿不正确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写字伏桌,歪头,双眼右视,有的脸贴纸面,鼻靠笔杆……笔姿不正确主要表现在:有的握拳夹笔,有的拇指抱笔……坐姿不正确,天长日久,会严重地影响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笔姿不正确,写起字来全身抖动……假如,以上不良习惯难以改正,不仅
写不好字,而且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不利。

如果学生能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字时能够做到正确、工整、认真,那么非常有利于形成他们做事有耐心,有恒心,有毅力的良好品格。

为此我们课题组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大,正处于良好习惯的易养成阶段的有利条件,确定以抓学生写字为突破口,提出了以“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为研究课题,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可行的。

相信通过研究,既可以使学生书写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又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意识,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并内化为其学习生活的自觉行为。

(具体:良好的坐姿:头正、身平、臂开、脚平。

良好的握笔姿势:掌虚、指实;手指离笔尖一寸、眼睛离纸面一尺、胸桌距离一拳。

心意纯静、专心致志。


2、通过课题的研究,总结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经验,提高教师的育人技巧和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营造规范有序的育人环境,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三、研究的内容:
《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对于小学生身心特征来说,写字不仅可以巩固识字,字写得正确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业,也为将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写字对提高文化素养也有重要作用,长期认真地写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审美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文化素养。

因此,上好写字课,对学生进行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基于此,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如下:
1、充分认识写字与学生终身学习、工作、自身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养成重要性的认识。

2、研究促进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养成的策略和方法:
A、探索培养学生写字兴趣的策略;
B、探寻小学生书写技能形成的规律及特点,改进写字教学活动。

四、理论支撑:
1、有效教学理论: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人本需要原理: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主动行为,都有其积极的基本心理需要为依据。

因此,写字教育应努力唤起学生主体的需要,并创造各种既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又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写字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其重要作用越来越得到教育者的重视。

对于正处在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的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与写字教学关系尤为紧密,而且写字以其独特的优势显现出重要的作用。

五、研究的方法
课题以实验法为主,辅之以调查法、案例研究法、总结法和统计法。

在实验中,以课堂指导为主渠道,以为学生提供练习空间为辅渠道,注意纵向跟踪和横
向比较,将综合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对收集整理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反复验证。

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研究的对象
全校学生
七、实验小组人员
组长:熊发锎
核心成员:徐姣、丁虹娟、闵伶
八、课题实施计划
本课题自2015年秋季起,实验周期为三年, 实验研究基本上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

(2)收集资料,调查分析,确立课题,进行课题前测与课题立项工作。

(3)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4)制定课题研究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调查阶段:
(三)实验阶段:(2010年8月----2011年7月)
(1)正式开始实施研究。

(2)收集研究的原始资料。

(3)组织阶段性测评和研究评估。

(4)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检验和修正研究方案、实施计划。

(5)结合实践,撰写论文,做好课题中期报告。

(四)结题阶段:(2011年8月----2012年5月)
(1)收集、完善研究的各种资料和素材。

(2)对研究进行全面的终结性评估,并撰写研究报告。

(3)组织课题成果鉴定。

(4)逐步做好该课题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

(执笔:熊发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