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水泥细度检测实施细则二.水泥胶砂流动度检测实施细则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实施细则四.水泥胶砂强度检测实施细则-五.水泥三氧化硫、烧失量及熟料中氧化镁检测实施细则一、水泥细度检测实施细则本细则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以及适用于GB1345—91标准的其它品种水泥。
要求水泥过0.08mm方孔筛后,筛余不得超过10%。
1产品检验技术标准GB1345-91。
2 仪器、设备2.1 负压筛析仪:SF-150B型。
2.2 电子天平:型号YP15K。
3 仪器设备的安装要求3.1 筛子必须完整无损坏,筛子边缘接缝处必须严密。
3.2 天平应放在带有橡皮的水泥平台上,并应便于观察。
4 试验环境条件的要求4.1 电源应满足设备的用电要求。
4.2 试验室温度:17~25度。
5 检测前的检查5.1 被测样品的检查5.1.1 被测样品不得受潮、结块,否则,此样品作废。
5.1.2 被测样品中不得有杂质,若有,应加以重新过筛,筛余物作好记录,并将样品重新混合。
5.1.3 被测样品标签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应予以退回。
5.2 仪器、设备的检查5.2.1 天平是否正常。
5.2.2 负压是否在4000~6000帕。
5.3 环境条件的检查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6 检测方法6.1 取样方法及样本大小取样应从被测样筒中均匀称取50克水泥,并写上编号。
6.2 将试样通过0.9mm的方孔筛,并在110±5度下烘干1小时,取出放入干燥器内。
6.3 将筛子放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启动,检查喷嘴运转状况,调节负压为4000~6000帕,运转2分钟后自动停转。
6.4 称取水泥25克,置于筛中,盖上筛盖,启动,筛析2分钟,筛余初始可能有试样粘附在筛盖上,可用小锤轻轻敲击,使其下落。
筛毕,称量筛余物,精确至0.1克,并做好记录。
6.5 试验完毕,须将筛子刷干净,保持干燥。
7 检测后的检查7.1 检查筛子、筛座是否损坏。
7.2 检查负压是否在4000~6000帕。
7.3 检查天平是否损坏。
8 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时的处理办法检测时,若前次测量超出国家标准,应仔细检查仪器、设备状况,如:筛布是否堵塞,负压是否正常。
若无此现象,则记录结果;有不正常状况,则需调正好,重新试验。
9 检测过程中发生事故时的处理办法9.1 出现停电时,应仔细将筛余物存放好,待来电时,再烘干称量。
9.2 出现负压超标,此次试验作废,重现进行试验。
10 结果判断方法将计算后的筛余与国家标准规定的比较,达到要求,判为合格。
11 检测系统框图↓二、水泥胶砂流动度检测实施细则本细则适用于掺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及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的流动度测定。
1产品检验技术标准GB/T2419-94。
2 本细则主要用于测定水泥胶砂流动度,要求水泥胶砂流动度应不小于116mm。
3 仪器、设备3.1 胶砂搅拌机,型号JJ-5。
3.2 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型号NLD-2。
3.3 园柱捣棒,直径20mm,长约200mm。
3.4 截锥园模及模套。
截锥园模尺寸:高60±0.5mm,上口内径Ф70±0.5mm下口内径Ф100±0.5mm。
模套与截锥园模要配合良好。
3.5 游标卡尺,量程0~200mm。
4 仪器、设备的安装要求4.1 胶砂搅拌机:要求应平稳地安装在水泥平台上,平台尺寸为(长*宽*高)1200*600*550mm。
同时,应在胶砂搅拌机下面垫一层5-8mm厚的橡皮。
4.2 流动度测定仪:要求安装在厚度不小于300mm的实心混凝土基座上,并用地脚螺丝固定好,台面应平整、清洁。
测定仪园盘上面应用水平仪校平。
5 检测流动度的环境条件5.1 电源应满足试验仪器的要求。
5.2 试验室温度17~25度,相对湿度大于50%。
6 检测前的检查6.1 被测样品的检查(每项检查都要做好记录)6.1.1 检查被测样品不得受潮、结块。
否则,此样品作废。
6.1.2 检查被测样品中有无杂质,若有杂质,应将被测样品重新过筛,筛余物做好记录,并将样品充分混合。
6.1.3 检查被测样品标签是否符合要求。
否则,予以退回。
6.2 仪器、设备的检查(每项检查都要做好记录)6.2.1 检查量水筒内有无凝固杂质。
若有应立即清除,以免影响加水量。
6.2.2 检查测定仪玻璃有无损坏。
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6.2.3 检查测定仪落距间隙中有无杂质和污物。
若有应及时清除。
6.2.4 检查测定仪紧固螺丝有无松动。
若有应及时拧紧。
6.2.5 检查胶砂搅拌机运转是否正常,定时是否符合要求。
6.2.6 检查游标卡尺是否损坏。
6.2.7 检查测定仪定位卡之间距离是否相等。
6.3 试验环境条件的检查检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好记录。
7 检测方法7.1 取样方法及样品大小7.1.1 根据试验编号从被测样筒中均匀地取样。
7.1.2 一次试验应称取的材料及数量:水泥300克标准砂750克水按预定的水灰比进行计算。
7.2 将事先称好的水泥与标准砂,倒入用湿布擦过的搅拌锅内,开动搅拌机,拌和5秒后徐徐加水,20~30s加完。
自开动机器起搅拌180±5s 停车,将粘在叶片上的胶砂刮下,取下搅拌锅。
7.3 在搅拌水泥胶砂的同时,用湿布抹擦胶砂测定仪台面、捣棒、截锥园模和模套内壁,并把它们置于玻璃板中心,盖上湿布。
7.4 将拌好水泥胶砂迅速分两层装入模内。
第一层装至园锥模高的三分之二,用餐刀在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各划实5次,再用园柱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外圈10次,内圈4次,中心1次)。
接着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园锥试模约2cm,同样用餐刀各划实5次,再用园柱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外圈7次,内圈3次)。
装胶砂和捣压时,要一手扶压园模,切勿使园锥模移动。
捣压时,应掌握在既不使园模移动,又没有胶砂未被捣实的感觉。
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三分之二,第二层捣压至不超过已捣实的底层表面。
7.5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用餐刀将高出截锥园模的胶砂刮去并抹平,抹平后将园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然后开动测定仪,连续震动30次。
7.6 震动完毕,用卡尺测量水泥胶砂底部扩散的直径,取相垂直的两直径的平均值为该水量时的水泥胶砂流动度,用毫米表示。
7.7 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检验从加水搅拌时算起,全过程在5分钟内完成。
7.8 水泥胶砂流动度如未达到水泥标准规定的要求时,需按0.01的水灰比递增,重新确定水量,搅拌胶砂,测定流动度,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8 检测后的检查(每项检查都要做好记录)8.1 检查胶砂搅拌机运转是否正常,定时是否符合要求。
8.2 检查测定仪仗有无异常。
8.3 检查游标卡尺有无损坏。
9 检测过程中发生事故时的处理办法9.1 出现停电时,应停止试验,此次试验作废。
并做好保护用电设备的工作,把所用仪器、设备擦净,保养好,做好记录。
来电时,重新取样,重新试验。
9.2 发生不可避免的事故及自然灾害时,应尽量保护好试验仪器、设备,并做好记录。
如能重新试验应重新进行试验。
9.3 发生仪器、设备损坏时,应停止试验,进行维修,并做好记录。
对不能维修的问题,应及时汇报,以便更换。
10 检测系统框图检测过程↓↓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测实施细则本细则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及适用于GB1346-89的其它品种水泥。
1产品检验技术标准GB1346-892 本细则用于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及水泥安定性。
2.1 水泥标准稠度要求试锥下沉深度28±2mm。
2.2 凝结时间要求初凝不得早于45min,终凝不得迟于10h。
2.3 安定性要求用沸煮法检验必须合格。
用雷氏夹法检测膨胀值平均不大于5.0mm。
3 仪器、设备3.1 水泥双速净浆搅拌机,型号NJ-160。
3.2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维卡仪)。
3.3 沸煮箱,型号FZ-31A。
3.4 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标尺最小刻度为1mm。
3.5 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
3.6 天平:能准确称量至1g。
3.7 量水器:最小刻度为0.1ml,精度1%。
4 仪器、设备安装要求4.1 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要求放置在水平的工作台上,便于测量与观察。
4.2 净浆搅拌机要放在水泥平台上,机器与水泥台间应垫上5-8mm厚的橡皮,并便于操作。
4.3 沸煮箱要求放在通风、干燥处,并便于操作。
5 检测环境条件的要求5.1 电源应满足用电设备要求。
5.2 试验室温度:20±3度;相对湿度≥50%。
5.3 养护箱温度:20±2度;相对湿度≥90%。
6 检测前的检查(每项检查都要做好记录)6.1 被测样品的检查6.1.1 检查被测样品不得受潮、结块,否则,此样品作废。
6.1.2 检查被测样品中有无杂质,若有应将被测样品重新过筛,筛余物做好记录,并将样品充分混合。
6.1.3 检查被测样品标签是否符合要求,否则予以退回。
6.2 仪器、设备的检查(每项检查都要做好记录)6.2.1 检查量水器内有无凝固物质,若有应加以清除。
6.2.2 检查净浆搅拌机(空拌一次)运转是否正常,定时是否准确,有异常时,应及时调整或维修。
6.2.3 检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测定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能否对准标尺零点;试针降至玻璃片表面时,指针能否对准标尺零点。
6.2.4 检查沸煮箱有无异常。
6.2.5 检查需用的各种模具、玻璃片是否备齐。
6.2.6 检查雷氏夹、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是否正常,有无损坏。
6.3 试验环境条件的检查:检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7 检查方法7.1 取样方法及样本大小:根据试验编号从被测样筒中均匀地取出水泥样500g。
7.2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7.2.1 标准稠度用水量用固定或调整水量法测定。
7.2.2 水泥净浆用机械拌和。
拌和用具先用湿布擦过,再将称好的500g 水泥试样,倒入搅拌锅内。
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
同时,按经验将拌和水(准确至0.5ml)徐徐加入搅拌锅内,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接着快速搅拌120S后停机。
7.2.3 拌和时,应将标准稠度测定仪放在测量位置上,取过锥模。
7.2.4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一次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3-4次(插捣与振动同时进行)。
插捣与振动要适当,既要使浆体活动,又不要使浆体回溅。
刮平应从模子上口中间向两边刮、刮平后,立即放在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进行测定。
7.2.5 测定时以试锥尖刚接触浆面为零点,拧紧螺丝。
然后突然放松,使试锥自由沉入净浆中,到30S时,观察试椎下沉深度,并从标尺上直接读出标准稠度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