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算式》教学设计
绿波小学傅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探索与发现(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感受数学的奇妙,养成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对算式及其结果的特点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探究发现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数学运算中,有很多有趣的算式。
在这算式的背后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这一节课我们就去探索算式背后的规律,你愿意去吗?请带上你的计算器,让我们地起出发。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算一算,然后认真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1)实物投影呈现:1×1,11×11,111×111三个算式与答案。
(2)请学生仔细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因数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3)讨论:1111×1111的结果。
(4)反馈讨论的结果时,重点是让学生说一说写出结果的依据是什么,教师结合算式说明。
1111×1111=1234321
(5)依据规律填得数。
11111×11111=123454321
111111×111111=12345654321
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
(6)介绍回文数
(7)归纳:我们是如何学习这部分知识的?
计算观察发现应用
过渡: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学习下面的算式
2、不计算,你能直接写出99999×99999,999999×999999的积吗?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99×99=9801 999×999=998001
(2)猜一猜:9999×9999的结果。
学生根据以上两个算式,猜测规律得出:
9999×9999=99980001
(3)了现规律并归纳:
(4)根据规律,直接写出以下算式的得数。
99999×99999
999999×999999
3、观察下面的算式和得数分别有什么特点,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用计算其验证结果。
(1)呈现算式:
1×9=2=11
12×9+3=111
123×9+4=111
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上面的计算是否正确,并在小组内交流算式的特点。
指明汇报发现的算式特点。
(2)让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自主完成教材上的算式,并尝试直接写出计算的结果。
1234×9+5=()
12345×9+()=()
123456×()+()=()
学生独立用计算器验证自己填写的结果是否正确。
(3)了现规律并归纳:
4、学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与同伴说一说。
过渡:有趣的算式的背后有许多有趣的规律,你们还想学吗?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奇怪的142857
(1)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
(2)反馈计算结果。
142857×1=142857 142857×3=428571
142857×2=285714 142857×4=571428
(3)观察积的结果特点及与因数的关系。
(4)根据发现规律,写出“乘以5、6”的得数。
142857×5=714285 142857×6=857142
(5)介绍蜻蜓咬尾数
(6)算一算,142857×7=
算出结果,并介绍趣中趣 142+857=? 14+28+57=
2、寻找神秘的四位数。
(1)读要求,理解题意
(2)小组学习: 寻找神秘的四位数
(3)全班交流
(4)介绍数字黑洞:6174
四、课后小结:
数学的美无处不在,有塔型的美、回文的美、旋转的美,愿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并能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