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劳动法的基本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劳动法中的劳动不包括家务劳动B.劳动法中的劳动是劳动力的有偿让渡C.履行抚养义务的劳动属劳动法中的劳动D.劳动法是和劳动有关的法律2.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款关系B.某公司与股东就股利问题而发生的关系C.某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所发生的社会关系D.某农民工与个体餐馆就工资问题所发生的关系3.下列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调整对象的是()A.作者与出版社之间的关系B.某私营企业与职工因培训而发生的关系C.某公司与其职工因支付工资问题而发生的关系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与劳动者发生的关系4.下列哪一项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由劳动法调整()A.甲厂职工陈某操作机器时不慎将参观的客户蒋某致伤,蒋某要求陈某赔偿B.汪某因身高不足1.70米而被乙厂招聘职工时拒绝录用,汪某欲告乙厂C.个体户张某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所形成的共有关系D.丁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的担保5.下列关于劳动法地位的认识,通常认为的是()A.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B.劳动法是民商法的组成部分C.劳动法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D.劳动法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6.我国劳动法采取()形式A.内地为成文法,港澳台地区既有成文法,又有判例法B.判例法C.成文法为主,判例法为辅D.判例法为主,成文法为辅二、不定项选择题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A.所有与劳动有关的社会关系B.劳动关系C.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D.由各种劳动关系而发生的关系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关系是在争取与实现劳动权的过程中发生的关系B.劳动关系是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C.劳动关系双方是平等的,不具有从属性D.劳动关系既具有平等性,也具有隶属性3.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A.因用人单位管理劳动者而发生的关系B.因执行社会保险而发生的关系C.因组织工会和工会活动而发生的关系D.因监督劳动法规的执行而发生的关系4.下列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哪些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A.某私营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合同B.某国家机关与工勤人员之间的劳动合同C.某教授与其雇佣的钟点工之间签订的合同D.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劳务合同5.下列人员中不适用劳动法的是( )A.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B.家庭保姆C.现役军人D.事业单位工勤人员6.目前实践中,我国劳动法的形式包括()A.基层集体合同B.企业内部劳动规则C.国际法律文件D.全国总工会规章7.对于劳动法中的劳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劳动既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B.工人务工是劳动,个体劳动者的经营也是劳动C.劳动是一种有报酬的劳动,而不是义务劳动D.劳动是一种集体劳动,不是以劳动者名义从事的劳动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法是人权保障立法的组成部分B.劳动法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劳动法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D.劳动法有助于社会安定,属社会法范畴9.以下各项中,哪些不属于劳动法所称的劳动关系的范畴()A.劳动者甲在单位的劳动过程中与同事乙之间的关系B.承揽人与定作人之间的关系C.农民在市场上出售自己的劳动产品D.个体劳动者与其家庭成员共同劳动的关系三、问答题:1.简述劳动法中劳动的特征。
2.简述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
3.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具体包括哪些?4.简述劳动法与民法、行政法、经济法的联系和区别。
5.劳动法是否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为什么?6.试论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第二章劳动法的历史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最早的“工厂立法”开始于()A.1661年B.1702年C.1802年D.1839年2.现代意义上的劳动法产生的标志是()A.法国的《工厂法》B.前苏联的《苏俄劳动法典》C.美国的《劳动关系法》D.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3.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是()A.19世纪初B.19世纪上半叶C.19世纪下半叶D.20世纪初4.1987年国务院颁布了(),恢复了中断20多年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A.《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C.《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D.《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组织及工作规则》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实施的时间是()A.1995年7月5日B.1994年1月1日C.1994年7月5日D.1995年1月1日6.国际劳工组织正式宣告成立于()A.1900年B.1906年C.1918年D.1919年7.国际劳工组织不同于其他国际组织的突出特点是()A.它是普遍的、官方的国际组织B.它是普遍的、民间的国际组织C.它是实行“三方性原则”的国际组织D.它是属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国际组织8.国际劳工组织的执行机构是()A.国际劳工组织的理事会B.国际劳工局C.国际劳工组织监事会D.国际劳工大会9.从()年起中国正式恢复了与国际劳工组织的关系A.1971年B.1949年C.1983年D.1984年10. ( )年中国成为国际劳工组织的常任理事国。
A.1919年 B.1944年 C.1946年 D.1971年二、不定项选择题1.19世纪初期,劳动法产生的原因有()A.无产阶级的长期斗争B.维持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C.发展生产力的要求D.资本家的要求2.香港的劳工法渊源主要有()A.国际劳工公约B.习惯法C.劳动法理论学说D.香港立法机构的劳工立法3.国际劳工组织的“三方性原则”所包括的三方有()A.劳工代表B.雇主代表C.劳工组织D.政府代表4.国际劳动立法的主要形式包括()A.国际劳工组织章程B.国际劳工公约C.国际劳工建议书D.联合国有关文件5.国际劳工组织机构主要有()A.国际劳工大会B.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C.国际劳工局D.国际劳动法协会6.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区别是()A.公约需被会员国批准B.建议书需被会员国批准C.建议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D.公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7.下列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早期劳动立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适用范围很小B.劳动合同仍由民法调整C.有较多的监督条款、责任条款D.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三、问答题1.劳动法产生的前提是什么?何时具备?2.简述劳动法产生的原因。
3.试述《劳动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
4.简述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及各自法律地位。
5.比较国际劳工公约与建议书的异同。
6.简述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与职能。
第三章劳动法律关系一、单项选择1.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是()A.劳动法律规范B.劳动关系C.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D.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2.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双方为( )A.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B.劳动者与用人单位C.用人单位与工会 D.用人单位与劳动行政部门3. 狭义上理解的劳动权利,是指劳动者获得和选择工作岗位的权利,与()同义A.工作权、就业权 B.报酬权、休息权C.职业培训权 D.社会保障权4.根据法律规定,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是( )A.文艺单位 B.边远地区企业C.体育单位 D.特种工艺单位5.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一般开始的时间是在劳动者年满( )A.14周岁 B.16周岁C.18周岁 D.20周岁6.劳动法律关系的核心和实质是()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B.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D.劳动法律事实7.下列行为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是()A.某个体餐馆雇佣童工B.因身体原因甲所在单位协议改变岗位C.乙根据与某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上岗就业D.劳动合同期满前,丙与某宾馆协议延期二、多项选择题1.构成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要素为( )A.劳动法律行为 B.劳动法律关系内容C.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D.劳动法律关系客体2.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有()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平等性B.劳动法律关系主体具有隶属性C.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劳动D.劳动法律关系以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3.下列关于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与公民的劳动行为能力的错误表述是( )A.两者同时产生,同时消灭B.公民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必然具备劳动行为能力C.前者可以由他人代理,后者一般只能由本人实现D.前者开始时间早于后者,但都晚于民事权利能力4.根据《劳动法》规定,以下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是()A.新星歌舞团B.河南某杂技团C.西部边远地区某企业D.国家体操队5.用人单位非法招用童工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以()A.罚款B.责令改正C.吊销营业执照D.警告6.某外资电子器材有限公司从社会上招收了6名工人,其中有2名14岁的工人,另有一名妇女因性别差异而未被招用,还有1名正在休产假的妇女被同时辞退,职工要求组织工会亦被拒绝。
下列选项所述该公司的做法中,错误的是()A.招收2名14岁职工B.以性别为由拒绝招收1名妇女C.辞退休产假的妇女D.不组建工会7.劳动法律关系应当续延的情形有()A.劳动合同依法续订B.内部承包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期限已届满C.工会主席任期未满,但其劳动合同期限已届满D.职工在医疗期内,劳动合同期限已届满8.下列劳动法律关系事实中,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终止的是()A.企业被依法撤销B.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C.用人单位辞退职工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解除劳动合同三、问答题1.对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进行比较。
2.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与其劳动权利能力的关系如何表述?3.如何理解劳动法律事实?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4.简述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5.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劳动合同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劳动合同法》,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A.2个月B.1个月C.半个月D.3个月2.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1个月B.6个月C.1年D.2年3.甲在A企业连续工作已满十年,A企业未提出同甲续订劳动合同。
因年事已高,甲希望同A企业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则他()A.无权提出要求B.应经A企业同意C.只需向企业提出要求D.应经A企业工会同意4.某公司欲与李某签订一份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A.1个月B.6个月C.3个月D.2个月5.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以下方式解除劳动合同,具体是()A.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后解除 B.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C.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解除 D.无须提前通知,可以即行解除6.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