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会工作概论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工作一、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的助人方法(一)社会工作的概念概念:社会工作被看做是持守利他主义的助人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
(注意:利他主义十分重要。
后面第三章社会福利的功能,P55,第七点,说的也是利他主义。
不仅如此,社会工作中级实务书上也有相关内容。
从现在起就要树立利他主义的思想,并且将之运用于随后的思考中。
千万要记得,如果只是单纯地背诵几乎不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想要高分,一定要理解。
例如,社会工作道德操守P95,具体的道德要求,第一,以受助者利益为优先。
就是利他主义的实际运用。
请保持这样的思考逻辑。
)社会工作的开端:1989 美国慈善学院6周训练班培训“友善访问员”同时荷兰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并开启两年的社会工作教育(二)社会工作的本质给出概念之前先说说这个知识点的记忆方法。
从学科、科研(包含教育)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学科: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社会的实用科学科研:以一般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为研究对象,可能会不明白为什么要研究社会现象,这个将在后面第三章社会福利部分详细解释。
实践:以理论结合实践服务于有困难的社会成员(这里为什么要从这三个方面理解,是因为当前社会工作中国化,或者成为本土化的进程还是比较缓慢的。
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还不像购买医生、会计服务那样普遍,所以暂时只有这三个方面有详谈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工作的科研,也就是教育得到了相当的发展。
要保持这三个方面思考的逻辑,遇到书上没有的题目也不要慌张,从这三个方面有条理地进行阐释。
有条理从来都不会是坏事。
所以清楚地记好这三个方面)给出较为清晰的表格框架:这里也要注意一下,书上写的是“助人”是本质,“助人自助”是深层揭示。
我个人不建议这样回答。
理解上确实是这样,但是若出现在试卷上,希望大家直接写本质是“助人自助”,随后从我列出的三个方面结合“助人自助”进行阐释,表格的第四列请务必记得。
(三)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这里很乱,建议大家将其看做是对本质的延伸理解。
正如前面所说,要在实践上面理解本质,这里强调的就是社会工作的实务属性,以及其科学属性。
建议与本质联系起来进行理解。
二、社会工作是一个专业(一)社会分化与专业(这里涉及到涂尔干的社会分工理论以及功能主义学派,比较复杂,因此不做归纳,只做解释。
解释来源于本校某教授,我考研的时候经常去请教他,老师给了我很多理论上的帮助。
也建议大家多黏黏老师,经常会有意外收获的。
)举个例子解释下分工,社会分工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成果,以前裁缝包办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现在A公司设计样式,B公司负责制作,C公司负责加工完整,三个公司都各司其职。
加快了产品生产的速度。
注意:这里面有些地方的理念很重要。
分工后效率相对提高了,因为分工算是各取所长。
且无论这个“长”是哪里来的。
这个和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和选择优化补偿理论的观点不谋而合。
提到优势视角,也请辩证地看待,近年来对于优势视角的批判也较多。
弱势群体本身拥有的资源就比较少,片面地强调优势在实践中的可取之处值得商榷。
总之,请大家在这里停留片刻多多思考下。
功能主义:功能主义明显区别于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
刚开始的功能主义者对于功能主义的定义是很绝对的“对事物的正面作用”,后来发展起来,认为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有显功能也有潜功能……而社会的分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社会分工具有正功能,能够提高效率,加强专业化。
(功能主义十分重要,最好详细了解一下。
因为功能主义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P129当代社会学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中即有详细描述)科层化:马克思韦伯(20世纪三大社会学思想名家之一,还有两个是涂尔干,也叫迪尔凯姆和我们熟悉的那个马克思,虽然他一直都不承认自己是社会学家)。
韦伯对科层化十分失望,但是也坚持认为科层化要比道德制度本身好得多。
科层化也可称作官僚化。
科层化是比较专业的社会学的知识,社会工作一般不做要求的,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研究下。
帕森斯等都认为社会工作需要专业化!(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历程:1915年,弗莱克斯纳,《社会工作是专业吗?》否定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
1917年,玛丽里士满这个名字打死也得记得!可以认为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开山鼻祖。
出版《社会诊断》一书,是社会工作专业的里程碑!一般认为此书是对弗的回应,认为社会工作是一门正处于发展阶段不成熟的专业。
这本书的出版作为专业化进程的开端是不容置疑的!随后,社会工作在理论、实践、教学上都有了较大发展。
)详细将在第二章说。
Attention!很多学校都在这里挖过题目设过陷阱,中山、南大、复旦都曾出现过,请牢记此处知识点。
下面提供回答框架,请自己完善。
简答:怎样理解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答:一个专业具有学科和生产部门两个方面的属性。
(一)社会工作是一门学科:1、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社会科学2、社会工作与社会学关系密切。
(P11后面会详细归纳)3、社会工作与心理学关系密切4、社会工作与政治学的关系5、社会工作与经济学的关系6、社会工作与伦理学的关系(二)社会工作具有生产部门:1、社会工作具有一线工作者,并且需要专业培训2、具有从专科至硕士的教育(教育是人力资源的生产)3、社会工作研究日益发展(自己最好再添点)综上,社会工作具有学科和生产部门两方面的性质,并且在我国也出现专业从事者资格认证的考试,越来越多的人也了解到社工开始购买社工的服务。
但是要发展成为医生、会计、建筑师等接受度更加广泛的专业还需要一段时间。
Attention!在这里详细说一下答题的要求。
很多同学盲目地背书,须知知识的累积很重要,但是把累积的知识在一张纸上展示给老师看也同样重要。
这个时候,写字好看的同学比较有优势,但是写字一般的同学也不见得就有劣势。
下面所说的答题方法请切记!首先是答题逻辑。
一般情况下学校都会有三种题目,即名词解释,简答和操作题。
名词解释一定要宏观,不要很详细。
这么说是因为一般老师都不喜欢直接在书上找有解释的名词,他们喜欢在书上某个地方挖一些名词,或者是书上很宏观很系统的大理论,并没有详细的解释,却让你做名词解释。
这个时候就需要自己汇合所有相关的细节。
比如说有一年南大考的一个题目,好像复旦还是华理也考过,是名词解释,问你什么是家庭结构图。
其实家庭结构图是什么大家都很清楚,但是书上没有明显的成句的解释,于是大家就迷茫了。
其实可以这么回答:家庭结构图是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中预估的方法之一。
用形象且简单的圆圈方框以及线段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家庭的结构关系。
使工作者能够清楚地知道部分与案主相关的历史以及案主当前的家庭结构状态。
在实际运用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一下简单地表示出基本的结构样式……请仔细看看这个答案。
首先把结构图的出处提出来,老师心里就有个底了,这个学生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
然后开始说它实质,就是圈圈和框框。
还有用途,再表扬一下。
最后画几个简单的结构图出来。
这样的详细了,老师是不会舍得扣分的。
但是请把图画大点画漂亮点,画的难看不如不画,画的小了显得这样的学生不够大气。
不用担心纸会不够,一般都是A4纸大小,建议一页纸只写两个名词解释。
上下各写一个,中间空一些,这样的卷面会很好看。
字的大小也适中比较好。
一般都不会出现太大的情况,但是太小倒是很多同学的通病。
社会工作的老师多多少少有些心理学基础的。
在心理学中,一个人的字写的很小,我们会认为这个人有点自卑,不够自信,或者遇到什么事使这个人缩小了。
但作为过来人我深刻地体会过,有时候并不是被什么事给缩小了,而是字写得多了,不知不觉就小了。
所以看到这个总结的时候,请额外留心,看看自己的字大小是否合适。
请立刻练习字的大小。
平时不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很多人心里想的是到了考场我再把字的大小调整过来,但是到了考场就不是平时那样了,各种突发状况,所以请务必现在就开始练习!就在平时的作业里面练习。
再给出一个名词解释和一个简答题之后,相信心细的同学已经看出了点什么了。
是的,是答题的思路,请务必按照总—分—总的思路。
一句话开头,若干节解释,一句话收尾。
这样即使表达并不好,这样的思路也已经让老师心动了。
考场上临危不乱,还能保持清晰的思路,不要这样的学生要什么样的?而且我个人觉得,能够宏观地条理清晰地给出答案,这样的学生显得很大气,有种对知识的控制感。
有种回答会很小家子气,纠结在一些细节上出不来,没有一种挥斥方遒的宏伟感。
请千万记住:字大,图大,间距大,总—分—总结构!再详细说下结构。
总分总结构式没有错,但是要是下面有很多小标题的话就要列好序号。
建议使用标准论文的序号。
是这样的:一、……………………(一)………………1、………………2、………………(二)……………………二、……………………差不多三级就够了,四级以上,就不是应试了,是在和老师进行学术探讨了。
请务必记得这样的格式和结构,不会吃亏的。
也希望大家能够注重这些细节,考研只是一次考试,不能展现出你全部的知识储备。
拼的不仅是才华,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东西,等亲自进过考场了,看过周围的研友是什么成绩了,努力的不一定效果很好,平时迷迷糊糊的倒是很可能一飞冲天了。
考研确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如果一块田地过分地耕耘了的话,也接不了果。
所以,选对地方,适度耕耘。
卷面、字迹、格式、答题方法……都是需要耕耘的土地。
请分配好自己的肥料。
刚才说了两种题型,再来说说最后一种通用题型。
虽然各个学校出题都不一样,但本质上都是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方案,为案主服务。
可能是个案,也可能是小组,如果是社区的话,只会选择社区作为工作地点来理解的社区社会工作,很少会要求社区作为一种方法的方案设计。
(三)中国社会工作的前专业状态没有建立起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制度。
不是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资格制度切记!因素:1、发展中国家,人民没有这方面的需要2、长期的计划经济,政府负责福利及社会服务的观念根深蒂固三、对社会工作的多重理解(一)社会工作是一门科学的助人方法社会工作的本质是助人自助,并且社会工作的助人方法具有科学性。
具有科学的理论(第六章详细讲),科学的助人思路,如抽象出的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科学的方法,如个案工作方法中有很多科学的模式。
(二)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社会工作是通过一系列的过程来实现的。
如最常使用的通用过程模式,就是通过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接案等一系列过程来解决问题的。
总而言之,社会工作就是工作者不断认识、评估、介入的过程,是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持续合作、不断逼近工作目标的过程。
(一定要提到和服务对象合作的过程,这反映了社会工作的本质即助人自助,也反映了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就是合作!以及背后涉及的理念。
)(三)社会工作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建构理论:当今的建构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