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

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

主动性。


人类最宝贵天性:真、善、美。
注重人的主动性。

教育最高目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独
立性,达到自我完善。(全面、和谐)
教学论

一、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 形式教学:教学生学会学习,而知识的传授无
关紧要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张:二者相互联系,所有教学形式既是形式的,



继承和吸收有益的教育理念。(苏格拉底、卢 梭、夸美纽斯…) 结合教育实践提出教育原则、方法并接受检验。 第斯多惠的教育理论与方法推动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传播与发展。 推动德国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德国“近代 学校”)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

天资: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人的发展取决于天资和激发两个条件。

教育:造就公民的必要手段,促使天资最大限度
开发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和 鼓舞。”

自由自主:天资的发挥与教育的实施需要注
重个人自主自由的发挥
教育目的

总体:教育目的与他对人类目的的理解相联


人生最高目标:完善教育、发挥天资、智力、
教学论


二、教学原则
1、遵循自然原则。(符合教学规律) 2、遵循文化原则。(注意现代文化、当地文化。仅次于遵循 自然原则。) 3、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教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认识 事物的本质。) 4、直观教学原则。(从个别到一般,具体到象。)




夸美纽斯(适应自然、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卢梭(自然主义) 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
第斯多惠论教育
——第十四章 19世纪的德国教育
主要内容
影响人的发展因素 教育目的 教学论 教师
第斯多惠的生平
第斯多惠(1790-1866) 18世纪德国著名的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 著作:《教师培养指南》、主编《莱茵教 育》杂志、《教育年鉴》 “德国教育师范之父”

论教师

一、自我教育。(教师不断完善与发展自己)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 展培养和教育别人。”


二、崇高的责任感。(勤恳对待教学工作。) 三、良好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吸收先进 教育理论与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 发现真理。”
总结
又是实质的。
教学内容中的形式与实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课堂上要做两件事:第一要教给学生一 定范围内的知识;第二要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如果达不到这 两件事的和谐,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苦役。” 1、 如学生在学习一元二次函数及一元二次方程时,学生只记 住了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公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却不 能领会公式推导过程中的方法——配方法,而掌握这种实质性的 方法却非常有用。 2、 在文学及艺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教会学生读懂一 篇文章,会唱一首歌,会画一幅画(读懂一幅画),还要引导学 生去关注和感受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情感、感受自然和生活中的 美,使学生加深对自然、生活的认识和热爱,发现生活和自然中 的艺术要素和组合方式进而达到能创造性地运用文学、艺术的形 式来交流自己的情感,来表现和美化生活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