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摘要】语文知识积累靠读书,要培养成学生的读书习惯,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一些阅读常识,课堂上设立恰当的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借助丰富的形式,组织有趣的游戏等激发学生阅读,通过阅读体验成功,才能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阅读习惯就在阅读中自然形成。
【关键词】激发阅读兴趣
曾记得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新课标在阅读目标中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兴趣
导语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如果导语设计地好,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赢得“开门红”,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
如在教学《风筝》一课时,我出示图片:风筝,询问:你们认识它们吗?看到它们,你想到些什么呢?学生联想翩翩,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说自己的想法。
而后,我话锋一转,读读课文吧,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想法要告诉大家。
孩子们被我一激,又纷纷投入到了新课的阅读之中。
又如在教学《秋天》一课时,我设计了
这样一种情境:(师深情讲述)多彩的夏天过去了,我们迎来了金色的秋天,在一个秋天的早晨,一个鱼人轻轻地摇着小船,一位牧羊女正凝视远方,他们在干什么呢?──(多媒体播放秋天的图画,生观看。
)听!(师动情地朗读)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一看二听的刺激下很快被诗歌所吸引,进入情景。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学生读来有情有趣。
2、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
学生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新鲜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表演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那学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如《皇帝的新装》一课,在指导朗读中间几节时,让学生演一演皇帝,骗子,大臣等,孩子们边唱边演,尽情地享受着童话故事,再让学生来读读故事情节,这样就很容易理解课文了。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
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文本的内涵,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
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3、依托各类朗读评价,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并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
阅读教学中,读要充分,读要有指导,读要有层次。
指导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如,教师读学生评,学生读教师评,学生读学生评,自己读自己评;评价的语言富于变化而且情趣化,可以巧妙结合课文内容赞赏或委婉地提示。
4.组织生动有趣的游戏激发兴趣
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玩,还要善于组织学生玩,和学生们一起玩,引导学生玩得有意义。
语文游戏由于带有比赛的性质,参加游戏的人都抱着渴望获胜的心理,这就使参加活动的学生有兴趣学、积极去学,并有助于克服腼腆羞怯的心理障碍。
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激发了表达的欲望,提高了语言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参与语言交际,在游戏中学会使用语言,育教于乐。
5.增强课堂美感激发兴趣
教学即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更重要的是一门语言艺术。
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运用了艺术语言。
在课堂上,老师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异样顿挫的语调,惟妙惟肖的表情,把学生凝聚到自己的周围,和同学们共同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产生“教”与“学”的共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如果生动幽默,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将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师亲切自然的示范表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会将学生带入自觉忘我的学习境地。
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
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潇洒得体的身姿手势,无时不在感染着学生,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情景中去在课堂教总之,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