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工艺原理实验指导 17年春

食品工艺原理实验指导 17年春

食品工艺原理实验指导
(15级食安用,17年春季)
实验一食品的干制与复水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果蔬干制保藏原理的理解;
2.熟悉一般果蔬的实验室干制方法;
3.了解常见的护色处理方法及其对干制品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与用具
1.材料:苹果、胡萝卜、豆角、土豆、苦瓜、白菜、芹菜;
2.辅料:亚硫酸氢钠(亚硫酸钠)、柠檬酸、维生素C、EDTA、L-半胱氨酸;
3.仪器与设备:电磁炉、热风干燥箱、电子天平、封罐机、手持折光计、pH计、温度计;
4.用具:不锈钢刀、盆、砧板、竹筛、烧杯等。

三、实验方法
㈠水果干制工艺流程
苹果:原料选择→清洗→去皮→去芯→切片(→护色)→沥干→干燥→包装→贮藏→检测
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
苹果要求达到加工成熟度、风味好、无病虫害和机械伤;
2.原料整理
苹果先去皮,先对切成两半,再横切成约7mm厚的半圆片(去芯或不去芯均可);
3.护色处理
①0.1%~0.2%亚硫酸氢钠溶液;
②0.1%~0.2%L-半胱氨酸;
③1.0%~2.0%EDTA;
按照护色液︰苹果=1.2∶1.5(W/W)配制护色液,要求护色液能浸没全部苹果即可,浸泡时间20min,以苹果能被淹没为准。

4.装筛
将护色处理后的物料沥干水分,均匀放置在竹筛上,贴好标签,放在60~70℃的烘箱中干燥;
㈡蔬菜干制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去皮→切分→烫漂→干燥→包装→回软→检测
选择合适的原料,经称重、清洗、去皮、按要求形状和大小切分后进行烫漂。

分别记录原料的质量G1、切分后质量G2、成品的质量G3。

四、结果分析
1.原料种类及前处理对干制品的成品率及干燥比的影响
表1 原料及前处理与干制品成品率及干燥比的关系
原料护色方式原料重
(g)切分后重(g)干制品重(g)成品率
(%)
干燥比
对照
蔬菜烫漂
苹果对照护色
2.护色处理对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A.
表2 护色处理对苹果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对照护色①护色②颜色
风味
B.
表3 护色处理对××干制品品质的影响
对照护色①护色②颜色
风味
3.烫漂对蔬菜干制品复水速度的影响
表3 烫漂与××吸水增重的关系
复水时间(min)0 20 40 60 80 100 烫漂干制样品(g)
对照干制样品(g)
实验二食品的冻结与冻藏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食品冻藏原理的理解;
2.熟悉食品冷冻加工工艺;
3.了解护色处理方法对冻藏食品质量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
1.材料:苹果、青瓜、土豆等、豆角;
2.辅料: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
3.酶活检验指示液:愈创木酚指示液、双氧水。

4.用具:不锈钢刀、盆、砧板、天平、冰箱等。

三、实验方法
1.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清洗→去皮→切分→护色、热烫→沥干→冻结→冻藏→检测
2.操作要点:
(1)选择新鲜、成熟适宜、大小均匀、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果蔬,去掉不可食部分。

(2)去皮、切分:
苹果:约7mm厚的半圆片;青瓜:约7mm厚的圆片;豆角:约50mm段;土豆,切条,尺寸50×7×7。

(3)护色:浸泡液的用量为被浸泡的物料量的1.2~1.5倍,以能浸没全部物料为准。

苹果、梨切分后立即置于25-30%的糖液中浸泡5min,为了防止解冻后发生褐变,可在糖液中加入0.1%的抗坏血酸。

马铃薯切分后立即放入0.5%食盐水中护色,置于沸水中热烫2-3min,立即放入冷水中冷却,沥干水分。

将豆角在沸水中烫2min左右,至色泽转为鲜绿色,口尝无豆腥味,立即用冷水冷却,沥干水分。

4.将护色后的样品分为两等份,分别称重。

一份用液氮冻结(速冻),包装后置于-18度冰箱中冻藏,另一份直接包装至于-18度冰箱中贮藏(缓冻)。

5. 解冻复原:
(1)将不同处理的冻品解冻前称质量(m1),在不锈钢盆中在室温下解冻至10℃左右,解冻后称质量(m2),计算解冻后减少的质量与原样品质量的比值,得出汁液流失率。

汁液流失率(%)= (m1-m2) / m1*100
(2)将样品进行感官评价,并详细记录风味、口感等感观检验情况。

感官评分标准:
(1)色泽(30分):色泽一致,果肉颜色接近鲜果,无褐变现象(24-30分);色泽较一致,轻微褐变(18-23分);果肉色泽尚一致,有明显褐变现象(17分以下)。

(2)组织形态(30分):形状规则,大小一致,冷冻良好、无粘连、结块,结霜和风干现象(24-30分);形状较规则,大小较一致,冷冻良好、有轻微粘连、结块、结霜和风干现象(18-23分);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有明显粘连、结块,结霜和风干现象(17分以下)。

(3)口感和风味(30分):硬度较好,弹性较好,风味纯正(24-30分);硬度较好,弹性一般,酸甜适中,风味纯正(18-23分);硬度较低,弹性较差,风味较淡(17分以下)。

(4)气味(10分):具有鲜果的气味,无异味(8-10分);微异味(5-7分);异味严重(5分以下)。

实验三 菠萝罐头的制作与检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加工糖水菠萝罐头的基本工艺流程;
2.掌握糖水菠萝罐头的实验室制作方法;
3.加深对罐藏原理的理解; 二、仪器与设备
手持折光计,电子天平,台称,金属罐,封罐机,温度计,真空计,排气箱,杀菌锅、电磁炉、不锈钢盆、刀等 三、实验原材料
菠萝,白砂糖,柠檬酸等 四、工艺流程
空罐(罐盖)→清洗→消毒

原料选择→切端、去皮→冲洗→去芯、切分→装罐→排气→密封→杀菌→冷却
↑ ↓
白砂糖→热水溶解→过滤→加热 擦罐
↓ 检验←成品
1.原料选择:要求用于制作罐头的菠萝果眼浅,选择适宜罐藏的菠萝品种,如无刺卡因,7-8成的成熟度,新鲜,无腐烂和病虫害;
2.洗净菠萝,切端、去皮、去果眼,用水稍做冲洗,切片、去芯,片厚约1cm ,可根据装罐的需要和原料的情况切成圆片、半圆片、1/4扇片等不同规格;
3.空罐处理:空罐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水煮沸,备用;罐盖冲洗干净后,待使用前用开水稍烫; 4.罐液配制:用白砂糖根据计算结果配制成要求浓度的罐液,计算公式如下:
菠萝带入的糖量+糖液带入的糖量=开罐时的总糖量
菠萝重量W 1×菠萝含糖量C 1+糖水重量W 2×糖水浓度C 2=罐头净重W ×开罐时罐液的含糖量C W=W 1+W 2 以一个罐为例:
设罐头的净重为425g ,其中装入的菠萝块重为250g ,菠萝含糖量11%,装入的糖水重量为175g ,要求开罐时罐液的含糖量为14%,则
%%
=
100%=18.3%175
425⨯14.0-250⨯11⨯需配制的糖液浓度
要求:水果罐头开罐时罐液的含糖量为14%~18%,固形物≥54% 糖水配制好后先用滤布过滤,再加热至100℃,备用;
5.装罐:将菠萝块装入已消毒的空罐,要求排列整齐,重量符合要求,加注罐液,顶隙约3~4mm ; 6.排气与密封:热力排气,加热至罐中心温度达80~85℃,趁热封罐;
7.杀菌与冷却:常压杀菌,温度100℃,时间10min,杀菌结束,快速冷却至常温,擦干罐身,放置约一周后检验。

五、检验内容
1.外观:锈蚀、封罐质量、胀罐等;
2.真空度;
3.开罐后:
顶隙高度;净重和菠萝块重;糖液的可溶性固形物浓度、颜色、沉淀、杂质等情况;菠萝块的完整性、颜色、软硬度、口感、香气、杂质等,并进行品尝。

实验注意事项:
1.每班按学号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5-6人,同学们每次上实验课均按照名单跟组做实验,不得随意调整;
2.每个同学做完实验后均需独立撰写实验报告,除综合性实验报告外,其它实验报告全部手写(图表可打印粘贴),不收打印版,待各班学委将实验报告收齐后统一交给老师,不要自己单独交给老师,以免丢失;
3.每个组的同学做完实验后要将使用过的用具清洗干净并放回原处,实验台擦干净,经老师检查实验数据和实验台后方能离开实验室,值日的同学负责擦净公用实验台,扫地、拖地板,把实验药品等收拾好;
4.实验过程中不要大声喧哗,有问题问老师,不要乱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