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经络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每题1 分,共30 分)1.经络系统中,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A .奇经八脉B .十二经别C.十五别络 D .十二经筋E.十二经脉2.经络系统中,“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为:A .经别B .经筋C .正经D.奇经E.别络3. 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A .络脉B .孙络C .浮络D.别络E.经脉4. 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A .经别B .经筋C .皮部D.经脉E.别络5. 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奇恒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A .皮部B .别络C .正经D.奇经E经别6. 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A .浮络B .孙络C .别络D.经筋E.奇经7. 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A .十五别络B .浮络C .孙络D .正经E.奇经8. 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A •阴跷脉B •阳跷脉C •足三阴经D •经别E.浮络9. 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A .十五别络B .十二经别C.十二经筋 D .十二皮部E.奇经八脉10. 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A .浮络B .孙络C .经筋D .别络E.皮部11. 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A •足少阴肾经B.足太阴脾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阳明胃经E.足少阳胆经12. 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是:A •心肝肾经B.胆胃三焦经 C •心肺心包经 D •心胆小肠经E.肺脾胆经13. 下列各组经脉中,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是:A •肝胆肾经B.肝脾胃经C •肾膀胱胃经D •脾胃肾经E.脾肝肾经14. 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A •阳明经B •太阳经C •少阳经D •厥阴经E.少阴经15. 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A •足少阳胆经B.手少阳三焦经 C •手太阴肺经D •足厥阴肝经E.手少阴心经16. “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A •头居上部,且有阳经分布B.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C.有邙日脉之海”之称的督脉上行于脑 D •与阴经相表里的阳经输送气血于脑E.头为五脏六腑精气汇聚之所17.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A .直线贯注B.手足贯注C .上下贯注D .循环贯注E.左右贯注18•下列经脉中,不与脏腑连属的是:A •太阳经B •厥阴经C •冲脉D.任脉E.带脉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A •督脉B •带脉C •任脉D •阴维脉巳阳维脉20.下列经脉中,具有表里关系的是:A •冲脉与任脉B.足阳明与足少阴C.阴维脉与阳维脉D.阴跷脉与阳跷脉E.手太阳与手少阴21 •在十二经气血循环流注中,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A .足少阳胆经B.手厥阴心包经C .手少阳三焦经D .手太阴肺经E.足少阴肾经22. 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A .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B .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足厥阴经C.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D.足少阴经、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太阴经E.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23. 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A .手阳明大肠经B.手少阴心经C .手太阳小肠经 D .足厥阴肝经E.足阳明胃经24. 十二经脉中,多气多血的经脉是:A .手足阳明经B.手足太阴经C .手足太阳经D.手足少阴经E.手足少阳经25. 十二经脉中,哪条经脉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A .足阳明胃经B.足太阳膀胱经C .足厥阴肝经 D .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26. 下列哪组经脉环绕口唇:A .心经、脾经、肝经、胃经B .胃经、肝经、冲脉、任脉C.肾经、任脉、胆经、冲脉D.脾经、肝经、冲脉、任脉E.肝经、胆经、胃经、冲脉27. 以下经脉入于上齿中者为:A .足少阴肾经B.手阳明大肠经C .足阳明胃经 D .足少阳胆经E.足太阴脾经28.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A .印堂穴B .神庭穴C .大椎穴D .百会穴E.关元穴29. 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A .别络B .经别C .奇经D .经筋E.手少阴心经30. 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是:A .手太阴T手阳明T足阳明T B.足阳明T足少阳T足厥阴T C.手厥阴T手少阳T足少阳TD .足少阳T足厥阴T手太阴T E.足太阴T手少阴T手太阳T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络是运行_________ ,联络 _______________ ,沟通的通路。
2. __________________ 经络,是__ 和总称。
3 .经脉包括 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 经络系统由、_______ 、________ 、组成。
5 .络脉由 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组成。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经有十二,即和,合称为十二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经脉中,手经行于 ,足经行于_______________ ;阴经行于四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 __________________ ,阳经行于四肢___________ ,属____________ 。
8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分布为:手三阳经行于_________________部;足三阳经之 _____________ 经行于胸腹面,______________ 经行于背面,_______________ 经行于侧面。
手三阴经均从_________________ 走出,足三阴经均行于_______________ 。
9. 《灵枢•逆顺肥瘦篇》说:___ “手之三阴,从_____________ ;手之三阳,从;足之三阳,从______________ ;足之三阴,从 ________________ ”。
10. ________________ 别络有__________ 条,即________________ 各一条,加上_________________ 、的络脉和___________________ 之大络。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始于____________________ 经,依次传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复交于____________ 经。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20分)1.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络脉组成。
()2 •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且有一定的循行径路。
()3•经脉可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
()4•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多循行于较浅的部位。
()5.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
()6•手三阴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
()7•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8十二经脉中,手足三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9•手三阴经在上肢外侧的分布是:太阴经在前,厥阴经在中,少阴经在后。
()10.足三阳经在下肢外侧的分布是:太阳经在前,少阳经在中,阳明经在后。
()11•在头面部没有阴经分布,故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
()12. 手足三阴、三阳经,通过奇经和经别互相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
()13. 手少阴心经的起点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
()14. 足少阴肾经的终点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15•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络大肠属肺,止于食指的桡侧端。
()16. 手少阴经起于心中,属心过膈肌络小肠。
()17. 奇经络属于脏腑,但分布没有十二经脉那样规则。
()18•奇经与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
()19•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20.足少阴肾经与足少阳膀胱经相表里。
()四、名词术语解释(每题2分,共8分)1.十二经脉之海2•头为诸阳之会3.得气4.经气五、简答题(共22 分)1.经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4 分)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如何?经络学答案一、选择题1.E2.C3.E4.B5.D6.B7.D8.D9 .C10.E11.B12.C13.E14.A15.D16.B17.D18.E19.B20.E 21.D22.C23.D24.A25.D26.B27.C28.C29.B30.B 、填空题1 .全身气血脏腑肢节上下内外2.经脉络脉3.十二经脉有几对表里关系,有何意义? 5 分)4.奇经八脉是怎样调节十二经气血的? 4 分)5.督脉与脑、髓、肾有何联系? 4 分)3.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4.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5.浮络孙络十五别络6.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7.上肢,下肢内侧,脏外侧,腑8.肩胛,阳明,太阳,少阳。
腋下,腹面9.脏走手手走头头走足足走腹10.十五十二经脉任脉督脉脾11.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三、判断题I. X 2.V 3. V 4. V 5.V 6.X 7.V 8.V9.X 10.XII. X 12.X 13.X 14.V 15.V 16.V 17. X 18.V 19.V20.X四、名词术语解释1 .十二经脉之海:指冲脉。
冲脉上至头,下至足,后行于背,前布胸腹,贯穿全身,分布广泛,为一身气血要冲。
而且,上行者行脊内渗诸阳,下行者行下肢灌诸阴,能容纳和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2 .头为诸阳之会:手三阳经止于头面部,足三阳经起于头面部,手三阳和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3 .得气:是指对经穴作针灸或推拿等刺激时,受者局部或沿经络循行部位有酸、麻、胀、重及触电等感觉,而施行者也同时有针下沉紧或吸针等感觉,表示经气已至,治疗有效,故曰“得气”。
4 .经气:又称经络之气,是一身之气分布到经络的部分。
经气循经运行,发挥感应传导各种信息以调节脏腑形体官窍的机能以及抗御外邪侵袭等作用。
1 .经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以十二经脉为主体的经络系统具有四大功能:①沟通联系作用:沟通脏腑与体表、脏腑与官窍以及脏腑之间,经脉之间的联系作用;②运输渗灌气血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④调节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作用。
2.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如何?答:十二经脉的走向有一定规律可循: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或胸部,交手三阴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