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社会科学 2009年第6期杜国庠先生与陈寅恪先生兼释陈寅恪先生诗西天不住住南天!句姜伯勤[提 要]杜国庠先生担任广东学术界主要领导期间,尽可能保证陈寅恪先生的良好工作条件。
他对陈寅恪先生的真诚尊重,源于他崇高的人品,深厚的人文精神,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学术良知。
[关键词]杜国庠 陈寅恪 弹词!渊源 人文精神[中图分类号]K825 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14X(2009)06-0099-04一1956年12月16日午后,我作为一个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和中山大学历史系1955级乙班20位青年同学一起,到广州东山杜国庠先生寓所,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拜望请益。
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拜访。
我中学时熟读郭沫若自传∀少年时代#和∀革命春秋#,后来又读过郭老所写的∀洪波曲#。
郭沫若先生那种流水行云的文章,生动记述了墨者杜老!的形象,使我景仰不已。
在1956年那个难忘的科学的春天!里,我和同一科研小组的江昇日同学、黄绍衣同学,在刘节先生指导下,做了一部∀张衡传#。
江昇日同学是部队文化教员转业的,他中学时已能写林琴南体的小说,因而负担了这部稿子十分之八的篇幅。
黄绍衣同学是潮汕地区著名留日教育家、中山大学早年之中文数学两系教授黄际遇先生的嫡孙,也是杜国庠先生的乡亲,担任这部传记稿子的文学史部分,约占总篇幅十分之一。
我担任另外十分之一篇幅,是思想史部分,篇名∀张衡的反图讖思想及其必然性#∃。
我的主要参考书中有旧版的候外庐、杜守素(杜国庠)、邱汉生诸先生合著的∀中国思想通史#。
由于黄绍衣学兄不时向我述说潮州乡贤杜国庠先生如何了不起,我也就尽量搜读了杜老关于先秦诸子和两汉思想的有关著作。
墨者杜老!在我的心中,更清晰化为一位学富五车的硕学大家。
当我怀着敬畏的心情走进杜老之家时,只见这是一栋三四十年代建造的东山常见的二层住所。
杜老的公子说话带有潮汕口音,十分亲切地把我们迎进屋内。
终于亲眼拜见了杜老,一位极99具魅力的清癯而和蔼的长者。
笔者在1989年杜老诞辰100周年时,写了一篇∀论杜国庠与河上肇#的文章,其中写到这次访问,文章说:杜老的书房里挂着一件田汉先生写的条幅,所记为杜夫人抗战期间万里寻夫事。
另有一幅李可染先生写的牧牛图%%杜老对青年侃侃而谈,说到求学、革命和治学的经历,讲了大革命、金山中学、上海的斗争经历。
讲了杜夫人抗战期间千里寻夫的故事。
杜老还说陈寅恪先生和陈垣先生是爱国学者!,告诫青年要向二陈先生学习而不应偏激。
不久前我见到黄宣民同学,他亦回忆起杜老讲二陈先生爱国的话。
&20年后的今天,适逢纪念杜老诞辰120周年之际,笔者恭撰此文,是想进一步阐发爱国学者杜老如何赞扬并保护爱国学者陈寅恪先生这一主题。
记得1956年12月16日那次拜见中,杜老说到陈寅恪先生爱国时,还说到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曾派专机接陈先生去台湾,陈先生不去,而南来广州任教。
据曾在杜老身边工作的李稚甫先生回忆:杜老去访问陈老时,多次向陈先生请教、讨论有关魏晋清谈与玄学的关系,以及佛教传入后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他们谈得很欢洽,杜老很自然地就了解到陈老的生活、健康等情况,并向陶铸同志作了反映,在可能范围内,由中大加以落实,对陈老作了许多照顾。
如陈老近盲,只有微弱视力,便在其住宅前,用白水泥铺了一条小道供他散步。
在工作上配了助手,派了专门护士照料健康,在困难时期又保证了付食品供应。
陈老得到这样的尊重,工作热情高涨。
∋又说:杜老对陈老带病坚持撰述的情况是了解的。
%%在1950年%%北京已成立了%%中国史学会,杜老有意在广州组织分会%%陈寅老、容庚、刘节、梁方仲、商承祚等,均被推为委员,我亦被推为委员兼秘书。
这是广东成立的第一个学术团体,也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史学分会。
(从1953年起,杜老担任中共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所以在保证陈寅恪先生得到良好工作条件的问题上,能使得上劲。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虽然是党政高级领导,是有长期革命资历的左翼文化人,然而,他看了批判陈寅恪的文章后,指出这是人身攻击和谩骂,根本不讲道理,也没有什么学术味道!)。
这种正直的精神和学术的良知,使我们由衷地景仰,并永志不忘。
总之,杜老对陈寅恪先生是真诚的尊重的,这源于杜老的崇高人品,崇高的人文精神,广阔的国际性学术视野和学术上的良知!。
二杜老有广阔的世界性学术视野。
杜老有家学渊源,父就是以教书为生的晚清秀才,7岁已熟读四书五经。
1907年,18岁的杜先生东渡日本留学,1919年学成归国,当年9月应聘北京大学讲师。
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同志指派杜先生为岭东地区最高学府潮州金山中学校长。
抗战时期,从事进步文化运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并从事墨子等先秦诸子研究,成绩卓著∗。
100陈寅恪先生的家学以及13岁至36岁的国外留学经历为世所熟知,已不须在此赘述。
总之,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深湛的学养,使两位大先生相互尊重。
两位先生的各自学术成就及其比较,在此亦难以备述。
这里,仅以一斑窥全豹,说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两位先生都从各自的研究中注意到弹词!在古代的渊源,并对此作过正规的学理性研究。
弹词!,又名苏摊,是一种以苏州方言进行的说唱艺术,其中不乏文学精品。
杜国庠先生1944年写了一篇∀论荀子的+成相篇, 介绍二千余年前的一篇通俗文学#。
其中,引用卢文弨∀荀子集解−成相篇−注#,有云:审此篇音节,即后世弹词之祖!。
又引俞樾的见解,谓成相!之相!,此相字即.舂不相/之.相/。
∀礼记#∀曲礼#郑注曰,.相谓送杵声/。
俞樾说,.盖古人于劳役之事,必为歌讴以相劝勉/!0。
杜老说:相是送杵的声音,像举大木者呼邪许一样,发展起来就成为一种歌讴,即舂者的劳动歌1。
如∀成相篇#中有云:治复一,修之吉,君子执之心如结!。
又如,水至平,端不倾,心术如此像圣人!2,确实可与弹词比较的有韵的歌曲。
而陈寅恪先生在∀寒柳堂集−论再生缘#中指出:及长游学四方,从师受天竺希腊之文,读其史诗名著%%然其构章遣词,繁复冗长,实与弹词七字唱无甚差异!。
又云,又中岁以后,研治元白长庆体诗,穷其流变广涉唐五代俗讲之文,于弹词七字唱之体,益复有所心会!。
如才女陈端生所著弹词∀再生缘#中有:搔首呼天欲问天,问天天道可能还%%管隙敢窥千古事,毫端戏写再生缘%%写几回,离合悲欢奇际会,写几回,忠奸贵贱险波澜!3。
这里通篇的七字唱中间,偶尔也夹着三字唱。
可见,杜老所引卢氏关于荀子成相篇,审此篇音节,即后世弹词之祖!,是有根有据的。
我们常说,最为民族的,也是国际的。
我们还要说,严谨的历史文学研究,也往往要追溯到民俗学上的源流。
三∀陈寅恪集−诗集#∀答龙榆生#有云:西天不住住南天!(1954年1月) 。
关于西天不住!,我们可以在何炳棣先生∀读史阅世六十年#一书中,看到1945年的∀旅途观感#一节,那里写道:这时陈寅恪师也在加尔各答等候飞机赴英讲学。
他两年前已应牛津之聘为汉学讲座教授。
与陈师同行的有邵循正、沈有鼎和孙毓棠三位,他们都将充任牛津的汉学导师(tutor)。
陈师双目网膜已半脱落,最忌强烈震动。
由于我身材比较高大,所以陈师登飞机时由我扶持。
令我终身难忘的是,在登机的前几天,陈师突然有所感触,特别当着我,对美国人尽情地发洩,欧州人看不起中国人还只是放在心里,美国人最可恶,看不起中国人往往露于颜色!。
这段实录,就是陈寅恪先生不住西天!的这一宣示的背景。
至于住南天!,陈序经先生对陈寅恪先生的礼聘和杜国庠先生对陈寅恪先生的礼遇,可以作为这一宣告的注脚。
正是在∀答龙榆生#一诗写作的一个月以后,陈先生又有∀癸已除夕题晓莹画梅#,诗云:晴雪映朝霞,相依守岁华。
莫言天地闭,春色已交加。
(1954年2月2日)。
!而唐晓莹师母早在1951年1月16日所作∀岭南大学欢送军干大会有感#一诗中写道:101参军荣校复荣亲,抗美授朝壮(或作战)士身,珍果荣华彩车送(或作万里征程今话别),空前感况岭南人。
∀诗为心声,从1950年到1954年,陈寅恪先生与夫人表达了颂赞春色交加!的好心情,表达了爱国的热忱。
这印证了杜老说陈寅恪先生是爱国学者的断语,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杜老作为那时主持广东高教工作和社会科学的辉煌的业绩。
∃姜伯勤:∀张衡的反图讖思想及其必然性#(以科研小组名义发表),载广州∀中山大学学生科学研究# (中山大学周报之专页),1956年。
&姜伯勤:∀论杜国庠与河上肇#,载∀杜国庠学术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94 ~195页。
∋(李稚甫:∀蔼然长者学术宗师 回忆在杜国庠同志身边工作的日子#,载∀杜国庠学术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22、223页。
)林洪、曾牧野、张难生、张磊:∀遗泽永在风范常存 纪念杜国庠同志诞生一百周年#,载∀杜国庠学术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66页。
∗熊泽初、黄学盛:∀杜国庠传略#,载∀杜国庠学术思想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35~260页。
01杜国庠:∀论荀子的+成相篇, 介绍二千余年前的一篇通俗文学#,∀杜国庠选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7页。
参见董治安、郑杰文:∀荀子汇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2∀杜国庠选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66页。
3陈寅恪:∀论再生缘#,见陈美延编∀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4页。
!陈寅恪:∀答龙榆生#,陈美延编∀陈寅恪集−诗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02、103页。
何炳棣:∀读史阅世六十年#,香港:商务印书馆, 2004年,第209页。
∀陈美延编:∀陈寅恪集−诗集#,北京:三联书店, 2001年,第105页。
作者简介:姜伯勤,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州 510275[责任编辑 江中孝]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