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 (最新教案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骆驼祥子》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名著导读。它以 20 世
纪 20 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 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这部作品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能够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 切同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情感。
骆驼祥子
老舍
理想
现实
4
【设计理念】本节课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样的板书设计。它是课堂 教学的“眼睛”和“灵魂”,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
5
在欣赏的过程中我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让男生组把有疑问或者读不太懂 的地方圈出来,让女生组把好词好句标出来。在欣赏的过程中,师生交流圈点 批注时需要注意的几点内容(PPT 显示)。
男生组:1.“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什么意思? 2.“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 体,都那么结实硬棒”怎么理解?
1
特点,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一)教法
1.激趣法 2.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法
【设计理念】《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老师
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
深理解和体验。”
(二)学法
1.圈点批注法 2.合作探究法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
女生组:1.文中好词有“永远”“特别”; 2.好句“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 方不挺脱的。
【设计理念】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通过这个环节教给学生一种新 的读书方法---圈点批注法,归纳运用圈点批注法有哪些注意事项,在这个环 节里包含了教学的难点。 (三)指导阅读
3
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再去寻找描写祥子的精彩片段,合作探究如何运用
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教会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去读书,利用合作探究法
解决疑难问题。
三、教学过程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能让学生更加清晰自己的学习任
务,我制定了以下学习任务表格。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学习任务一览表
时间安排
任务内容
完成情况
第一阶段(课外 1-4 周)
初读了解作品
已完成
第二阶段(课内 1 课时 课外 1 周)
为重要。在这一环节我选用了《骆驼祥子》影视剧里的一些图片来导入(PPT
显示),让学生说说是书中哪些人物,这一切能极大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
2
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设计理念】教师运用图片导入瞬间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 学习的欲望。课堂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名著阅读更要强调学生的作用,因此这 样的导入一定是成功的。此处的导入也为下面的环节奠定了基础。 (二)走进名著
的能力; (3):引导学生在对祥子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
索。 2.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用圈点与批注相结合的方法阅读,引领学生提高读整
本书的能力; (2)难点:引导学生在对祥子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
思索。
二、教法学法 如果想要教学事半功倍,那么选准教学方法是关键。所以,结合本节课的
圈点批注法去阅读作品,引导学生在对祥子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
生的深入思索。(板书:理想 现实)
【设计理念】《新课标》中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以致用,圈点批注法是古
人读书之法,这种读书之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本
环节的还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
(四)交流反馈
教师安排学生课后进行 1 周的交流反馈:运用所学圈点批注读书法去阅
在众多人物之中,作者主要塑造了祥子这个人物形象,在作品中有一段是 对祥子外貌的描写,师生共同欣赏:
(选段 PPT 显示)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 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 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 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 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 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读《骆驼祥子》其他的人物片段,做成读书卡片。
《骆驼祥子》课外读书卡
日期:
人物 性格特点 阅读疑点 精彩语句 写作手法 心得体会 备注
虎 妞 曹 先 生 刘 四 爷 孙 侦 探 小 福 子
【设计理念】名著阅读从准备、实施到展示、反馈后,才真正实现了过程 的完整性,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把课堂的余热保留到课外,培养学生长期阅 读的兴趣,巩固阅读方法,开阔视野,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 时进行中
第三阶段(课内 2 课时 课外 1 周)
品味京味语言
待完成
第四阶段(课内 2 课 时)
探究小说主题
待完成
下面是第二阶段课内 1 课时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不是一种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学生
主动建设的过程。”那么要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教师的导入尤
(二)学情分析 任何形式的语文活动都必须要了解学生学情。一个多月的课外阅读后,学 生已基本了解了《骆驼祥子》,因而参与热情十分高涨,但是在一些阅读方法上 仍需不断实践提高。因此,教师需在这些环节上细致指导。 (三)教学目标 教师依据新课标对名著导读的要求和七年级学生的现有情况,确定本篇名 著导读的教学目标为: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中祥子等人物在影视剧中的形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用圈点与批注相结合的方法阅读,引领学生提高读整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