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断裂韧性

断裂韧性


。 即将因失稳扩展而断裂,所对应的 平均应力为 σc;对应的裂纹尺寸为 ac GI≥GIC 裂纹失稳扩展条件,即G判据。
GⅠc
(1 −ν )πacσ c = E
2
2
4 GIC与KIC的关系 与 的关系 尽管GI和KI的表达式不同,但它们都是 应力和裂纹尺寸的复合力学参量,其间 互有联系,如具有穿透裂纹的无限大板,
σ y = σ x = τ = 0 xy k1 2πr
2、应力场强度因子KI 、应力场强度因子 由上述裂纹尖端应力场可知,裂纹尖端区域各 点的应力分量除了决定其位置(γ,θ)外,还与强 度因子KⅠ有关, 对于确定的一点,其应力分量 就由KⅠ决定. KI可以反映应力场的强弱,称之 为应力场强度因子。 通式: a—1/2裂纹长度; Y—裂纹形状系数(无量纲量);一般Y=1~2
此时,物理意义:GI为裂纹扩展单位长 度时系统势能的变化,又称,GI为裂纹 扩展力 裂纹可在恒位移或恒载荷下扩展。 恒位移——应力变化,位移速度不变; 恒载荷——应力不变,位移速度变化 在恒位移条件下导出格雷菲斯公式: 平面应力:
2 2 ∂Ue ∂ πσa2 πσa2 G = =− (− )= Ⅰ E ∂(2a)δ ∂(2a) E
1 ∂U JⅠ = GⅠ = − ( ) B ∂a
这是测定JI的理论基础 这是测定 的理论基础
2. 几何意义 设有两个外形尺寸相同, 设有两个外形尺寸相同, 但裂纹长度不同( , 但裂纹长度不同(a, a+△a),分别在作用 ),分别在作用 △ ), 力(p,p+△p)作用 , △ ) 下,发生相同的位移 δ。 。 将两条P—δ曲线重在 将两条 曲线重在 一个图上U1=OAC 一个图上 U2=OBC两者之差 两者之差 △U= U1- U2=OAB 则 物理意义为: 积分的形 物理意义为:J积分的形 变功差率
(2)断裂判据 当应力强度因子增大到一临界值,这一临界值 在数值上等于材料的平面应变断裂韧性K1c时, 裂纹就立即失稳扩展,构件就发生脆断。于是, 断裂判据便可表达为 K1=k1c 这一表达式和材料力学中的失效判据σ=σs或 σ=σb是相似的,公式的左端都是表示外界载 荷条件(断裂力学的K1还包含裂纹的形状和尺 寸),而公式的右端则表示材料本身的某项固 有性能。 KI < KIC 有裂纹,但不会扩展 KI = KIC 临界状态 KI > KIC 发生裂纹扩展,直至断裂
Kc和K1c不同点在于,Kc是平面应力状态下的断 裂韧性,它和板材或试样厚度有关,而当板材 厚度增加到达到平面应变状态时断裂韧性就趋 于一稳定的最低值,这时便与板材或试样的厚 度无关了,我们称为K1c,或平面应变的断裂 韧性,它才真正是一材料常数,反映了材料阻 止裂纹扩展的能力。 我们通常测定的材料断裂韧性,就是平面应变 的断裂韧性K1c。而建立的断裂判据也是以K1c 为标准的,因为它反映了最危险的平面应变断 裂情况。从平面应力向平面应变过渡的板材厚 度取决于材料的强度,材料的屈服强度越高, 达到平面应变状态的板材厚度越小
KⅠc = σ c πa c
2 (1 − ν 2 ) KⅠc = E
GⅠc
由于GI和KI存在上述关系,所以KI不仅 可以度量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而且也 可以度量裂纹扩展时系统势能的释放率。
5 裂纹扩展阻力曲线及断裂判据 裂纹扩展分亚稳扩展和失稳扩展两个阶段。 在亚稳扩展阶段,裂纹扩展阻力随裂纹而不 断增大。 如图所示, ∂G I ∂R ≥ 裂纹失稳扩展的条件为: ∂ a ∂a 即裂纹失稳扩展的断裂判据,其中 ∂ G I ∂a 的切点就是裂纹失稳扩展的临界点。
三、裂纹扩展能量释 放率G及断裂韧度 GIC 从能量转换关系,研 究裂纹扩展力学条件 及断裂韧度。 1、裂扩展时能量转 、 换关系
∂W=∂Ue +(γ p +2γs )∂A ∂W——外力做功; ∂Ue ——弹性应变能的变化 ∂A——裂纹扩展面积;
γ p∂A——消耗的塑性功;
2γs∂A——形成裂纹后的表面能 。 −(∂Ue −∂W) =(γ p +2γs )∂A
裂纹的扩展常常是组合式,I型的危险性 最大,最容易引起低应力脆断,因此我 们重点讨论I型裂纹。
二、应力场强度因子KⅠ断裂韧度KIC 最典型的是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状态, 前者在薄板中,后者在厚板中。 1. 裂纹尖端应力场、应力分析 裂纹尖端应力场、 ①应力场 设有一无限大板,含有一长为2a的中心 穿透裂纹,在无限远处作用有均布的双 向拉应力。线弹性断裂力学给出裂纹尖 端附近任意点P(r,θ)的各应力分量的解。
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OD)及断裂韧度δc 裂纹尖端附近应力集中,必定产生应变; 材料发生断裂,即: 应变量大到一定程度; 但是这些应变量很难测量。 因此有人提出用裂纹向前扩展时,同时向垂 直方向的位移COD(张开位移),来间接表示 应变量的大小;用临界张开位移δc来表示材料 的断裂韧度。 1、COD概念 、 概念 在平均应力σ作用下,裂纹尖端发生塑性变 形,出现塑性区ρ。在不增加裂纹长度(2a) 的情况下,裂纹将沿σ方向产生张开位移δ,称 为COD(Crack Opening Displacement)。
一、J积分的概念 1. 来源 由裂纹扩展能量释放率GI延伸出来。
∂U ∂a
G
I
=
2. 推导过程 型裂纹体; (1)有一单位厚度(B=1)的I型裂纹体; )有一单位厚度( ) 型裂纹体 上任一点的作用力为T; (2)逆时针取一回路 ,Γ上任一点的作用力为 ; )逆时针取一回路Γ, 上任一点的作用力为 (3)包围体积内的应变能密度为 )包围体积内的应变能密度为ω 所包围体积的系统势能, (4)弹性状态下,Γ所包围体积的系统势能, )弹性状态下, 所包围体积的系统势能 U=Ue-W(弹性应变能 和外力功W之差 之差) (弹性应变能Ue 和外力功 之差)
= ∂R ∂a
4.2 弹塑性条件下的断裂韧性 裂纹尖端塑性区尺寸
R0 =
1
π
(
K
σ
I s
) 2 = 2 ro
线弹性理论,只适用于小范围屈服; 在测试材料的KIC,为保证平面应变和小范围屈服, 要求试样厚度 B≥2.5(KIC/σs)2 如:中等强度钢 要求 B=99mm 试样太大,浪费材料,一般试验机也做不好。 ∴发展了弹塑性断裂力学。 原则: ①将线弹性理论延伸; ②在试验基础上提出新的断裂韧度和断裂判据; ③常用的为 J积分法、COD法。
3、断裂韧度JIC及断裂 判据 、断裂韧度 及断裂J判据 及断裂 在弹塑性小应变条件下,可以建立以JIC为准 则的断裂判据,即JIC判据: JI≥JIC。 只要满足上式,裂纹就会开始扩展,但不 能判断其是否失稳断裂。 目前,J判据及JIC测试目的,主要期望用小 试样测出JIC,换算成大试样的KIC,然后再按 KI判据去解决中、低强度钢大型件的断裂问题。
平面应变GI也是应力σ和裂纹尺寸的复合参量, 仅表示方式不同。
(1 − ν )πσ a GⅠ = E
2 2
3裂韧度 裂韧度GIC和断裂 判据 和断裂G判据 裂韧度 和断裂 由Griffith的断裂理论,当GI增大到某一临界 值时,GI能克服裂纹失稳扩展阻力而断裂, 将这个临界值记作GIC,也称断裂韧度
4.1 线弹性条件下的断裂韧度 一、裂纹扩展的基本形式 1、张开型(I型) 、张开型( 型 外加正应力垂直于裂纹面,在应力作用下裂纹 尖端张开,扩展方向和正应力垂直。这种张开 型裂纹通常简称I型裂纹。 2、滑开型(II型) 、滑开型( 型 剪切应力平行于裂纹面,裂纹滑开扩展,通常 称为Ⅱ型裂纹。如轮齿或花键根部沿切线方向 的裂纹引起的断裂,或者一个受扭转的薄壁圆 筒上的环形裂纹都属于这种情形。 3、撕开型(III型) 、撕开型( 型 在切应力作用下,一个裂纹面在另一裂纹面上 滑动脱开,裂纹前缘平行于滑动方向,如同撕 布一样,这称为撕开型裂纹,也简称Ⅲ型裂纹。
(5)裂纹尖端的
∂ GI = − (U e − W ) ∂a
(6)Γ回路内的总应变能为: dV=BdA=dxdy dUe=ωdV=ωdxdy
U
e
=

Γ
dU
e
=
∫∫ wdxdy
(7)Γ回路外面对里面部分在任一点的 作用应力为T。 外侧面积上作用力为 P=TdS (S为周界 弧长) 设边界Γ上各点的位移为u,则外力在该 点上所做的功 dw=u.TdS 外围边界上外力作功为
本章主要内容 含裂纹体的断裂判据。 固有的性能指标—断裂韧度(KIC ,GIC , JIC,δC ),以便用来比较材料抗断裂的能力。 用于设计中: 已知 KIC和σ,求 amax。 已知 KIC和ac ,求构件承受最大承载能 力。 已知 KIC和a,求σ。 讨论: KIC 的意义,测试原理及应用。
第四章 金属的断裂韧度
引言 断裂是工程上最危险的失效形式。 特点:(a)突然性或不可预见性; (b)低于屈服力,发生断裂; (c)由宏观裂纹扩展引起。 c 因此工程上,常采用加大安全系数;浪费材 料,但过于加大材料的体积,不一定能防止断 裂,因此发展出断裂力学 断裂力学的研究范畴: 把材料看成是裂纹体,利用弹塑性理论,研 究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以及应变能分布; 确定裂纹的扩展规律;建立裂纹扩展的新的力 学参数(断裂韧度)。
3、断裂韧度KIC和断裂判据 (1)断裂韧度 对于受载的裂纹体,应力强度因子K1是描写裂 纹尖端应力场强弱程度的力学参量,可以推断 当应力增大时,K1也逐渐增加,当K1达到某一 临界值时,带裂纹的构件就断裂了。这一临界 值便称为断裂韧性Kc或K1c。应当注意,K1和 Kc或K1c是不同的。 K1是受外界条件影响的反映裂纹尖端应力场强 弱程度的力学度量,它不仅随外加应力和裂纹 长度的变化而变化,也和裂纹的形状类型,以 及加载方式有关,但它和材料本身的固有性能 无关。而断裂韧性Kc和K1c则是反映材料阻止 裂纹扩展的能力,因此是材料本身的特性。。
相关主题